李毓萍
(山西焦煤汾西礦業集團公司 工會,山西 介休032000)
據統計, 我們工會干部隊伍中很多同志長期在工會崗位上工作,對工會的傳統工作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 然而,對現職的企業工會干部作一比較分析,老的工會干部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工作方法較傳統、創新思維欠缺,由于年齡的緣故,放松自我提高,不主動學習新理論、新知識,工作效率、質量、熱情不高;而一些新任的工會干部,工會基本知識知之不多,工會業務不太熟悉,有關法律、法規不甚了解,但由于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不愿意去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探索新方法,造成工作被動,因而對企業工會面臨的新問題、新內容、新要求,往往缺乏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主要是對思想觀念更新價值的認識存在偏見,由于長期以來受企業重行政輕政工,特別是工會在企業黨委的領導下工作,工會干部往往認為黨委工作已經包括了工會工作,無形之中產生了工會工作被忽視或不重視的錯誤思想,因此,思想存在呈弱化現象,都認為工會沒有什么大的工作,積極努力工作的態度不明確,工作創新力度不大,工作存在敷衍了事的應付思想。 由于工作“底氣”不足,有的不善于或不敢做同級別行政管理人員的思想工作,有的認為沒有實權,怕得罪人以后不好開展其它工作,還有相當一部分工會干部對自己的前途和后路無憂,對工會工作存在厭倦情緒。
由于企業體制改革,機制轉換,工會干部尤其是基層單位車間工會主席兼職化,致使兼職工會干部的工作時間、精力、能力難以保證,無暇更多顧及工會工作,也影響了工會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 新時期的企業工會工作不僅僅是為困難職工、弱勢群體服務,面對年輕化、高文化群體,對各種高層次的發展性需求,需要采用更豐富多樣的現代化的手段和方法。 要把企業工會“建設成為組織健全、維權到位、工作活躍、作用明顯、職工依賴的職工之家”,更加需要有一支懂經濟、通法律、會協調、善維權的專職工會干部隊伍作支撐。 當前,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先進技術群及其網絡化發揮巨大的力量,這種力量以不可阻擋的態勢進入社會各個領域,相比之下,工會干部隊伍的工作方式方法在部分單位還比較單一,雖然開辦了各種網絡培訓班,但應用先進技術的意思淡薄,對實際工作的應用指揮能力還較飄浮,需要進一步加強創新,勇敢接受先進技術挑戰。
工會干部素質是工會干部開展工會工作所應具備的內在基本條件, 是工會干部先天本質和后天修養、 生理條件與心理因素化為德、才、學、識諸方面的水平與特征。按照十八大”精神要求,打造與時俱進的工會干部素質,這是新形勢對工會干部隊伍素質的要求。
如何造就一支適應形勢任務需要的高素質的工會干部隊伍, 就目前來講,筆者認為,應該堅持從選拔培養、培訓提高、考核管理三方面入手,加強企業工會干部隊伍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能力建設。
面對企業工會干部隊伍的現狀,各級企業黨委和工會,在工會干部選拔中應著眼于工會基層干部的培養, 瞄準共青團的基層干部,從源頭抓起,注重培養文化層次高、熱愛工會工作、愿意為群眾服務的工會工作積極分子,按照《中國工會章程》第6 章關于“工會干部”六條“努力做到”的要求考察選配。 對基層車間工會主席候選人,應根據企業不同性質,依據《企業工會工作條例》有關程序和四項任職條件提名或推薦產生,改變基層車間工會主席兼職過多的現象,以保證工會職責的正常履行和工會干部的隊伍建設。同時應從企業工會在企業中地位與作用的高度上認識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可以對工會干部實施與黨政干部之間的多向交流,克服工會組織內部自我循環現象,有利于復合型領導干部素質的提升。應建立工會干部后備人才庫,有計劃、有層次地培養工會干部,拓寬視野廣賢人才,增設崗位培養人才,交叉掛職鍛煉人才,多方位交流激活人才,為企業培育復合型工會干部。近年來,河東礦加大對工會干部的培養選拔,為工會配備了多名熱愛工會工作,學歷高的年輕大學生進行培養,選拔任用了一批有責任心、工作能力強的工會干部,使工會工作呈現出朝氣蓬勃的良好局面。
新時期企業工會的目標是要“建設成為組織健全、維權到位、工作活躍、作用明顯、職工依賴的職工之家”,需要有一支懂經濟、通法律、會協調、善維權的專職工會干部隊伍作支撐,這就對工會干部的培訓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級工會應進一步健全完善科學合理的培訓機制。近年來,河東礦在工會干部培訓中進行了實踐,如定期舉辦輔導講座,組織基層工會主席進行工會理論研究,倡導撰寫工作探討論文。通過實踐得出,加大培訓力度,組織理論研究,是提高工會干部素質的有效保證;是工會工作與時俱進的關鍵環節。實踐啟發我們,新時期工會工作涉及到工會法律、勞動法律法規、經濟理論、工資財會理論與實踐、談判技巧、語言與攻關藝術等方面的知識體系。這些知識是需要時間與功夫來掌握,各級工會組織應積極提供條件,通過培訓提高工會干部的工作能力。這包括建立中長期的培訓規劃;豐富培訓內容,既要重視企業工會工作的實務培訓,更要重視工會法律、勞動法律、勞動權益保障、勞動爭議調解、協商談判等專業知識的培訓;活躍培訓形式,堅持以辦班培訓為主渠道,探索發展網上培訓、工會理論研究式培訓、工作交流式培訓等形式。
健全干部管理機制是干部隊伍建設關鍵環節。 多年來,河東礦積極探索工會工作的管理機制,如工會工作目標管理機制、工會履行職責考核機制、工會干部保障關愛機制、工會干部結對幫扶工作機制等。不僅關心在職工會干部的工作、學習、生活以及身心健康,而且持續關心從工會崗位上退下來的工會干部。 通過這些措施,體現了工會組織的凝聚作用與保障作用, 更有利于激發在職工會干部履行職責潛能。多年來的工作實踐感悟到,建立工會干部的管理機制,主要是健全考核機制和保障機制,考核機制要體現獎懲分明;保障機制要體現關愛人心。 對工會工作考核要抓好三個環節,一是,看工作計劃,考核工會干部的思路;二是,看工作過程,考核工會干部的能力;三是,看工作成績,考核工會干部的績效。“保障”包括對企業工會工作的支持幫助、對工會干部合法權益的維護、對工會干部身心健康的關心。 在當前形勢下,更應關心基層企業工會干部的思想,要引導“終身學習”的理念,把“終身學習”升華為一種追求、一種責任、一種建設。開展各種增長知識的學習活動,消除工會干部“失落”、“自卑”、“困惑”等心態,減輕他們過重的心理負擔,樹立自強向上的精神,創造一個寬松溫馨、積極進取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