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勝,王小軍,侯 偉
(1.江蘇省句容市茅山鎮農業服務中心,江蘇 句容212400;2.江蘇省句容市茅山鎮政府,江蘇 句容212400)
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產業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地區農業綜合實力的重要依據,目前,農業龍頭企業和合作社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主要路徑。如何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培植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形成規模效益,是值得探索的課題。
句容市東方紫酒業有限公司位于江蘇省句容市茅山鎮東方紫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鎮江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為從事果桑精深加工的釀酒企業,開創了國內紫酒生產的先河,所產東方紫系列酒已形成4大系列30多個品種,暢銷國內京滬等60多個大中城市,售價達800元/500mL。2012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利稅2700多元。收購農產品價值4000多萬元。帶動1000戶農民年增收3400萬元。公司經過多年奮力拓展,不斷壯大,固定資產總額達8600多萬元,凈資產8400余萬元,廠區占地面積250畝,擁有2條全自動釀酒生產線和1600m3地下釀窯1座,標準化廠房面積3400m2。
多年來,公司一直致力于農業產業化,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本著致富一方百姓、做強特色產業、發展地方經濟的經營理念,不斷摸索農業產業化的路徑,形成了富有東方紫特色的農業產業化模式,即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成功運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被CCTV和《參考消息》等國內主流媒體廣泛報道。
公司把原料基地建設作為一件打造公司綠色養生理念的源頭來抓,在茅山鎮丁家邊村建設了4500畝的優質果桑種植基地,先后投入500多萬元對基地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帶動了1000多戶農戶種植果桑,現有面積3500多畝,為國內最大的加工型果桑種植基地。公司對基地實行嚴格的生產管理,實行了統一種植模式、統一投入品采購、統一病蟲防治、統一銷售的“四統一”,并制定了果桑栽培的標準,被質監部分認定為江蘇省地方標準?;赜?012年獲得了無公害產品認證。
公司本著多方共贏的理念,最大限度地讓利于種植戶,對種植戶實行免費供應優質種苗,無償提供技術服務,每畝種苗補貼額達600元,并對農戶(以合作社為單位)的果桑訂單收購,且逐年提高收購價格,2012年收購價達4元/kg,以畝產3000kg計,畝產值1.2萬元,凈效益達萬元,2012年共收購果桑近萬t,帶動農戶增收3500多萬元,從事果桑種植的農戶,人均收入達1.8萬元,超出句容市平均水平30%以上,真正致富了一方百姓。
公司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力度,在基地使用多項農業科技,先后使用熒光滅蟲技術、滴灌技術等多項技術,并集成推廣,創立了果桑栽培標準。標準化生產使果桑品質一致,理化指標穩定,為優質紫酒生產提供了科技支撐。在釀造環節,公司不斷優化生產工藝,先后獲得4項國家專利,并成立了以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黃衛東教授領銜的國內唯一的紫酒研發中心,共有7名博士和10多名碩士參與研發。獨特的先進工藝使公司在國內紫酒市場一枝獨秀。
公司領頭創立了句容市紫玉桑椹種植合作社,共有800多戶農戶參與,提高了種植戶的團體意識和當家作主的意識,前兩年,國際桑椹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曾有個別單位以抬高價格的手段來搶購,許多農民違約把果桑賣出,雖然公司很快提高價格,并做好種植戶的工作,沒有造成大的損失。但這使公司意識到,一家一戶的松散種植方式很難與大市場相對接,于是在2007年,牽頭創立了合作社,利用合作社這種形式,讓農民自主管理、自主經營、共同銷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政府出面協調的效果更佳,幾年來,合作社共同銷售達100%,重大經營決策均通過成員大會表決通過。
東方紫酒業經過多年的摸索,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重大事項形成公司與合作社的談判協商機制,如收購價格、基地擴建等。近兩年來,基地擴張的土地流轉均由公司與合作社協商解決,訂單價格也和合作社談判確定,共同建設管理基地。公司通過扶持合作社的形成,對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扶持,這在一家一戶經營方式很難達到,并通過為合作社聘請專家的形式,全程指導基地的生產,推廣標準化栽培,由于合作社實現了“四統一”,至今無一起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
桑葚采摘用工量大,而且用工集中在5~6月,本地工業化水平較高,勞動力明顯不足,由于時間短,外地引進比較困難,是限制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這在句容市高效農業主導產業茶葉草莓中同樣存在。
由于紫酒是新型產業,與其他果酒如葡萄酒相比,市場認知度明顯不足,在中小城市推廣存在明顯的困難,距離市場成熟期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葡萄酒的市場成長比較類似。
2012年,產品在CCTV等主流媒體展開品牌營銷,綠色養生理念深入人心,成功開拓國內一線城市的高端市場,開創了國內紫酒生產的先河,東方紫酒業不斷創新農業產業化的模式,形成了多方共贏,共同做大做強紫酒產業的良好格局。企業正克服不利因素,遵循市場規律,樹立市場形象,拓寬農業產業化的途徑。
[1] 譚智心,孔祥智.新時期農業龍頭企業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習論壇,2009(11).
[2] 王生龍,霍學喜.農業產業化企業技術創新的機理研究[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3] 楊克斯,馮 娟,左 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績效評定指標體系構建[J].中國市場,2011(36):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