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元波
(青島市嶗山區華樓海爾希望小學,山東 青島266000)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體育實踐活動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基礎課程,是學校教育和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途徑。 《標準》突出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使課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從而為提高國民的整體健康水平發揮重要作用。《標準》既為學校體育工作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又向學校體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1 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體育與健康課程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構建了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領域并行推進的課程結構,融合了體育、生理、心理、衛生保健環境、社會、安全、營養等諸多學科領域的有關知識,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煉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將增進學生健康貫穿于課程實施的全過程,確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實處,使學生健康成長。
1.1.2 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應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 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運動興趣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
1.1.3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體育與健康課程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的成長。 從課程設計到評價的各個環節,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 特別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 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
1.1.4 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體育與健康課程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 根據這種差異性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 從而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
隨著學校體育改革的深入發展, 學校體育的理念不斷得到更新,特別是伴隨新的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理念,其傳播之快、影響之大是前所未有的。然而,有些體育教師對這些新觀念缺乏全面深入的學習,僅憑個人的片面理解加以主觀演繹因而導致了學校體育理念認識上的混亂,因而體育教師要對體育與健康理念要深入研究,要注意正確理解“轉變”、“強化與淡化”問題。
第一,關于“轉變”問題。 如“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從以學習知識技能為主轉變為以培養能力為主” 等, 這樣一“轉”,容易從一個極端轉到另一個極端。
第二,“強化與淡化”問題。 如“強化學生個體的體育需要,淡化國家和社會對學生的體育要求;強化學生快樂的情感體驗,淡化對學生刻苦鍛煉精神的培養;強化體育能力的培養,淡化運動技能的學習;強化體育學習過程的評價,淡化對體育學習結果的追求;強化學生的個體差異,淡化對學生體育學習的基本要求等。
什么是素質,我想很多人都知道,而且很多人都在運用、借用這一詞語,如“提高全民素質”、“提高身體素質”、“提高文化素質”、“提高勞動素質”、“這人素質高”、“那人素質低”等等。 但要將素質的定義內容用文字一一表達出來,就難倒了許許多多的各類人士。
我們認為,素質首先包括一種智力,那什么又是智力呢? 簡單的說,智力就是一種對自然環境、生活環境的一種適應力和挑戰力。第二應包括生命主體,當一個人的生命都沒有了還談這個主體干嗎呢? 第三應包括一種義務、責任與道德的綜合表現。
因此,我們認為:素質是指一個人能正確認識周圍環境事物而生存,并挑戰其環境事物而自覺貢獻和服務社會的能力。 它包含著人的身體狀態、思想意識和文化技能三個方面的綜合體現,不能分割,不能獨立。左耳進、右耳出,留下的是素質;眼睛看,后腦出,留下的是素質。在學校學過的知識,全部忘掉后剩下的是素質。
體育教師的基本素質是指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學效果并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和間接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總和。不同時期,不同國家對于體育教師的要求有所不同,但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對體育教師基本素質的要求已越來越趨于統一,進入21 世紀,科學技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飛速發展,教育也面臨新的挑戰,社會對體育教師的基本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應該用新的觀點重新審視當代體育教師的基本素質構成,使體育教師的基本素質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體育教育作為基礎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 是提高人才身體素質、身體健康的根本所在, 是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增強民族體質的希望在體育教育,而振興體育教育的希望在體育教師。
體育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群體,扮演著學生身體機能的培育者、體育教學的指導者、體育文化的傳播者、學生靈魂的塑造者等多種角色,職業理想、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責任、職業作風直接關系到體育教育的成敗。 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體育教師要有以下四種基本素質。即道德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身體心理素質。道德素質是獻身體育教育事業的思想基礎;知識素質是體育教師取得勞動成果的先決條件;能力素質是體育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必須具備的條件;心理素質是體育教師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有力保證。
體育教師的基本素質是指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學效果并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和間接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總和,體育教師的基本素質在教學中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品德、體育意識、心理品質、運動技能的發展。 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標準賦予了體育教師基本素質以新的內涵,當代體育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具有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和系統精深的專業學科知識,較強的教學設計與組織能力,良好的與人溝通能力,強健的體魄。當代體育教師基本素質將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具有綜合競爭力的復合型人才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