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年景取得更好收成不好年景建立緩沖機制隨著氣候變化給農業生產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各國政府和商業團體也越來越關注對作物產量的預測。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013年7月22日報道,一個由日本、美國、英國等多國人員組成的國際小組提出,氣候數據可以在收獲前的幾個月幫助預測某些農作物的歉收情況。相關論文發表在7月21日的《自然·氣候變化》上。
該研究由日本國家農業—環境科學研究所領導。研究人員發現,在大約1/3的全球耕地中,溫度、土壤水分與小麥、水稻的收獲產量之間存在密切關系。用計算機模型可以提前3個月預測全球約20%的小麥和水稻產地是否會歉收。
該研究項目旨在讓貧困國家的農民能在好年景取得更好的收成,在不好年景建立緩沖機制。布朗說:“我們可以制定一個新框架,對衛星數據和氣候預測模型做進一步探索。”比如,若能在水稻結籽甚至種植前,預測未來是好年景,農民就能獲得貸款用于投資技術,以充分利用好天氣優勢,保險公司也會降低保費;如果預測是壞年景,可能貸款變少而保費提高,并使決策者預先制定促進糧食生產的舉措,投資必要的基礎設施,它可能起到一個社會安全網的作用。 (科技日報201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