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旭
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多年前,有個男孩大學畢業去了一個歐洲國家半工半讀,發現當地的公共交通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檢票口,也沒有檢票員,并且極少有隨機性的抽查。售票自助,你想去哪,就自己買到哪兒的票。
這發現讓他驚喜,他精確地估算了這樣一個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約僅為萬分之三,查到以后再補票也不是不可以。他為自己的發現沾沾自喜,之后,他便經常逃票乘車。一面在心里寬慰自己:還是個窮學生嘛,能省一點是一點。
幾年過去了,名牌大學的博士文憑和優秀的學業成績讓他躊躇滿志,他頻頻向當地一些跨國公司推銷自己。他知道這些公司都在積極地開發亞太市場。然而,這些公司都是先熱情有加,數日之后卻又都是婉言拒絕。一次次的失敗,使他憤怒。他認定是這些公司有種族歧視的傾向,排斥中國人。最后一次,他沖進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的辦公室,要求經理對不予錄用他給出一個明確的理由。
結局是他始料不及的:
對方說,我們對你沒有歧視,相反,我們很重視你。我們公司一直在開發中國市場,非常需要一些優秀的本土人才來協助我們完成這個工作,所以你一來求職的時候,我們對你的教育背景和學術水平很感興趣,老實說,從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們所要找的人。遺憾的是,我們查了你的信用記錄,發現你有三次乘公交車逃票被處罰的記錄。
就為了這點小事,你們就放棄了一個用得著的人才?男孩叫起來。
對方說,我們并不認為這是小事。我們注意到,第一次逃票是在你來我們國家后的第一個星期,檢查人員相信了你的解釋,因為你說自己還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統,只是給你補了票。但在這之后,你又兩次逃票。
那時剛好我口袋中沒有零錢。男孩解釋。
我不能同意你這種解釋。對方說,我相信在被查獲前,你可能有數百次逃票的經歷。
干嗎那么認真?以后改還不行嗎?男孩頗不服氣。
對方說,不,先生。此事證明了兩點:一、你不尊重規則。不僅如此,你擅長發現規則中的漏洞并惡意使用。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們公司的許多工作的進行是必須依靠信任進行的,因為如果你負責了某個地區的市場開發,公司將賦予你許多職權。為了節約成本,我們沒有辦法設置復雜的監督機構,正如我們的公共交通系統一樣。所以我們無法雇用你,可以明確地說,在這個國家甚至整個歐盟,你可能都不會找到雇用你的公司。
男孩如夢方醒,懊悔難當。這才想起不知什么人的一句話:
德行有可能彌補聰明的缺陷,聰明卻填補不了德行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