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陽
(張家口煤礦機械制造技工學校,河北 張家口075000)
傳統的計算機課程強調的教學方法是講練結合,忽視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壓抑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忽視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與其他課程比較而言,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本身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交互友好、開放的實踐環境,非常適合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只要教師善于設計環境,善于組織和引導學生,讓學生在上機實踐活動中主動地探索,積極地思考,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就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順利地建構學生的知識結構。如何才能把自主合作教學模式真正地落實到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去呢? 筆者認為要采用多種形式探究,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以素質教育思想為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為前提,自主學習為途徑,合作討論為形式,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構建教師導、學生學的教學程序。下面筆者從課堂教學的角度來探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中如何運用自主合作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能力。
目標導學意在置學生于學習主體的地位,讓學生了解了學習目標就明確了本堂課要學習的內容和需要掌握的程度,進而圍繞目標自己主動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問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讓學生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暴露他們感受新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異,把他們弄不懂的地方、錯誤的地方都擺在桌面上,再引導他們通過獨立思考,摒棄錯誤,發現真理,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
目標導學可以去掉學生學習中的盲目性。一個被蒙上眼睛帶入迷宮的人,喪失了擇路的自主性,只能任憑別人牽著前進,對待信息知識的學習也是一樣。 當老師依次一節一節講授新知識時,由于學生對一章知識缺乏整體認識,因而只能跟著老師盲目地前進。 為了改變學生在學習中的盲目性,上好每章開頭的起始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當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又去掉了盲目性,其學習的自主性就會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任務是課堂教學的導火線,是問題提出的表現,是教學目標實現所依托的直觀形式。 因此教師要設計好每一個任務,縱觀整個課程,對整個教學內容進行分類并合理安排,不同的內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學生進入學習情景后,師生討論,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和自己要解決問題的方案,在任務完成階段中,老師只是一個幫助者和指導者,多給學生以鼓勵,讓每位學生都能自由地、大膽地去完成任務,教師要走進學生當中,及時為學生提供幫助,還要主動地全面觀察了解學生,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特別是共性問題,教師要及時給予提醒和指導。
學生獨立完成任務,進行自主探索學習,在學習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學生的首創精神,學生通過自己在計算機上進行操作,體驗成功與失敗,正確評價自己的認知活動,從中獲取對知識的正確理解,探求問題的最終解決。 學生遇到困難時,可以向老師、同學、書本、軟件中的幫助、網絡請教,以培養學生獲取信息、鑒別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任務完成中, 學生圍繞著如何解決任務去掌握各個知識要點,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舉一反三,在這種開放式的以任務帶知識的直接教學環境中, 老師沒有必要在絮絮叨叨地導游, 而應該成為“Windows”,讓自己簡化成一個窗口甚至一個圖標,在課堂上提供一個良好的“師生交互界面”,在學生前進時指引方向。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缺少合作學習的機會。實踐證明:單獨的行為參與不利于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思維交流,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將不同的知識加以交流、綜合、提高和應用,就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 如今,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越來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把小組合作學習引到我們的計算機課堂,并進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小組合作學習的整個過程大致可分為:明確學習任務—合作探究—交流學習—反饋結果。
在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向學生明確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告訴學生合作學習的重要性,適時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明白怎樣完成學習任務。
確立學習任務之后,小組要通過研究學習目標,明確主攻方向和需解決的問題,根據組員特點,分工合作,探索交流。 在此期間教師要在組間巡視,針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引導。
小組成員通過探究,闡述各自觀點,對有疑問的地方進行集體研究,再在全班匯報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對小組內沒有解決的問題,可以請其他小組幫助解決。
通過小組間的交流探討,教師指導學生逐步統一認識,得出結論,并對各小組和組內成員的表現給予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用自己的經驗來學習,使學生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在合作中探索、發現和發展。小組合作學習,使每一個參與者不僅充分表現自我,而且在與他人相處中學會接受他人、欣賞他人、取長補短。 通過學生間的討論與交流,某方面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助這方面學習差的學生,知識技能互補,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此外,順利地進行自主合作教學模式還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努力營造寬松愉快的合作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二是,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張揚學生的個性;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與獨特性,提升學生的創新品質。三是,教師自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理念,以適應現代教育形勢的發展。
總之,技校計算機教學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把自主合作教學模式真正地落實到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去,要確定學習目標,進而圍繞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完成任務;要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與獨特性,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索、發現和發展,提升學生的創新品質。 要根據職業技校教育的特點,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培養適合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具備高素質的職業技術人才。
[1]張尚武.計算機學習指導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2]劉明凱.新課改理念下的計算機課堂教學[J].新課程,2011(1).
[3]馬雪多.計算機教學中滲透方法教育的實踐[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9).
[4]張海青.計算機教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2.10.
[5]劉赫.試析計算機教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2.23.
[6]羅貴柳.提高計算機教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的策略淺探[J].成功(教育),2012.24.
[7]李冬勇.計算機教學的優勢與注意事項[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