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華
湖北省洪湖市中醫院辦公室,湖北洪湖 433200
靜脈麻醉藥物屬于非揮發性的全身麻醉藥物,在臨床應用已有半世紀之久,在外科手術治療中做出了突出貢獻。能夠有效的作用中暑神經系統,麻醉感覺、反射和意識,使骨骼肌松弛,具有無環境污染,無呼吸道刺激和誘導期短的特點,使用時無需特殊設備[1],是一種臨床廣泛使用的麻醉藥物但靜脈麻醉藥物的麻醉深度不易掌握,經常與肌松藥物或鎮痛藥物連用能夠有效的提高藥效。本文參考相關文獻,對臨床常用的靜脈麻醉藥物和相關輔助藥物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這種藥物是苯環已哌啶的衍生物,為N-甲基-D-天東門氨酸受體[2]拮抗劑,對突出的興奮傳導具有阻礙作用,可阻斷痛覺向大腦皮丘、丘腦的傳導。其在臨床應用中主要表現的特點為分離麻醉。有文獻指出,中二氮卓類藥物等樞抑制性受體激動劑能夠阻斷該現象的發生[3]。在臨床應用中,使用鹽酸氯胺酮的主要為序短暫麻醉誘導的體表小手術,例如制皮、燒傷清創、切痂等。
該種藥物是一種具有超短時間麻醉作用的硫代巴比妥類藥物,是最先應用于臨床的靜脈麻醉藥品。硫原子的引入使得其溶脂性較強,很容易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進行麻醉,能夠在10~20 s的時間內使患者喪失意識[4]。硫噴妥鈉的作用機制既具有減少神經遞質釋放的突出前效應,也具有延長GABA激活例子通道開放時間和減緩r-氨基丁酸受體解離速度的突出后效應[5]。其吸收、分布速度快,在臨床中主要用于基礎麻醉、誘導麻醉和小手術麻醉。
咪達唑侖又稱之為咪唑安定,是一種水溶性的苯二卓類藥物,具有較高的溶脂性。咪達唑侖的主要特點表現為抗焦慮、鎮靜、肌肉松弛、抗驚厥等,大劑量使用會具有催眠作用或是患者喪失意識[6]。由于該藥物顯著的鎮痛作用,很少用于外科手術的麻醉,所以常用于麻醉輔助劑或麻醉誘導劑,在無需手術的小手術的麻醉誘導中較為常見。
這種藥物不溶于水,具有較快的誘導麻醉效果,用藥平穩、舒適,且麻醉作用的時間不長[7],患者蘇醒快,鎮痛作用不十分明顯。在臨床治療中連續注射丙泊酚能夠有效的維持麻醉,經常與鎮痛藥物聯合麻醉,在輔助麻醉、誘導麻醉以及監護期鎮靜中比較常用。
依托咪酯是咪唑類藥物的衍生物,是一種作用時間很短的非巴比妥類催眠行藥物,該藥對患者的呼吸循環具有微弱的影響,誘導時間短,用藥后患者蘇醒快,鎮痛作用不明顯。在臨床麻醉的應用中經常與肌松藥物、鎮痛藥物聯合使用。
安諾昔康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新型的昔康類非甾體類抗炎藥物,主要特點為抗炎、鎮痛、解熱。其于上世紀90年代上市于丹麥,近年來在外科手術的臨床應用中發揮顯著作用,如腹痛、疼痛、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等引起的疼痛,且耐受性佳,不良反應少,所以對患者做好術前的鎮痛能夠有效地減少麻醉藥物的用量。
右旋美托咪啶為一種新型的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和特異性,早在1999年美國就批準右旋美托咪啶運用于重癥病患者的病房監護的鎮靜和鎮痛,較之其他鎮靜藥物,右旋美托咪啶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和呼吸影響較小,比較容易喚醒,拮抗劑的特異性強,并兼有鎮痛的作用。該藥物具有一定的計量依賴性,無呼吸抑制,可有效的抗焦慮、止痛、鎮靜,在臨床麻醉中的應用較為廣泛。有文獻報道右旋美托咪啶能夠減少麻醉藥物的用量,并且對交感作用具有抵抗作用,是唯一可喚醒的鎮靜藥物[9]。
Sugammade是一種新型的氨基甾類肌松藥物拮抗劑,屬于經過修飾的β-環糊精寡糖,水溶性,是一種由親水外端和親脂核心組成的援助膠囊,該藥能夠包裹甾體類非去極化肌松藥物,例如羅庫溴銨與維庫溴銨按照1/1的比例融合能夠形成不具活性的緊密復合物,進而對肌松藥物產生阻礙[10],對甾體類肌松藥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響,可促進煙堿樣的乙酰膽堿受體與甾體類肌松藥的分解,所以能夠有效的拮抗不同程度的神經肌肉阻滯情況。
從理化性質的角度看,理想的麻醉藥物應該具有較強的水溶性,且形狀穩定,保留時間長,無靜脈刺激,不會引發血栓靜脈炎或血栓,無組織損傷,可迅速的發揮臨床麻醉作用,滿足手術操作的要求。同時,還應具有較短的蘇醒期,容易喚醒,可重復用藥等。近年來,用于靜脈麻醉的藥物發展不是分迅速,對經典的藥物進行理化性質的改善以及結構的修飾,使之逐漸理想化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臨床麻醉的過程較為復雜,聯合用藥進行麻醉處理不但能夠有效的提高麻醉效果,還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在未來的研究中應給予重視。
[1] 徐葵,周江娥,陳敏,等.全憑靜脈麻醉和靜吸復合麻醉后蘇醒質量的比較[A].第二十二屆航天醫學年會暨第五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上冊)[C].2011,18(7):109-110.
[2] 王建珍,李紅萍,井蕊.小劑量氯胺酮復合芬太尼在燒傷病人術后靜脈鎮痛療效觀察[A].2012年西部麻醉學術論壇論文匯編[C].2012,13(4):198-199.
[3] 楊艷超.不同靜脈誘導藥在全麻誘導及氣管插管期間對血壓、ET和NO的影響[J].河北醫科大學,2012,15(14):106-107.
[4] 彭章龍,張金華,蔣昭祥.幾種靜脈麻醉藥對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20(17):120-121.
[5] 王艷,左會明,曾繁榮,等.不同麻醉輔助藥對老年人硬膜外麻醉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1,11(22):195-196.
[6] 林春水.異丙酚單次劑量和恒速靜脈注射在犬腦的攝取和分布[J].南方醫科大學,2012,50(12):132-133.
[7] 馬鈴.靜脈麻醉藥物對脂多糖誘導的急性肺損傷大鼠肺組織CD14和TLR4受體的影響[J].中國醫科大學,2012,18(14):116-117.
[8] 楊靜.異氟醚抑制傷害性逃避運動反射作用部位的研究[J].四川大學,2011,35(12):110-111.
[9] 武百山.靜脈麻醉藥對內毒素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細胞促炎性細胞因子的影響及其機制的研究[J].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2012,10(3):106-107.
[10]曹江北.靜脈麻醉藥對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損傷PC12細胞保護作用的研究[J].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2011,18(13):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