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忠
(福建省建寧縣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福建 建寧354500)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是一項專業技術性較強的工作,是林業和生態建設的基礎性和先行性工作,也是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配套改革措施,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成果為指導林業生產提供基礎數據,也是各級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評價林業方針政策執行情況、考核森林經營管理成效和領導干部保護發展森林資源任期目標責任制執行情況的依據來源。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在當前林業生產中日益發揮重要作用。本文以建寧縣為例,分析了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當前存在問題,探討解決辦法,為進一步完善林業調查設計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主要承擔著查清森林資源狀況、監測生態變化、科學規劃設計、項目可行性研究、林業案件鑒定、保障林業工程順利實施及推動林業持續快速發展。
(1)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是知識密集型以腦力、體力勞動結合的創造性生產勞動,需要多學科、多專業的緊密配合;
(2)勞動對象眾多,自然情況不同,不能進行批量生產;
(3)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具有時效性;
(4)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不能生產物質資料,它以規定性的文件報告、圖表為表現形式,供職能部門和森林資源交易雙方進行科學管理、決策和評估森林資產價值的依據;
(5)野外工作是調查設計的基礎,作業面積廣闊;
(6)內業整理是調查設計的關鍵,調查設計成果必須用內業資料成果來體現;
(7)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全過程包括準備工作、專業調查、森林資源調查、數據處理、圖表編制及內業報告編寫。
建寧縣地處閩西北,全縣林業用地面積14.17萬hm2,其中有林地11.5萬hm2,林業是該縣的主要支柱產業。建寧縣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由建寧縣林業局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負責,建寧縣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成立于1965年1月,現有資質為 丙A,編制15人,現有人員6人,其中中級職稱技術人員2人,初級專業技術人員4人。人年均外業調查設計天數達150d以上,年規劃設計面積達2000hm2,年整理成果幾百件。近年來完成了該縣一類調查省級樣地69個,完成國土面積17.16萬hm2(其中商品林區4.47萬hm2、生態林區12.69萬hm2)、林業用地面積14.17萬hm2(其中有林地面積11.51萬hm2)的二類調查任務,積極協助資源管理部門完成生態林區劃界定4.47萬hm2,及林改11.86萬hm2,約2.5萬個宗地林地登記發證工作,為該縣經濟建設開發項目提供可行性研究報告及現狀調查報告52個(其中省級15個、市級22個、縣級15個)。
隨著現代林業的不斷發展,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精度要求日益提高。目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技術更新遠遠滯后于林業發展的需要,建寧縣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主要的裝備就是1∶2.5萬(或1∶1萬)地形圖、圍徑尺、皮尺、角規和羅盤儀,低精度GPS、內業計算配置了幾臺電腦,也僅能用于數據運算和設計書打印。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手段主要仍以傳統的地面調查為主,新技術應用不多,工作效率不高,各類信息的采集與處理手段落后,成本高、周期長。
建寧縣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在崗人員少,技術職稱全為技術員,且全部為“半路出家”。知識結構老化,技術力量薄弱,工作任務繁重,存在盲目地趕時間,趕進度,超負荷運轉,野外工作強度大,人年均外業調查時間150d,內業整理基本上是利用夜班節假日完成。忽視了業務技術的學習,導致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伍素質、能力提高不快。這些成為限制建寧縣林業調查設計工作發展的重要瓶頸,適應不了新形勢下林業發展的要求。
林業調查規劃工作屬于林業各項工作中比較艱苦的行業,調查隊員長年在野外工作,勞動強度較大,生活條件較差,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后勤保障至關重要。然而,由于受經濟和社會條件限制,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至今未配備專用車輛;通訊、保險和相關勞保用品配備不足;調查人員白天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露天作業,晚上還要經常加班完成調查數據處理,編制調查報告。
林業主管部門要從提高林業生產力的戰略高度出發,強化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組織領導,健全完善各項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規章制度,精細化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責任目標,制定更加科學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長遠發展目標,切實把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抓緊抓實。確保林業調查設計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目標、有制度、更有落實。為林業產業發展提供更真實、更可靠的第一手數據資料,切實為各級領導發展林業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
要將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納入發展規劃中,加大投入,改善工作條件,提升高新技術裝備水平,為林業調查設計工作優先配備專用車輛、更新調查設備、切實增強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伍的裝備水平和技術實力。搞好后勤保障體系建設,以切實調動各級林業調查設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涉及林業各個專業,技術很強,人員的業務素質高低決定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優劣。首先,配齊、配強了設計人員。在林業系統內部或采取公開招考形式,將一些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專業技術人員安排到調查設計崗位;其次,加強專業人員的技術培訓,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要組織培訓學習新技術、新方法,廣泛組織技術交流,提高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更好地服務于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第三,要加強了設計人員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廉潔自律意識,增強優質服務意識,進一步規范了設計行為,提高了設計工作水平。第四,建立激勵保障機制,要建立與工作業績緊密聯系、激勵干部干事創業的分配制度,逐步形成責權利相統一的氛圍,對調查設計成效顯著及表現突出的調查規劃設計人員給予重要獎勵,并作為評選先進和職稱晉升的優先條件,充分調動大家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2011年初以來重點解決了林業調查設計任務重、時間緊、效益差,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消耗大,質量難于保證等方面的問題。抓好了林業調查設計工作的科技創新,把林業地理信息系統、3S技術、森林資源數字模型等先進技術手段,引入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建立了數理統計與計算機數據、遙感技術的有機結合模式,減輕了繁重的野外勞動,加快了速度、提高了效率和質量。
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深入,特別是《福建省森林資源流轉條例》的出臺,供需直接見面,森林資源流轉速度進一步加快,林農急需優質高效的林業調查設計服務。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管理體制進一步加大了改革創新步伐,有效應對了林業生產關系的調整,充分調動了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采取有償服務形式,增強了建寧縣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伍自身造血能力,形成良性的發展模式。成立了縣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中心,實行專業化管理,社會化運作。增加投入,改善了林業調查設計工作條件。同時樹立了滿足顧客期望的質量意識,以用戶的需求作為質量的重要考核手段。及時運用先進的林業調查設計技術,提高速度、減輕勞動強度,提高調查質量。著重抓了林業調查設計隊伍培訓工作,人員能熟練掌握了先進技術,充分發揮了先進技術的效率。
目前林業調查規劃工作不夠系統,調查規劃工作僅僅局限在對資源的調查規劃的單一層面,沒有建立在一個完整的林業體系之上。隨著人工林的大量出現,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林權制度改革、林權的復雜化,隨著采伐周期的縮小,隨著林業科技的發展,林業調查規劃工作僅僅局限在資源這個單一的層面顯然已經不合時宜。因為,不從完整的林業行業調查和規劃,不將系統有機科學地結合起來,其調查報告結論和規劃方案必然有漏洞。林業資源調查規劃應該了解木材市場,而木材市場的調查規劃也不能不考慮資源狀況。所以,要彌補系統性的漏洞,我們的林業調查規劃單位就應該從生態、造林、營林、采伐、造材及之后的木材市場、木材深加工、林業機械、林業科研動態等等都應該完整地涵蓋到。因此,林業的調查規劃不應該局限在單一的一個層面上,應該系統地調查規劃,并做出完整的科學調查規劃報告,提供給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和基層林權單位。
[1]劉定生.市場經濟與森林資源調查質量[J].云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1999(2):42~44.
[2]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福建省森林資源流轉條例[R].福州: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