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琳 周 美 劉景偉 岳 耀
(大連醫科大學,遼寧 大連 116044)
2001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意見》中強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國高校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狀況不容樂觀。近年來,高校中大學生由于心理問題而導致的自殺、傷害等事件頻發,各高校積極尋求和探討心理素質教育的對策,開展系列工作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于起步晚,國內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團隊建設,體系構建,以及制度建設上仍存有很多值得深入研討的問題。
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在經歷了改革開放三十幾年后,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許多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不斷探索,逐漸摸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和教育體制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模式。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順應形勢,正在不斷擴大,其中專職教師逐漸成為骨干力量。從隊伍結構看,這個隊伍已經越來越年輕化、專業化,整體素質也日漸提升,這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隨著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日漸重視,要求的逐漸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隊伍與具體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性還有不小的距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現狀:
目前,我國高校心理健康咨詢機構普遍隸屬學校學生工作部、團委、思政教研部等部門,還有的掛靠在心理學院、教育學院等院系,這種不規范的劃分,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構設置比較混亂,導致這支隊伍人員結構多樣化:心理學專業教師,具備心理學相關專業基礎,屬于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能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咨詢和服務;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教師,這支隊伍主要由學校中的輔導員或兼職人員擔任心理輔導工作;混合型教師,有心理學相關專業基礎,從事輔導員工作者,或是醫務相關工作人員。總的來看,大多數高校不能按需配備專業心理教師專門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大部分高校是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或是管理型教師從事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他們多數是兼職心理輔導工作的輔導員、班主任和其他管理人員,沒經過正規系統的心理學知識學習,也不具備相關心理的技巧和經驗。
雖然當前我國各高校中大多都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并逐漸配備了專職教師,但相對于日益擴大的辦學規模,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資源配比遠遠不夠,有的高校甚至只有一兩名專職教師,專業教師相對較少,師生比嚴重不足。目前,多數高校以輔導員或是醫學類工作者兼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和技術性都很強的工作,對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業務能力的要求都比較高,如果沒有專業的隊伍,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目前,高校從事心理健康工作的教師多是一線輔導員,他們多數比較年輕、社會閱歷淺、缺乏心理方面專業知識和培訓。這部分人員盡管有豐富的學生工作經驗,但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輔導技術。一般情況,輔導員參加的崗前培訓也會涵蓋簡單的心理相關內容,但是對心理專業知識和學習不夠系統和深入,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難以專業的、深層次的教育、幫助學生,有時由于方法錯誤,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厭惡和反感,導致學生心理問題的加重。
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應在配齊工作人員的同時,保持這支隊伍的專業性、穩定性。首先,隊伍要有個合理的隊伍梯隊結構,教師年齡結構合理、教育層次結構合理、專業結構合理,從而形成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專兼職結合、專業互補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其次,高校要重點解決其編制和待遇問題,比照專業教師的評聘制度,統籌安排,同時也要兼顧師生比,適當核算工作量和報酬。
為確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能夠健康、規范的發展,必須健全相應的督導和激勵機制,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操守、維持工作的專業化水準,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心理服務。目前,部分高校或地區在研究制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監督評價體系,定期對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監督和評估,這使得高校高度重視這支隊伍的建設,在方方面面給予大力支持。同樣,高校要保持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活力,必須完善健全激勵機制,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對教師進行獎勵、促進,幫助這支隊伍不段前進。總之,通過有效的督導和激勵,達到指導隊伍建設的作用,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工作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培訓層次、方法應該多樣化,針對不同專業、來自不同崗位和有不同期望者,按照統籌規劃、分類指導、按需施教的原則組織各類各層次的培訓。在兼顧高校隊伍人員組織構成,著重培養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向心理健康教育隊伍,注重培訓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以及能力的培養;促進專職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精選培訓內容,解決參培人員的實際問題,培養其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心理成長和心理調適的能力;高校要清楚界定心理治療師、心理咨詢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兼職心理輔導員等的內涵外延,注重針對不同層次的人群采取不同培訓方法和內容;加強對高效心理健康教育從業者進行資格認證和管理,在人員培訓上,建立科學、規范、有效的統一培訓體系。
總之,為幫助大學生素質全面提升,高校必須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施教育的這支隊伍的素質,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現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狀況還不能滿足廣大學生的心理需要,為此,各高校必須通過多種渠道和方法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隊伍,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健康軌道。
[1]葛瑩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探析[J].新西部,2012(32):129-131.
[2]鮑振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10):33-34.
[3]張光濤,李海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師資隊伍的現狀與思考[J].煙臺教育學院學報,2005(1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