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華
大慶油田總醫院,黑龍江大慶 163001
早產的診斷與治療
吳志華
大慶油田總醫院,黑龍江大慶 163001
目的 討論早產的診斷與治療。方法根據產婦臨床表現結合檢查結果與病史進行診斷并治療。結論妊娠36周以上可待其自然分娩。妊娠36周以下,胎兒存活,無宮內窘迫,胎膜未破,估計新生兒生活能力低正常,初產婦宮口開大2 cm以下,經產婦宮口開大4 cm以下,應抑制宮縮,盡量繼續妊娠。
早產;診斷;治療
妊娠滿28周至不滿37足周之間終止者稱早產(preterm-labor,PTL),娩出的新生兒稱早產兒,其出生體重不足2500g,器官發育尚不成熟,早產兒有比較高的并發癥和死亡率。早產約占分娩總數的10%。早產兒中約有15%在新生兒期死亡,8%早產兒留有智力障礙或神經系統后遺癥。因此,防止早產應得到產科工作者的重視。早產的原因常與孕婦從事重體力勞動或吸煙、酗酒、有麻醉藥癮,以及各種妊娠并發癥(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因素有關。
患者主要的表現為子宮收縮,最初為不規則宮縮,與足月妊娠先兆臨產相似,并常伴有少許陰道出血或血性分泌物,以后可發展為規則宮縮。在診斷時應與妊娠晚期出現的生理性宮縮區別。生理性宮縮為不規則、無痛感、不伴宮頸管消失。若子宮收縮規則,間隔5~6 min,持續30 s以上,伴宮頸管短縮及進行性擴張時,則可診斷為早期臨產。
腹部檢查時可以感覺到間歇性的子宮收縮,陰道檢查有時會發現少許出血,如果伴有胎膜早破,可以發現陰道內有羊水。宮頸管有不同程度的消退,宮頸口擴張。
①胎兒纖維結合蛋白(fetal fibronectin,fFN):在妊娠期,fFN一般只出現在母親的血液和羊水中,如果在宮頸黏液中出現fFN,預示在近期發生早產的可能性比較大。②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1(insulin like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1,IGFBP-1):在妊娠期,IGFBP-1一般只出現在母親的血液和羊水中,其羊水中IGFBP-1的濃度要比血液中高100~1000倍。如果在宮頸黏液中出現IGFBP-1,預示在近期發生早產的可能性比較大。
(1)既往有流產、早產史者易發生早產。
(2)臨床表現:①有規則宮縮出現,間歇5~10 min,持續30 s以上,且逐漸加強。②陰道血性分泌物。③肛查宮頸管縮短,宮口擴張≥2 cm。根據上述臨床表現,可診斷為先兆早產。當胎膜已破,或宮口已開大4 cm以上者早產已不可避免。
妊娠36周以上可待其自然分娩。妊娠36周以下,胎兒存活,無宮內窘迫,胎膜未破,估計新生兒生活能力低正常,初產婦宮口開大2 cm以下,經產婦宮口開大4 cm以下,應抑制宮縮,盡量繼續妊娠。
先兆早產階段,應側臥位休息,適當使用鎮靜劑如苯巴比妥。
①β腎上腺素能受體興奮劑:此類藥物能激動子宮平滑肌中的β2受體,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使子宮松弛,從而抑制宮縮。常見不良反應有加快心率、降低血壓、升高血糖等。服藥前常規作心電圖檢查,心率>100次/min、糖尿病、青光眼者不宜服用。②硫酸鎂:其主要作用是鎂離子直接作用于子宮肌細胞,拮抗鈣離子收縮子宮的作用,達到抑制宮縮的目的。用法:25%硫酸鎂2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靜脈滴注,半小時內輸入;以后25%硫酸鎂40 mL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靜脈滴注維持,2g/h,宮縮減弱后1g/h維持,直到宮縮消失。用藥過程中應注意:呼吸>16次/min,尿量>25 mL/h,膝腱反射存在,及其他無異常者,可以繼續使用,反之則考慮硫酸鎂中毒,可用10%葡萄糖酸鈣解救。③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該類藥物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或前列腺素的釋放以抑制宮縮。常用藥物有吲哚美辛及阿司匹林。因其可能導致動脈導管過早關閉而引起胎兒血液循環障礙,故目前此類藥物已較少應用。④鈣通道阻斷劑等藥物對宮縮的抑制作用也在研究中。
當早產不可避免時,為促使胎兒肺成熟,預防早產兒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如不足36周可給予地塞米松每次10 mg,靜脈注射,1次/d,共2 d,或地塞米松每次5 mg,肌內注射,2次/d,共2 d。緊急情況下,可以經腹向羊膜腔內注射地塞米松10 mg,并同時取羊水行胎兒肺成熟度檢查。
醫患溝通:①對于孕周比較早的早產兒要不要保胎,需要和患者與家屬進行充分的溝通。在醫療條件不夠先進的情況下,妊娠32周,特別是妊娠30周之前出生的胎兒存活機會比較小,即使存活,也多數有較嚴重的后遺癥。因此,對妊娠30周之前發生的胎膜早破,如果沒有先進的醫療條件,一般不主張保胎。②極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1000g)的存活率比較低,即使存活,發生嚴重后遺癥的機會也比較大。這種孩子出生后,要及時與兒科醫師一起與患者和家屬溝通,解釋存在的各種風險,并在病史上記錄談話的時間和內容,希望患者或家屬能夠理解并簽字,以避免以后發生糾紛。
[1] 李小毛.安寶治療早產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學雜志,2001(8):101.
[2] 孫玲玲,李宇,李曉燕.安寶治療早產的療效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6,19(8):906-907.
R714
A
1672-5654(2013)01(a)-0167-01
20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