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輝 于洪深
公文寫作初學之道
☉馬輝 于洪深
公文寫作是機關干部的基本功,它不單純是文字工作,實際上是理論造詣、思想水平、認知能力、文字功底等綜合素質的集中反映。公文寫作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工作的質效,關系到個人的成長進步。如何提高公文寫作能力,我們結合實踐談幾點看法。
一、打牢理論根底。軍隊政治工作是實踐性和理論性都很強的工作,軍隊政治工作的實踐是在科學理論正確指導下進行的,特別是軍隊政治機關公文的理論性、政策性、法規性要求更高,就事論事,就文論文,不可能寫出高質量的公文來。實踐證明,我們要正確地處理政治工作中的各種矛盾、各種關系,就必須認真學習與之有關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軍隊政治工作理論。這些理論是我們觀察、認識和分析有關政治工作問題的指南。只有理論素質提高了,才能頭腦更敏銳、思維更活躍、眼光更長遠,寫出來的東西才能有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深刻的思想內容,才有很強的邏輯性和理論說服力。當然,理論的作用是間接的。比如,一份調查報告可能沒有直接談理論的問題,但它的觀點是對調查材料進行理論透視和思維的結果。理論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不能指望學理論立竿見影,打牢理論基礎必須作長期艱苦的努力。
二、抓住關鍵環節。一是學習軍用公文擬制的有關規定。公文分類、作用、一般內容、擬制要求以及公文格式,是最基本的寫作之道,要認真學習并熟記。二是讀一點寫作理論方面的專著。這些書會告訴我們怎樣確定主題、建立結構、使用材料,以及對比、照應、起承、轉合等文章寫作的基本問題。三是學一點語法和修辭。目的是把文章寫得通順、優美、富有文采。四是學一點邏輯學。邏輯與寫作的關系非常密切。有一些公文之所以犯偷換概念、改換論題、自相矛盾等錯誤,就是由于沒有掌握起碼的邏輯規則。五是精讀文件。閱讀文件時發現有寫得好的,不要看一遍就過去,要仔細研究它的結構、觀點、材料以及論證方法和表述方法,研究它好在什么地方,如果讓自己寫會怎樣寫,還有沒有別的寫法,等等。仔細揣摩、體會、研究,定會悟出些道理。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通過對照公文的修改稿學習寫作之道。把領導修改過的稿子收集起來,仔細對照,邊對照邊思考為什么這樣改,一定會受益匪淺。
三、熟悉全局工作。機關工作分工很細,對分工的工作了如指掌是應該的,但不能僅限于此,還要熟悉全局。只有懂得全局,學會著眼全局看問題,才能更好地把握局部,才能正確地估量本系統、本部門的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和分量。不懂全局就往往見木不見林,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強調到不適當的程度,給下面提出一些不適當的要求。強調了解全局,這是因為,部隊各項工作是相互聯系的一個整體,哪一項工作也不能孤立地進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些中心工作往往要從各個部門抽調人員完成,如果對全局性工作很生疏,就會感到不適應。因此,在精通專業的同時,必須多了解全局。比如,年度工作要點、基本工作思路、一些重要會議精神、上級和本級制發的重要文件、首長的講話和指示、重要典型情況等都應了解。能多參加一些重大實踐活動、多接觸部隊固然好,沒有這些條件,通過閱讀文件和有關材料也能了解不少情況,并非只有到現場才能了解這些。比如,某個單位開展一項工作后,找來一些材料看看,也可以了解大體情況。通過閱讀文件,既能掌握政策,又能了解情況,對于機關干部來說,是一種多快好省的學習方法,應該充分利用。
四、提高寫作悟性。從字面上理解,悟,就是領會、思考。有的人領導叫干啥就干啥,叫怎么干就怎么干,自己很少動腦筋,什么都不想,主動性比較差,文字水平也就難有很大提高。要提高文字水平,單靠別人教是遠遠不夠的,要有悟性。文字水平提高得快不快,很重要的是看你悟性強不強。有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要靠自己去領會、思考。如果看了學了不去思考,就難以在腦子里留下東西,最終是學而無獲、學而無用、收效甚微。有了悟性,看東西就能融會貫通,干工作就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有時我們眼睛忙,腦子閑,看過的東西如過眼煙云,沒有印象;有時思考和處理問題,往往就事說事,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那么怎樣提高悟性呢?需要強化三種意識:一要強化政治意識。搞材料,本身就有很強的政治性,如果政治意識不強、政治敏銳性不強,寫出的材料立意就不會高,就沒有分量。二要強化超前意識,就是我們常說的遠見卓識。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尤其是在當今時代,沒有超前意識,就不能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把握發展方向、提出正確對策。三要強化多向思維意識,窺一斑而知全豹,由表及里,舉一反三。
五、增強精品意識。應該做到兩個自覺:一要自覺加壓。水平是逼出來的、壓出來的。人還是有一點壓力好,這種壓力反映到工作中,就是一種責任感。有了這種壓力,就會自覺地去學習、去思考;有了壓力,不會的東西就會去學,不懂的就會去問;有了壓力,搞材料就會精益求精。二要自覺樹立高標準意識。搞文字材料首先要使自己滿意,自己不滿意的東西絕不要交給領導,要拿出渾身的勁,一遍不行,就兩遍、三遍,直到自己感到滿意。那種“寫不寫是態度問題,好不好是水平問題”的說法,說穿了就是責任感不強。
六、發揚吃苦精神。搞寫作,確實是件苦差事。從工作時間上講無白無黑,什么時間來了任務什么時間干;從工作量上講無盡無休,今天的任務還未完成,明天還有任務等著你;從工作標準上講無極無頂,有些內容幾乎每次會議都講,但每次都不是前一次會議的重復,總要有新招,有新意;從寫作內容上講無邊無際,從首長講話到會議材料、政研文章,不是一個或幾個領域,而是全方位、多體裁。從中不難看出,要想有高人一籌的文字水平,就得吃別人吃不了的苦,付出常人不愿付出的努力。要做到這一步絕非易事,首先要克服“怕”和“懶”的思想。有的人怕寫材料,寧可干點其他活,跑跑腿,也不愿搞材料;有的人不愿寫材料,能推就推,能拖就拖;有的剛加了幾次班就叫苦連天,怨聲載道,這些都是“怕和“懶”的思想在作祟。要想使文字水平有提高,一要有吃苦的思想準備。能吃苦,才能有成功,才能體會甜。苦瓜很苦,但就是有人愛吃,因為能清熱去火,對身體有好處;寫文章很苦,但通過艱苦磨練,得到了鍛煉,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和理性思維的能力。二要耐得住寂寞。別人可以玩,你不能玩;別人可以少想、不想,你什么都得琢磨。要切實有一點“人憔悴、終不悔”的精神。三要敢吃苦,能吃苦,勤吃苦要敢寫,常言道:萬事開頭難,開頭就不難。要多寫,不但交給的任務要積極完成,還要主動承擔一些任務。要勤寫,材料一天不寫手生,幾天不寫腦生;一天不練自己明白,幾天不寫別人知道。有人說“光看不寫眼高手低,光寫不看進步很慢”就是這個道理。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
責任編輯:韋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