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華,宋昌敬,秦冉冉
(山東省聊城市城市園林管理處,山東 聊城252000)
自1992年建設部制定《園林城市評選標準(試行)》,至2012年建設部共通過14次評選,命名了216個“園林城市”。創建園林城市至今已經走過了20個年頭,創造了可觀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在2012年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的新一期國家園林城市中,山東省聊城市赫然在列,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44.6%、37.6%和17.3m2,各項考核指標均已達到或超過國家園林城市標準。聊城市作為第十四批國家園林城市中的一員,反映了當前我國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上的成熟經驗,尤其對我國中小城市如何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意見。
聊城市地處經濟發達的山東省,居魯西、臨河南、河北,位于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代表中國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和代表農業文明的黃河在此交匯。聊城的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形成了豐富的旅游資源,特別是聊城城區獨具“江北水城”特色,陳運和詩稱“水養詩,詩養城,城養景,景養人”,此城才享有“中國北方的威尼斯”之稱。
聊城市作為山東省中小城市之一,具有中小城市在園林建設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規劃滯后、綠化粗放、養護不利等。從園林建設理念上來講,規劃滯后主要體現在沒有將先進的園林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設中去,圍繞著“點、線、面、環、楔”的規劃思路,當前“生態城市”、“低碳城市”是城市發展的先進方向,在豐富園林綠化的同時要兼顧“生態、低碳”的理念,這樣才能做到園林建設工作的可持續發展[2,3]。從生態環境上來講,綠化粗放主要體現在綠化數量和綠化質量上,目前園林城市三大基本指標即人均公共綠地、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均有所提高,人均公共綠地從6.5m2到7.5m2提高了1m2,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從30%到31%,35%到36%各提高了1%,新的標準還增加了“立體綠化”部分,這說明新的國家園林城市的創建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從園林管理上來講,養護不利主要體現在管理保障機制的不健全,從而導致養護資金缺乏,養護人員短缺和養護技術不到位等基本問題。
在聊城市提出了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目標之后,結合聊城市的地域資源等先天優勢,針對全市目前園林建設存在的問題,以及我國園林建設的先進發展方向,提出并實施了一系列相關措施,這是聊城市成功躋身國家園林城市行列的關鍵所在。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沒有進步的思想就不會有進步的行動。聊城市定期開展園林組織文化建設,培養團隊精神,提升民生服務意識,并邀請高校專家舉辦園林技能講座,全面提高職工技術業務水平。健全完善《園林處規范管理規章制度》,促進機關效能提升,著力建設了一支政治素質強、專業技術精、工作作風硬、反應快速的城市園林隊伍。
城市公園建設是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重要內容,也是體現城市市民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聊城市在公園建設上落實“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建設人本園林:①堅持從細節入手,全力做好園容保潔工作。②堅持按規劃栽植,積極做好苗木補栽補植工作。以建設“生態聊城·園林文化”為契機,合理制定并實施公園改造規劃設計要求,科學栽植,完善喬、灌、花、草相結合的植被種類,創造特色公園。③堅持科學管理,切實搞好植物養護工作。始終做到以人為本、寓服務于管護之中,成立專門的養護小組,培養了一批專業的技術人員,實行了澆水、施肥、打藥、修剪、中耕、鋤草一條龍服務。④堅持從方便群眾入手,認真做好設施配備與維修工作。⑤堅持從制度建設入手,加強園容監察工作,防止和制止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過程中,如何找到適合本城市的綠化樹種、新品種的引進以及苗木基地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基本保證,也是提高園林綠化質量的有效途徑。聊城市在苗木的建設上做了相當多的工作。加大了苗圃生產用地的規范化建設,增加綠化苗木品種儲備,例如在2009年,引進了適應本地生長的綠化苗木并大面積種植,如引進藥用花卉、宿根花卉新品種、香草花卉、垂直綠化苗木等,引進了新優品種苗木33種,其中喬木5種(金葉榆,紅花紅葉垂枝海棠,絲棉木等),彩色植物15種(紅葉風箱果、金葉接骨木等),水生植物13種(水蔥,水菖蒲等)。加強苗圃基礎設施的建設,為保證花木的生長環境,修建1100m2的溫室大棚;自行繁育新優品種,研究和開發集觀賞、藥用、科普、經營為一體的園林綠化植物新品種;對藥用植物、果樹、蔬菜等觀賞品種的資源和立地條件進行調查、引種、馴化,篩選出適宜做綠化材料的觀賞植物,搞好產業經營,增加綠化植物種類,提升觀賞效果,滿足城市園林綠化發展需要,為園林處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有效的綠化管理和高水平的養護工作是園林建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關鍵,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做好長期攻堅的準備,使園林養護工作逐漸常態化。聊城市按照“四體現”“五提升”的工作思路,全體提升了管養水平。
3.4.1 四體現
(1)養護體現水平。嚴格按照《山東省城市綠地養護服務規范》,實現城區綠地養護管理全面提升一級標準,努力實現園林精細化管理,打造園林養護精品綠地、精品綠化帶。做到補植分車帶,苗木滿栽率由去年的95%增加到98%;做到修剪既有技術又有藝術,力求立體分明、整齊劃一;做到定期定量施肥,實現樹木豐盈,苗全苗壯;做到澆水及時、保潔到位;做到病蟲害防治結合,苗木健旺;做到機械車輛常檢修,實現安全生產。
(2)管理體現精細。多年來,由于老城區人口多,部分市民護綠意識不強,綠化帶遭踐踏、破壞現象嚴重,特別是在一些交通站牌、商鋪、市場附近,為切實保護綠化成果,營造良好的市民生活環境。全市重點針對部分遭踐踏較為嚴重的綠地安裝綠化防護欄,切實保護綠化成果。
(3)白蛾防治體現責任。由于白蛾繁殖力驚人,它不但是園林植物的大敵,還可以進居入戶也會給市民生活帶來很大干擾。所以,對它的防治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應定期對(3~12月)白蛾發生情況進行預測預報,采取更加有效的化學、物理防治相結合的措施,全力做好轄區內白蛾防治,為市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4)加強公園建設和管理體現“惠民”理念。公園增加合理的導游指示和安全警示牌,完善服務配套設施;懸掛擺放必要的樹木簡介牌、安全警示牌等;同時多渠道籌措資金,更新草坪、花灌木和喬木,保持良好的園容園貌,為市民創造舒適的游園環境。
3.4.2 五提升
(1)“給聊城一點顏色看看”,通過適用花卉來增加聊城的景觀色彩,提升觀賞水平。對部分已經老化的草坪、空閑地塊進行以宿根花卉、多年生草本花卉為主要內容的改造。
(2)通過實施花藥結合,提升花卉苗木的藥用經濟效益。繼續與相關高校和科研部門合作,開展花藥同源園林植物研究,引進培育藥用花卉優良品種,逐步提高花卉的藥用和經濟價值。
(3)通過引進、馴化園林植物的新、優、特品種,提升和豐富聊城園林植物景觀。
(4)通過積極推廣工廠化育苗,加快苗木周轉率,提升苗圃的經濟效益。
(5)通過開展綠地認養、認管活動和對單位庭院和居住小區綠化的督導,提升城區綠化環境質量。
近年來,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的創建與其在城市建設各方面的工作密不可分,雖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一定要防止后期管理和建設上出現滑坡,在應對國家復查的同時[5],也為保持并持續提升市民的生活質量而努力。作為山東省發展相對較晚的地區,作為我國中小城市中的一員,聊城市在組織管理、建設理念、綠化養護、規劃設計等方面的經驗值得我們去總結,要在努力建設“和諧、秀美、低碳、以人為本”的園林城市的同時,進一步向著生態城市的目標邁進。
[1]趙紀軍.新中國園林政策與建設60年回眸(五)國家園林城市[J].風景園林,2009(6):88~91.
[2]王 雁.我國城市綠化理念探索的回顧與發展趨勢[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3,20(3):315~320.
[3]梁小略.湛江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探討——兼談城市綠地資源的整合利用[J].城市發展研究,2003,10(2):55~61.
[4]劉 揚,周 鴻.昆明市建設國家園林城市對策探討[J].林業調查規劃,2006,31(3):153~156.
[5]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通報2010年國家園林城市(區)復查情況[J].城市規劃通訊,2011(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