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紅
普洱市思茅區人民醫院外科,云南普洱665000
膽囊炎膽石癥為老年人群常見疾病之一,屬于充血水腫的一種炎性病變,在發作時,其臨床癥狀缺乏典型性,但多數伴隨噯氣、腹脹、右上腹部不適、消化功能失調幾類癥狀,多由膽囊管受到結石阻塞,造成膽汁潴留而形成[1]。近年來,我國老齡化問題明顯加劇,膽道結石發病率達到8%~10%,呈上升趨勢,帶動了膽囊炎膽石癥發生率的增加[2]。由于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機體老化、合并多種疾病,在患膽囊炎膽石癥后,預后效果往往較差,病死率比中青年人群更高[3]。臨床醫師掌握膽囊炎膽石癥老年病患的特點,仔細分析術前以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選擇合理術式、手術時機,為患者施治,是確保老年患者術后盡快康復的必要條件[4]。我院為提高膽囊炎膽石癥老年病患手術水平,選擇57例患者,回顧分析了手術資料,總結手術經驗,現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的57例對象,是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1月間收治的膽囊炎膽石癥老年患者,男26例,女31例,年齡最小60歲,最大為79歲,平均年齡(65.8±3.1)歲,病程為1~10年。 其中,急性與慢性的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分別為10例、32例,非結石性的膽囊炎6例,膽囊息肉、膽囊/膽總管結石、膽囊癌、膽囊息肉各為5例、4例、2例。29例患者存在合并癥,高血壓、糖尿病各為15例、6例,老慢支3例,冠脈粥樣硬化心臟病5例。入院時,多數的患者存在腹痛(脹痛、鈍痛、陣發性絞痛、持續性疼痛)、發熱、寒顫幾類表現,部分患者發生黃疸。B超掃描檢查顯示膽囊擴大,強化掃描顯示,膽囊外壁增厚明顯,膽囊有結石的患者,另接受CT檢查。
患者入院后,接受血、尿、便常規檢查以及血糖、血脂、心肺功能、凝血功能、肝腎功能、水電解質檢查,對患者臟器功能狀況、營養狀態實施綜合評估。仔細分析B超與CT檢查的結果,全面掌握結石分布、膽管擴張情況,與其他科室醫師共同會診,對患者基礎疾病實施相應治療,獲得適應證之后,擇期進行手術。手術時間為入院后3 h~7 d,48 h內手術者29例,48 h后手術者28例。手術方法如下:行全身麻醉,依據結石狀況,選擇術式。本組患者行膽囊切除者16例,膽囊造瘺者13例,膽囊切除聯合切開取石及T管引流者28例。術后,患者接受心電監護、水電解質與肝腎功能監測、抗生素抗感染、營養支持、基礎疾病治療。
本次研究57例老年患者,全部接受手術治療,平均手術時間(54.5±24.6)min,術中平均出血量(99.7±29.6)mL,術后住院時間為11 d~21 d,平均住院時間(13.5±4.5)d,總有效率96.49%(55/57),其中,治愈38例(66.67%),好轉17例(29.82%),死亡2例(3.51%),死亡原因為突發急性心肌梗死(1例)、多臟器功能耗竭(1例)。術后,觀察并發癥,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腎功能不全、上消化道出血的癥狀各有1例出現,并發癥發生率7.02%(4/57),醫師給予其對癥治療,癥狀全部緩解,之后健康出院。
膽囊炎膽石癥患病率與年齡之間存在一定聯系,據報道,60~69歲間人群發病率為42.7%,70歲及以上發病率超過50%,此疾病常易急性發作,無典型癥狀,可造成誤診、漏診問題,阻礙治療,對老年人身體危害極大[5]。在本次對57例病患實施的研究工作中,主要癥狀為腹痛、發熱及寒顫,其中腹痛為主要癥狀,但僅有這些癥狀不足以證明患者發作膽囊炎膽石癥,而且,半數患者伴隨其他疾病,醫師普遍難以從臨床表現中做出正確的診斷,需要行B超及CT檢測才能掌握病情。
目前,臨床醫師在為膽囊炎膽石癥老年病患施治時,多采用手術方法。手術用于治療此疾病,療效較高,某些研究得出了100%的有效率[6],本次研究得出的有效率為96.49%,皆證實了其療效。但是,要得到如此高的手術療效,手術時機、術式的選擇及圍手術期護理工作必不可少。我院為從整體上提升膽囊炎膽石癥手術療效,回顧分析57例實施手術治療的病患資料,對手術時機、術式、圍手術期護理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整合,如下文所示:
手術時機選擇:臨床醫師在為膽囊炎膽石癥病患選擇手術時機方面,目前還存在諸多分歧,某些學者認為急診手術具有相對較高的風險,且患者常伴隨多種疾病,應先行保守治療,治療后,在考慮擇期手術,行擇期手術的病死率明顯地小于急診手術。部分學者認為老年患者易出現血運障礙、膽道壞疽、化膿、穿孔等癥狀,應當盡早進行手術。本次研究中,29例行急診手術,28例行擇期手術,效果均較好,醫師以老年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基礎,選擇最為適合個人的手術時機,嚴格做好手術準備工作,并由護理人員配合做好圍手術期的護理,便可得到較高療效。比如,患者基礎情況優良,肝膽總管、膽囊管均可以清晰辨識,則可以盡快開展I期手術治療,若患者膽囊炎呈發作呈反復性特點,應當在間歇期實施手術,以降低手術風險。
手術方式選擇:治療膽囊炎膽石癥老年病患,術式的選擇必須以結石分布的情況為依據,盡量選擇操作簡單快捷、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安全有效的術式,致力于解除梗阻、消除病灶、疏通引流。比如,在患者癥狀較輕,并發癥較少且不嚴重,本身具有充足的適應證時,可根據患者耐受度,選擇切除膽囊的手術,以徹底將膽囊炎膽石癥治愈,避免再次發作。而患者自身狀態不穩定,且并發癥較多、耐受度較低時,可在麻醉狀態下,行膽管切開及引流治療,以排出潴留于患者體內的膿液與結石。在本次研究中,57例患者分別行膽囊切除(16例)、膽囊造瘺(13例)、T管引流(28例)治療,治療效果均較好。
圍手術期護理:老年患者身體素質較差,手術治療的創傷難以恢復,治療前與治療后均可出現并發癥,在治療時,加強圍手術期的護理與處理極為必要。在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手術全程給予患者密切的監護、觀察與癥狀記錄,有效地控制了并發癥,使其發生率被控制于7.02%,且并發癥未對患者造成嚴重傷害。但是,本次研究各有1例因突發急性心梗及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說明在治療中,還需要護理人員加強應急處理能力,實現與醫師的良好配合,以達到對于患者的及時救治,使患者免于死亡。
綜上所述,臨床醫師為膽囊炎膽石癥老年病患實施手術治療,在全面地掌握患者基礎資料、病情資料之后,綜合各方面的因素,為其選擇最為恰當、合理的術式、手術時機施治,同時,配合護理人員給予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積極地預防手術并發癥,可得到較高的手術療效,促進患者康復,提高其生存率。
[1]周邦書,尹永明,柳彩霞.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性膽囊炎膽石癥的效果分析[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2,10(3):400.
[2]謝和平.老年人膽囊炎膽石癥中西醫結合治療探討[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1,2(9):179-180.
[3]王元平.老年性膽囊炎膽石癥外科手術治療探討[J].實用醫技雜志,2013,20(4):426-427.
[4]肖飛躍.手術治療老年患者膽囊炎膽石癥60例療效分析[J].吉林醫學,2012,33(6):1271-1271.
[5]蘇金良,蘇金志.64例老年膽囊炎膽石癥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4):88-89.
[6]劉忠輝.30例老年人膽囊炎膽石癥外科手術治療臨床回顧性分析[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1,24(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