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芬
云南省普洱市瀾滄縣人民醫院內二科,云南普洱 665600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equired Immunodef ieieney Syndrome,AIDS)簡稱艾滋病,是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eieney Virus,HIV)后導致免疫缺陷,并發一系列機會性感染及腫瘤,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的綜合征。本文回顧性分析,2005—2011年期間在該院診斷為HIV陽性的60例患者,接受抗病毒(CD4+T淋巴細胞<350/mm3)治療的護理體會。
本研究60例患者(艾滋病診斷參照文獻[1]進行)均自愿接受抗病毒(CD4+T淋巴細胞<350/mm3)治療,其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齡平均33歲。感染途徑:30例為靜脈注射毒品,10例有輸、賣血史,15例為性生活傳播,5例具體不詳。
所有患者接受國際規范化的抗病毒治療方案:兩種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N RT Is)、和一種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N N RT Is)。35例為替諾福韋+拉米夫定+依非韋侖(TDF+3TC+EFV)治療方案,15例為可他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韋侖(d4T+3TC+EFV),10例為齊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韋拉平(AZT+3TC+NVP)。
60例患者CD4+T淋巴細胞的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例治療失敗,接受新型蛋白酶抑制劑(PIs)聯合整合酶抑制劑(raltegravir)治療。
患者在確診病情后,情緒異常低落。部分患者有自殘、輕生行為,部分患者情緒消沉,自己幽閉起來,拒絕與人交流,拒絕接受治療。作為醫療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做好對艾滋病的正確認知宣教工作,關心體貼患者,疏解心理恐懼,建立對艾滋病的客觀認識,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提高生活質量。
在抗病毒治療前盡量與每一位患者建立良好的醫護溝通關系,使其建立對提高生活質量的愿望。并向患者解釋有關抗病毒治療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治療依從性的基本事實:①嚴格遵守醫護治療措施,不得未經醫生同意擅自調整自己的治療措施。②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的最根本的治療方法,但需要終生服藥。治療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復制,保存和恢復免疫功能,降低病死率和HIV相關性疾病的發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艾滋病的傳播。③抗病毒治療程序枯燥乏味,對治療措施應達到>95%的依從性。簡單的說就是,每個月藥物的漏服次數不得超過2次,這是長期抑制病毒復制的唯一辦法;如果不能堅持劑量及時間服藥,而導致藥物濃度在血液中不足,不能產生足夠的病毒抑制,會使病毒對藥物產生耐藥性,治療會失敗,其他抗病毒治療也同時失去效力。④抗病毒藥物的治療難免出現不良反應,但大多數不良反應經及時對癥處理后常會慢慢自行消失,有些不良反應應通過調整飲食結構或加服其他藥物,所以出現不良反應也應與醫生及時溝通,繼續服藥。
對患者需要定期隨訪,定期監測藥物對機體的毒性以及不良反應的處理,監測患者CD4+T淋巴細胞的水平非常重要。服藥后0.25、0.5、1、2、3個月,以后每2個月隨訪1次,檢測項目包括血常規、肝腎功能。
目前,艾滋病仍沒有根治措施。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AART)是抑制病毒復制的最根本的治療方法。藥物治療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復制,保存和恢復免疫功能,降低病死率和HIV相關性疾病的發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艾滋病的傳播。然而,HIV/AIDS患者臨床往往存在嚴重的不良心理反應,及時有效的護理干預,不僅可以消除消極心理,而且可以提高HIV/AIDS患者對服用抗病毒藥物的依從性,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
[1]張曉宇,王學良.艾滋病流行趨勢及防治措施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5,32(l):57-60.
[2]Seweel WA,North ME,Webster AD,et al.Determination of intracellular cytokines by flow- cytometry following whole-blood culture[J].J Immunol Methods,2007,209: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