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娟
廣元市中心醫院ICU,四川廣元 628000
ICU科危重病人的病情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能夠使病人的病情惡化,危及其生命[1]。所以在對ICU科危重病人進行護理時,我們要謹慎、小心,盡量隔絕一切能夠影響到病人病情的因素。對ICU科危重病人實施護理措施,可以確保病人能夠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進行治療,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本文對該院ICU科危重病人鎮靜治療護理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該院于2011年1—12月一年時間內收治的64例采用鎮靜治療的ICU科危重病人,其中男病人38例,女病人26例,年齡為23~45歲,平均年齡為33.4歲。
1.2.1 對病人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 在對ICU科危重病人進行鎮靜治療時,使用的鎮靜類藥物對病人的呼吸和心血管都有抑制作用。所以在對ICU科危重病人進行鎮靜治療之后,我們要嚴格的對病人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特別是對病人的呼吸、神智、血壓、瞳孔進行觀察,我們需要每過15 min進行一次記錄。我們需要對ICU科危重病人是否出現呼吸抑制、血壓下降、心動過緩等現象進行特別觀察。在鎮靜治療使用的藥物中,芬太尼和嗎啡具有抑制嗆咳反射、止痛鎮靜等作用。芬太尼在經過靜脈注射1 min后起效,作用能夠持續1 h。苯二氮卓類藥物對呼吸具有輕微的抑制作用,當對ICU科危重病人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鎮靜時,需要對病人的呼吸系統進行嚴格的監測,防止引起病人呼吸抑制。異丙酚是一種具有短暫全身經脈麻醉的藥物,起效快,對病人由經脈注射后,病人能夠快速進入睡眠,沒有咳嗽、肌肉不自主抖動等副作用,臨床應用效果良好。
1.2.2 對病人使用藥物的速度進行調整 對ICU科危重病人的輸液速度需要嚴格控制,最好是使用最小劑量,當病人的躁動較強時,可以使輸液的速度增加一點,大概是增加2~4 mL,然后維持一定的速度。在ICU科危重病人的鎮靜治療中,我們需要每天在規定的時間中斷對病人的鎮靜治療,對病人的治療效果進行研究,觀察病人清醒時間的長短和對語言指令的反應速度,根據情況來調整對病人的用藥量。
1.2.3 藥物使用方法的選擇 在對ICU科危重病人使用安定時,無論是靜注還是肌注都容易使病人靜脈內形成血栓。安定可以用水或者是生理鹽水進行稀釋時會產生白色的霧,但是并不會影響藥效。使用咪唑安定為ICU科危重病人進行靜脈注射時,要應用微量泵注射,最好能夠單獨使用。需要異丙酚持續進行經脈注射時,需要有專用的經脈內導管,避免經脈出現炎癥。
1.2.4 嚴格進行無菌操作 異丙酚屬于一種脂肪乳劑,容易快速生成微生物,打開后需要迅速將藥物抽進無菌注射器中,并迅速為病人用藥。使用脂肪乳劑時,用于輸注藥物的輸液器和注射器都不應超過12 h,藥物取出后不能超過6 h。
1.2.5 為病人進行皮膚護理 進行鎮靜治療的ICU科危重病人,最好不要受到刺激,大動作的翻身次數盡量減少,給ICU科危重病人使用壓力移動型睡墊,可更好的減輕病人身體局部所受的壓力。我們還需要每隔15 min對ICU科危重病人的身下進行輕輕的按摩。在護理過程中,我們需要保持病人床鋪的干燥、清潔,預防并發癥與感染的發生。
1.2.6 為病人提供舒適的環境 報警、噪音、光線強、檢查次數過多等原因都會致使ICU科危重病人的躁動情緒加重。我們應該為病人提供舒適的環境,保證周邊的安靜,盡量避免噪音、強光對病人的刺激。
1.2.7 為病人進行心理護理 由于ICU科危重病人與外界的聯系減少,容易使病人產生抑郁、不安、緊張等多種負面情緒。我們應該在ICU科危重病人清醒的時候與其多溝通,多讓病人多了解他的病情,給予病人戰勝病痛的信心,減少病人情緒的躁動,增加病人的安全感,使其積極的配合治療,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對64例ICU科危重病人在鎮靜診療中進行護理,其中有49例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有14例引發肺部感染,有1例死亡。
鎮靜診療適用于躁動綜合癥、全身麻醉未醒、機器通氣不耐受等癥狀。在對ICU科危重病人進行救治時需要鎮靜作用強、快速,但是鎮靜程度易于控制,同時對呼吸抑制作用小,可以與大多數藥物共同使用也不會產生嚴重不良反應的藥物[2]。ICU科危重病人需要持續使用鎮靜藥物,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對病人中斷治療,觀察治療效果。在對病人實施護理措施時,需要注意噪音、強光、有創性檢查等因素對患者情緒的影響,為病人進行皮膚、心理的護理,還要確保病人適宜的生活環境,以保證病人的愉快心情,穩定病人的病情,解除其焦慮不安的負面情緒,讓病人擁有戰勝病痛的信心。對ICU科危重病人實施護理措施,可以確保病人能夠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進行治療,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1] 張綿,胡亞蘭,宋艷.ICU危重病人的心理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8):93.
[2] 趙秋霞,張新杰.ICU危重癥病人腸內營養的觀察與護理[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