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懷
(山西省原平市匙村國營苗圃,山西 原平034100)
云杉,松科云杉屬,常綠喬木,樹冠圓錐形。一年生枝淡黃色,老枝呈淡褐色;芽圓錐形,有樹脂,上部芽鱗先端不反卷或略反卷,小枝基部宿存芽鱗,先端反曲;葉較粗,四棱狀突起,近輻射伸展,長約1~2cm;球果圓柱形,幼果紫紅色;花期4月,球果10月成熟。
云杉四季常綠,冠形優美,枝葉茂密,適宜孤植、列植或群植在街道、公園、庭院,尤其適用于規劃式園林,如廣場、紀念性建筑的綠地。近年來,樹高在2m左右的云杉大苗更是被廣泛用于城市綠化、園林栽植、小康村美化及通道綠化等。如何提高苗木成活率,直接關系到生態效益、景觀效益和經濟效益。隨著云杉大苗在我國北方的廣泛使用,并成為較好的園林綠化觀賞樹種,其移植栽培技術越來越成為工程技術人員所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根據筆者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云杉大苗的移植栽培技術進行了歸納。
最適的移栽季節和時間首先應適合于保濕和樹木愈合生根的溫度和水分條件,其次是樹木具有較強的發根和吸水能力,有利于維持樹體水分代謝的相對平衡。
云杉的移植時間以早春萌發新梢前為最適宜,在山西省北中部以4月中旬為最宜,也可在秋季樹木停止生長時移栽。一般應帶土球起苗,并適當疏枝及摘葉。移栽時以無風陰天最好,晴天時宜在上午或下午陽光較弱時進行。移栽后,最好在樹頂上進行遮陰,并經常向樹冠及附近地面灑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減少葉面蒸騰,以利成活。
苗木移植過程要經過起苗、運輸、定植、栽后管理四大環節。每一個環節必須進行周密的保護和及時處理,才能防止被移植的苗木失水過多。移栽的四個環節應密切配合,盡量縮短時間,最好是隨起、隨運、隨栽,及時管理,形成流水作業。
苗木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栽植的質量、成活率、養護成本及綠化效果。
挖掘前應對分枝較低、枝條長的苗木進行攏冠,以便挖苗和運輸,并減少樹枝的損傷和折斷。為了既保證栽植成活,又減輕苗木重量和操作難度,減少栽植成本,云杉大苗的土球直徑一般是樹木胸徑的6~12倍,土球高度大約為土球直徑的2/3。起苗時,嚴防傷根,盡量減少大根劈裂,對已經劈裂的根應進行適當修剪補救。最重要的是保持根部濕潤,避免風吹日曬。長途運輸時,土球挖好后立即用草繩和草簾打包,土球較小時,可不用草繩打包,而用麥稈、草簾包扎即可。為減少枝葉水分蒸騰,可噴蒸騰抑制劑和適當疏剪枝、葉。天氣干旱時,移栽前1~2d適當澆水,以防土球松散。
栽植穴的準備要適地適樹。協調“地”與“樹”之間的相互關系,創造良好的根系生長環境是提高栽植成活率和促進樹木生長的重要環節。
栽植穴的規格一般比土球直徑和土球高度大20~40cm,甚至1倍。栽植穴壁上下體垂直,而不應成為“鍋底”或“V”形。在挖穴時,肥沃的表土和貧瘠的底土應分開放置,除去所有石塊、瓦礫和妨礙生長的雜物。土壤貧瘠的應換上肥沃的表土或摻入適量的腐熟有機肥。
對于城市用苗或城市綠化,栽植前要再一次按大小分級,使相鄰的苗木大小基本一致。配苗后,還要及時核對設計圖,檢查調整。
云杉大苗栽植的深度必須適當,并要注意方向。栽植深度應以新土下沉后樹木原來的土印與地面相平或稍低于地面3~5cm為準。栽植過淺,根系容易失水干燥,抗旱性差;栽植過深,根系呼吸困難,樹木生長不旺。栽植方向應保持原生長方向,以免冬季時樹皮被凍裂或夏季時受日灼危害。栽植時除特殊要求外,樹木要垂直于東西、南北兩條軸線。行列式栽植時,要求每隔10~20株先栽好對齊用的“標桿樹”。如有彎干的苗木,應彎向行內,并與“標桿樹”對齊,左右相差不超過樹干的一半,做到整齊美觀。
栽植時,先測量或目測已挖樹穴的深度與土球高度是否一致,再對樹穴作適當填挖調整,要先下基肥,把腐熟有機肥均勻撒在栽植穴四周,然后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待填土至深淺適宜時,放苗入穴。在土球四周、下部墊入少量的土,使樹直立穩定,然后剪開包裝材料,將不易腐爛的材料一律取出。為防止栽后灌水土塌樹斜,填土一半時,用木棍將土球四周的松土搗實,填到滿穴時再搗實一次(注意不要將土球弄散),蓋上一層土與地面相平或略高,最后把捆攏樹冠的繩索解開取下。容器苗必須將容器除掉后再栽植。
為防止云杉大苗灌水后歪斜,或受大風影響成活,應立支柱。立柱常為通直的木棍、竹竿,長度以能支撐樹苗的1/3~1/2處即可。一般用長1.2~1.7m,直徑5~6cm的支柱。支柱可在種植時埋入,也可在栽植后再打入(入土20~30cm)。栽后打入的,要避免打在根系上和損壞土球。單柱斜支,應支在下風方向(面對風向)。三柱斜支占地面積大,多用在人流稀少的地方。支柱和樹干相捆縛處既要捆緊,又要防止日后搖動擦傷樹皮,因此捆綁時樹干與支柱間要用草繩隔開或用草繩包裹樹干后再捆。
云杉移栽后管理包括灌水及樹盤覆蓋等。栽后立即沿穴的外援圍堰灌水,對密度較大的叢植地可按片筑堰,無風天不要超過一晝夜就應澆透頭遍水,干旱或多風地區應連夜澆水,水一定要澆透,以使土壤吸足水分,有助于根系與土壤的密接,提高成活率。
北方干旱地區,應間隔3~5d連澆3遍水,以后視天氣情況澆水。澆水時,應防止沖垮土堰,每次澆水滲入后,應將歪斜樹苗扶正,并對塌陷處填實土壤,另外應注意云杉大苗移植后不能有長時間積水。為減少地表蒸發,保持土壤濕潤和防止土溫變化過大,提高苗木栽植的成活率,可用秸稈、腐葉土或沙土覆蓋樹盤。近年來,實踐證明用塑料薄膜覆蓋樹盤效果更好。另外氣候干旱時,為了保證樹冠周圍的空氣濕度,也用水噴灑樹冠,減少樹冠蒸騰,以進一步提高云杉苗木栽植成活率。
[1]王尚雄.青海云杉大苗移栽技術要點[J].中國林業,2006(5B):46.
[2]賈富有.大樹移栽技術[J].山西林業,2012(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