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紅飛,劉鳳姬,鄭慧英,周岳英,朱旭華
(浙江省遂昌縣林業局,浙江 遂昌323300)
遂昌縣白馬山森林公園位于浙江省西南隅的遂昌縣境內,距縣城15km,地理坐標為東徑119°07′03″~119°10′04″,北緯28°36′43″~28°40′20″,其北部西部為經濟較發達的金衢盆地;其東部、南部為資源豐富的浙閩山地丘陵,與其相鄰的鄉鎮有應村鄉、三仁鄉、金竹鎮、大柘鎮、新路灣鎮等。距浙贛鐵路干線龍游站60km,麗龍公路31km。交通便捷,大部分景區及景點均有很好的可達性。氣候涼爽、環境優雅,加之林海、霧凇、日出等特色景觀能吸引眾多觀光、休憩的游客,特色明顯。林區境內地形復雜,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好,動植物資源豐富,對于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旅游資源。
白馬山地處三大著名火爐金華、衢州和麗水之間,公園中心白馬山莊海拔1250m,夏天絕對最高氣溫不超過30℃,7月份平均氣溫21.7℃。形成了“常年云霧,夏季無夏,冬季雪豐,春花遲發”的特點,四季景色秀麗多姿,素有“浙南廬山”之稱。
白馬山是遂昌縣第二高峰,是境內眾多河流的源頭。白馬山群峰競立、谷嶺交錯,空間層次異常豐富,且經林場多年經營,森林植被良好。優美的山體,構成了公園風景的骨架。桃溪是白馬山最大的一條溪,三井村的“三迭潭”,深約4m,常年呈深綠色。大平殿湖、小平殿湖,原為火山湖,現為沼澤地,稍加整理即可成湖景。還有大小瀑布十幾處,形態各異,多姿多彩。
獨特的地質條件和地理環境,使白馬山一度成為道教勝地,歷代文人墨客在白馬山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句。革命戰爭時期粟裕將軍在白馬山周圍“以山為糧、以石為壁”進行了長期艱苦的革命斗爭。白馬山的民居多為土屋,對夯土技術、建筑選址及自然地形的巧妙利用,令人叫絕,成為一大風景線。
盛產“三井毛峰”,明朝時曾作貢品,“竹綠茶”因可與西湖“龍井茶”相媲美,被稱為“浙江龍井”,曾獲農業部名優茶稱號。“羊尾竹筍”肉厚、質嫩、味佳,有“小筍之王”的美稱,另外還有漫山遍野的黃花菜及野兔、野豬等。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自由支配時間的增多,一個休閑時代正在來臨。5+2的生活工作方式,幾個黃金假期,不同程度的帶薪休假,私家車的普及,高速公路網的建設,時尚的假日消費,人們的休閑需求不斷膨脹,旅游作為休閑的一種方式,也在從單純的觀光向度假轉變,旅游休閑度假正蘊釀著新一輪旅游的興奮點,成為中國旅游市場消費的新時尚。同時周邊地區有淳安千島湖國家森林公園、金華雙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縉云仙都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龍游石窟等,將帶動白馬山森林公園旅游業的發展。
由于遂昌縣新景區的不斷開發,森林公園近幾年來投入資金不足,新景點不多,對游客的缺乏新吸引力,加上宣傳營銷力度不大的問題,與同行相比游客量、旅游收入增長較慢。
從建成至今10多年,賓館、餐廳許多基本設施已顯陳舊和老化,雖經多次維修還是不夠整潔,影響了公園的對外形象。加上目前縣政府招商項目未落實,原來準備裝修賓館的項目暫停。
公園是以國有林場為依托,一套人馬二套班子,缺少專業的管理人員,管理的力度不足,宣傳營銷力度有所減弱,經營管理體制不是很完善,造成效益不高。
從高速路口至公園雖然已是水泥路面,但路面狹窄,上下坡,山路多彎,造成游客來往不便,直接影響了客流量。
從現實的經營狀況來看,旅游容積率仍然較小,接待能力有限,而公園旅游旺季多集中在7~9月,季節性強,許多團體、會議不能接待,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園的經營發展,冬季賞雪的設想更難以實現,同時旅游宣傳促銷力度明顯不足。
通過傳幫帶及組織培訓學習等方式,使每一位員工在各自崗位都有明確的職責和任務,掌據必須的技能。做到微笑服務、用心服務,力爭給每一位游客都留下好印象。完善各項旅游接待設施,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積極爭取資金,逐步開展公園二期工程建設,拓展森林生態休閑旅游,擴展森林旅游的內涵,同時加強公園森林資源保護,進一步挖掘旅游資源。通過加強森林公園宣傳促銷,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和接待能力,努力多吸引游客,從而增加旅游收入。
由于森林公園建成已久,經過幾年的經營使用,許多設施變的陳舊,加上地域有些偏遠,基礎設施跟不上,影響正常經營和客流量,因此應重點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正常的維修管理,使森林公園能順利正常營業經營。“白馬山莊”為20世紀90年代建成,外墻剝落破損,內部設施嚴重老化落后,接待能力差,與當前旅游發展形勢極不相適應。為提升公園的硬件設施和接待能力,投入資金對“白馬山莊”進行全面改造,內部進行優化結構改造,整體轉換內部設施,添置空調和寬帶網接入,提升公園接待能力與檔次。
把安全生產作為重要的工作來抓。在全體員工中開展安全生產知識教育活動,嚴格執行《森林生態旅游安全管理體制》、《森林公園應急救援預案》規范安全生產行為。客房加強防火、防盜意識,配置防火、滅火預警設施。加強食品安全檢查管理,對廚房做好衛生,餐具及時消毒,對購入的菜保持新鮮,不變質,做好各種衛生,確保食品安全。對園工進行再教育和再培訓,切實提高園工的服務管理水平,加強制度建設,深入細節管理,努力樹立森林公園的良好形象。
根據《遂昌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根據境內資源優勢和整個景區的實際情況,堅持景區開發與外部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主體景區開發與農家樂發展相結合、森林公園與周邊農村連動發展、旅游開發與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發展相結合的原則進行開發。
緊密結合林場的林業生產,在實施中充分考慮公園森林景觀建設需要,選擇具有觀賞性的苗木進行造林植苗,爭取闊葉林發展工程項目,新建成生物防火林帶,種植闊葉樹苗,并對各項目工程區域進行劈山撫育、容器苗補植。加大園內森林、巖石和水利等景觀資源保護力度,下大力氣做好護林防火宣傳,加強野外火源管理,在重點林區、交通要道、旅游景點等處設立固定防火宣傳牌,提高林農與游客的防火意識。
[1]遂昌縣白馬山林場.遂昌縣白馬山林場森林經營方案[R].遂昌:遂昌縣白馬山林場,2010.
[2]遂昌縣林業局.遂昌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R].遂昌:遂昌縣林業局,2003.
[3]朱新玲,黎 鵬.武漢城市圈可持續發展能力綜合評價[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