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興 張盛強 朱 干
廣東省佛山市中醫(yī)院骨五科,廣東佛山528000
筆者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骨五科應用以推拿配合調曲牽引為主對58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綜合治療,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所有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58例,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齡18~60歲,平均35.8歲,病程1周~25年,平均5.8年;7例有明顯外傷史,其余無明顯誘因,所有患者均經X線、CT或MRI確診,排除其它病變。28例腰4/5突出,17例腰5/骶1突出,腰4/5、13例腰5/骶1突出。
2.1.1 解除腰臀肌肉的痙攣 患者俯臥位,醫(yī)者應用四指推法及滾法等進行腰臀部、下肢的推拿,反復多次,可有效增強患者推拿部位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痙攣。
2.1.2 拉寬椎間隙,降低盤內壓力 一位醫(yī)者抱住患者肩部,兩位醫(yī)者牽拉踝部,牽引10 min左右,增加椎間隙寬度。一位醫(yī)者同時利用拇指及掌根部位按壓疼痛點,按壓力度由輕到重,從而降低椎間盤壓力,使突出部位回納,亦可擴大椎間孔,減輕突出物對相關神經的壓迫。
先行床上小重量(15~20 kg)骨盆持續(xù)牽引2~3 d,2次/d,每次30~60 min,以適應下一步調曲牽引治療。后用石家莊華行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華行牌JKF-IB3型脊柱牽引康復床行調曲牽引治療,具體方法:患者取俯臥位,雙下肢系牽引帶,上半身用環(huán)套過腋下,用升降板將下半身托起,胸腰段與上半身呈25~45°,然后轉動牽引床將雙下肢牽緊,使下肢與下半身呈懸吊狀。后將托板放離下肢約30公分,以下腹部離開托板為宜。每天1~2次,每次懸吊30 min,牽引解除后,需臥床休息20 min方能下地。
用本院由桂枝、細辛等組成有溫經通絡、祛風除濕之中藥制劑熏蒸腰部,電腦中頻、紅外線照射等治療腰部,1次/d,晚上敷本院中藥制劑玉龍散。
主要為臥床休息和腰背肌功能鍛煉及直腿抬高鍛煉,每天2~3次。
根據臨床癥狀及主觀感覺做出評定。優(yōu):疼痛癥狀完全消失,活動自如,可參加正常工作生活,脊柱曲度恢復正常,Lasegue試驗80°以上。良:疼痛癥狀緩解明顯,活動輕度受限,可參加日常工作,脊柱曲度基本恢復正常,Lasegue試驗70°以上。可:殘余腰腿痛,Lasegue試驗60°以上,活動受限,休息時尚可,且活動時加重。差:疼痛癥狀無改善或加重,日常工作生活受限[1]。
經治療,58例患者中優(yōu)39例(67.24%);良15例(25.86%);可3例(5.18%);差1例(1.72%),總有效率為98.28%。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骨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是腰痛及下肢疼痛的原因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椎間盤的退行性病變引起的,與其脊柱生理曲度關系緊密[1-2],其局部突出組織常壓迫神經根及相關血管,使神經營養(yǎng)失調,引起組織腫脹,深處及粘連[3]。
推拿是醫(yī)者根據病情所應用的手法改變其病理狀況的一種治療方法,其可以解除相應的肌肉痙攣,促進其血液循環(huán),糾正相關位置的異常,起到活血化瘀,理筋整復的作用[4]。推拿可有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可減輕神經根的壓迫及刺激,通過相關手法改變椎間孔大小,解除神經根的壓迫癥狀[5]。推拿手法的作用機理考慮為松弛椎旁的肌肉,增加椎間隙寬度,減輕壓力,促進突出物的回納,這樣有利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利于局部水腫組織的炎癥的吸收,解除腰椎后關節(jié)負荷,恢復正常生理曲度,達到治愈的目的。
早期持續(xù)輕重量的床上骨盆布帶牽引既可防止機械牽引所引起的腰部軟組織損傷、又可拉寬腰椎間隙減輕椎間盤內壓,直接減輕椎間盤對神經根的壓迫,為神經根水腫的吸收創(chuàng)造條件;用石家莊華行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華行牌JKF-IB3型脊柱牽引康復床行調曲牽引治療為腰椎俯臥后伸牽引,患者可左右擺動配合復位,腰椎俯臥后伸牽引最大限度地利用重力因素及髓核內壓力變化和脊柱周圍韌帶的生理應力,配合正確手法推拿產生的外力,使突出的髓核還納,而達到解除神經壓迫并很好地調節(jié)腰椎生理曲度,恢復腰椎正常生理曲度。在俯臥位牽引時,正好符合生理弧度,更符合順勢牽引,有利于腰椎間盤的回納。后伸牽引體位使脊柱各段韌帶受力均衡,更適用于生理曲度較小的腰4/5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同時,牽引可增大椎管內相對容積,松解神經粘連。改善神經根的血液供給,促進神經外膜修復[6]。
調曲牽引結合手法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近十多年經過專家臨床經驗總結出來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整復方法,該方法由俯臥后伸、牽引復位、手法復位等步驟組成,針對性強,該方法不但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有奇效,對合并脊柱側彎,后突畸形者往往也能整復。調曲牽引結合手法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吸取傳統(tǒng)中醫(yī)正骨手法的優(yōu)點,結合人體生物力學原理,糾正及恢復腰椎正常生理曲度,解除腰椎間盤突出對神經根的壓迫,引起椎管內外結構的位移,從而減輕或消除神經根炎癥及水腫,減低腰椎間盤突出癥治愈后的復發(fā),它融松解復位為一體,調曲牽引結合手法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能調整腰椎生理曲度,起到調曲整脊的作用,與國內外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的療效比較為高治愈率和低復發(fā)率。
推拿配合調曲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可達到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消炎止痛、舒筋通絡之功效。推拿配合調曲牽引法是根據生物力學原理,是以調整脊柱結構力學平衡為基礎,以達到降低神經根的緊張度和松解粘連,拉長前縱韌帶,放松后縱韌帶為治療目的,機理為拉長前縱韌帶,放松后縱韌帶,使脊柱各關節(jié)整體放松;改變了腰椎的生理曲度,使椎間隙加大:由于按壓的重力,能使后突的椎間盤前移,從而改變了突出物與硬膜囊的關節(jié),達到改善臨床癥狀,通過推拿配合調曲牽引,可以使作用力集中于患椎,而產生復位的動力,通過椎體的相對移動,消除對神經根的擠壓,使椎體恢復到正常的解剖位置。
本研究采用推拿、牽引、熏蒸腰部,電腦中頻、超聲波、紅外線、中藥外敷等治療均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松解粘連、加速水腫的吸收及神經功能的恢復,減輕無菌性炎癥而消除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經推拿配合調曲牽引等保守治療后,療效肯定,本治療方法簡單實用、易于掌握、療效可靠,值得臨床推廣。
[1]朱干,張盛強,何風春,等.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方法與肌電圖變化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骨傷,2004,17(3):167-168.
[2]趙平,馮天友.腰椎力學結構失衡與椎間盤突出的發(fā)病[J].中醫(yī)正骨,1993,5(3):37-39.
[3]王飛云.腰椎間盤突出癥與腰椎生理曲度改變相關性研究進展[J].廣西中醫(yī)藥,2003,26(1),4-5.
[4]龍翔宇,劉建紅,劉明淮,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三階段療法[J].中國骨傷,2001,14(6):295.
[5]羅云超,吳長喜.腰椎間盤突出癥415例臨床觀察[J].中國骨傷,2001,14(12):764.
[6]任立三,馬雪東,白剛田.腰椎后伸位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5,27(1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