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繼軍
(本文作者:92866部隊政治部主任)
根據部隊黨委的安排,近期我到某勤務保障大隊軍港管理保障隊蹲連住班。這個保障隊擔負著艦船拖帶、供水供電、港池清理、碼頭警衛等日常軍港勤務保障任務,是我部的窗口單位。離開基層連隊21年了,再住到連隊,重溫基層生活,內心充滿了向往和期待。通過十多天的蹲連住班,結合本職工作進行思考,我感到收獲很多,感悟很多,體會很多。
盡管以前在機關工作也經常下部隊,但總感覺對基層的情況了解得還不算透徹。這次來到連隊,我下決心按照蹲連住班的要求,真正地蹲一蹲、住一住,真正有所收獲、有所提高。當我帶著制式被褥興沖沖來到保障隊,隊領導直接把我請到了剛剛倒出來的單間宿舍。在我的一再堅持下,隊里才安排了一名戰士和我一起住。第二天,這名戰士又是幫我疊被子,又是給我打開水,儼然一個公務員。戰士們見了我也是“首長、首長”地叫,有些戰士還躲著我走,讓我感覺像個客人、像個外人,很不自在。面對這種情況,我知道需要我主動一些。為此,我堅持和戰士們一起同桌吃飯,一起出早操踢正步,一起參加學習教育,一起出海清理港內垃圾,像隊里的普通一員那樣工作生活,像兄弟戰友那樣和諧相處,像親人朋友那樣親密交流。漸漸地,大家見我沒架子,在我面前也就少了拘束感,話匣子慢慢打開了。我采取聊天、嘮家常的方式,先后和十多名官兵談心交心,進行平等的、朋友式的對話交流,逐漸讓官兵有了親近感,取得了認同和信任,也讓我從中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基層,走進了官兵的內心世界。
一天晚飯后,我散步到碼頭,在用集裝箱改造的簡易臨時戰士宿舍里,和一個叫汲超的班長攀談起來,從他的家庭聊到當兵前的經歷,從為艦艇工作的那份自豪聊到站崗時遇到的委屈,一直聊了兩個多小時。臨走的時候,這位班長說了一句,“主任,我很喜歡和您聊天,感覺您像個朋友?!蹦且豢?,我感受到了一種信賴、一種難得的滿足。這種來自最基層官兵的信任彌足珍貴。通過融入最末端,結交兵朋友,聽到了辦公室聽不到的話,看到了辦公室看不到的事,了解到辦公室不易了解的情況。時下,許多同志說:現在交通便利了,卻離基層越來越遠了;通訊發達了,來自基層原汁原味的情況卻越來越少了;文化水平提高了,走進官兵內心卻越來越難了。常言道,情有多深,話有多真。感情真了,話就多了,說的也就實了。我想,對于領導和機關干部來說,只要放低身架,真正深入基層,真情融入官兵,戰士就會把你當成自己人、貼心人;只要多交兵朋友,俯下身去傾聽和思考,就能摸到基層最豐富的神經末梢,感知官兵最深處的思想脈動。
基層是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能夠折射出領導和機關的思想作風、指導水平和工作成效。這次蹲連住班,我時常站在兵的角度,重新審視機關和基層,我也發現:忙亂現象在基層還是存在,官兵們常?!皟裳垡槐?,忙到熄燈”,自由支配的時間比較少;“五多”有所減少,但檢查多、文電多等現象還有所露頭;基層被“遙控指揮”得有些頻繁,常?!半娫捯豁?,計劃泡湯”。我能明顯感受到,基層對機關的熱情有時并不領情;不少好規定懸在半空、耗在途中;改進作風的力度與基層官兵的期望還有一定距離。在蹲連住班的后期,由于處得熟了,在與官兵閑聊中我也聽到了一些對機關的微詞。有的感到機關有時與基層溝通的少,遇到矛盾問題批評多,指導幫促少,解難幫困少;有時基層辦點事需要賠著笑臉找機關,說好話,甚至跑斷腿?;鶎雍芷谕麢C關能多些換位思考,多些溝通理解,多些幫困解難。我想,機關工作需要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有機結合起來,把基層的冷暖放在心上,把基層的困難放在心上,始終眼睛向下搞好服務。只有這樣,才能盡到機關的責任,贏得基層的尊重,獲得群眾的信任,這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上負責。
蹲連住班期間,部隊主題教育巡回授課小組送課到基層,3名選拔出來的優秀政治教員為大家講課。在我和官兵們一起聽課的過程中,我發現課堂上有的官兵在走神、打瞌睡。課后,我問幾個戰士,剛才授課的題目是什么?有的支支吾吾答不上來。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據我了解,不是教員不認真,授課稿經過了反復推敲、多次修改;也不是他們表達得不好,教員慷慨激昂,非常投入。那么,官兵為什么不買賬?為了找出問題的癥結,我請幾名聽課的官兵坐在一起評一評那幾堂課。有的說授課內容很豐富,可就是離基層、離官兵遠了一些,找不到共鳴感;有的說道理講得多,有些聽不懂??傊?,就是與基層官兵的實際需求還不吻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機關如何指導服務,工作成效怎么樣,基層官兵最有發言權。我感到,機關部署開展工作,需要多想想基層到底需要什么,官兵到底歡迎不歡迎;需要盯著末端,汲取源頭活水;需要聽一聽基層官兵的聲音,請他們當評委、作評判,把一線官兵的意見作為衡量和評價機關工作效能的重要標尺。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指導才有針對性、實效性,政治工作才能具有生命力、彰顯威力,更好地服務基層建設、滿足官兵需求。
在與官兵同工作、同訓練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基層官兵中蘊含著很強的創新活力和創新潛力。面對全新的保障課題,保障隊的官兵們自發地組織攻關,圍繞舷梯架設備件、供電設施設備改造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得到了專家的認可,參與碼頭供水接口改造、摸索快速有效的系纜方法在實際運用中均取得了明顯效果。在談心交流中,許多同志對官兵現實思想狀況的思考分析、對改進基層政治教育的意見建議、對加強軍營文化建設的真知灼見等等,都使我耳目一新、豁然開朗、深受啟發。我部作為一支組建不久的新型綜合保障力量,如何探索創新保障機制、保障模式和保障手段,盡快形成綜合保障能力;面對多元文化對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理念帶來的影響,如何激發官兵對軍味、兵味文化的興趣,增強軍營文化的吸引力、拉動力;面對港區管控區域大、重點要害部位多、人員構成雜的現實,如何建立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機制,保證軍港的和諧穩定等等,都是擺在我們這些首批創業者、探路者面前的現實課題。
那么,思路從哪里來?辦法從哪里來?出路又在哪里?如果只是待在辦公室拍腦袋決策,勢必將來要拍大腿后悔。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毛澤東同志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基層官兵工作、生活在第一線,對部隊的成敗得失感受最直接,對部隊的矛盾問題看得最清楚,對部隊的建設發展最有話語權?;鶎邮亲詈玫膶W校,官兵是最好的教員,實踐是最好的教材。我感到,領導和機關干部只要深入基層,接好地氣,就能長才氣,工作就會有底氣;只要伏下身子,拜群眾為師,拜官兵為師,就能獲得真實的情況、實在的點子和有益的啟示;只要真心問政于基層,真誠問計于官兵,就會有意外的驚喜和收獲,就一定能夠找到夢想成真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