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麗
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總醫院,河南濮陽 457001
高血壓腦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簡稱HICH),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的出血,它是由腦內動脈、靜脈或者毛細血管破裂而引起腦實質內的一種自發性腦血管病,具有高血壓特性。高血壓腦出血起病急、病情兇險、死亡率高,嚴重危害著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1]。近年來隨著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人們不斷探索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方法,其中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在臨床上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本文選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來該院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重癥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結果報道如下。
資料來源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來該院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重癥患者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在46~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5±1.2)歲。入院時血壓>200/120 mmHg 8例,180~200/110~120 mmHg35例,160~180/90~-10 mmHg17例;右側偏癱12例,左側偏癱16例;出血部位:破入腦室12例,丘腦出血18例,腦葉出血8例,基底節區出血22例;出血量(根據田氏公式計算)>100 mL有15例,60~100 mL有30例,30~60 mL有15例;發病時間>72 h的6例,24~72 h的16例,7~24 h的28例,小于6 h的10例,平均時間為30 h;既往病史:高血壓病史35例,冠心病病史5例,慢性支氣管炎病史4例,糖尿病病史10例。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我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高血壓腦出血診斷標準[2];②臨床表現為突然劇烈頭痛,并伴有躁動、嗜睡或昏迷癥狀,部分患者出現偏癱、失語和瞳孔不等大現象;③排除腦炎出血、出血性梗死等病癥。
采用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首先根據腦CT放置金屬參照物進行定位,選擇適當長度的一次性的顱內血腫粉碎穿刺針,常規消毒并局部麻醉后把針鉆送入血腫部位,鎖定在顱骨上,抽取血腫部分,并注入尿激酶2~4萬U并加生理鹽水液化,然后在2~4 h后開放引流。根據血腫的排除情況制定沖洗計劃,復查腦CT,在血腫完全或者大部分清除后(約2~7 d)拔除穿刺針,對傷口進行縫合。在手術后加強治療和護理,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痊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病殘程度為0級,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好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病殘程度為1~3級,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0%~90%。
治療7~14 d后,60例患者痊愈39例,好轉16例,死亡5例,總有效率為91.7%,死亡率為8.3%;其中死亡原因主要是出血量過大、腎功能衰竭、肺部感染、腦干功能衰竭、腦疝等;痊愈和好轉患者共55例,治療后都生活能夠自理,恢復良好,神志清楚,腦功能恢復正常。
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增加,高血壓腦出血在中老年人中的患病率越來越高,嚴重影響著中老年的身體健康,由于其死亡率高、并發癥多,需要對高血壓腦出血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3]。在臨床上,由于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效果好,手術簡單,對患者的損傷小,成為一種主要的治療方法[4]。本研究中60例患者中有55例患者在治療后恢復良好,總有效率為91.7%。
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能利用CT精確定位及時清除患者腦中的血腫,能降低患者的顱內壓,對周圍腦組織的損害小,術后患者腦部功能和神經功能能夠及時恢復,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方法,在臨床上可大力推廣[5]。
[1] 張新江,方思羽,張蘇朋.對腦出血血腫周圍腦組織存在缺血性損害的認識[J].國外醫學腦血管病分冊,2011,9(3):169.
[2] 寶祥,孫仁泉.穿刺引流及液化技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初步報告[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1,22(4):233-234.
[3] 閆洪法,龔惠云,左鴻,等.高血壓腦出血的內外科治療效果對比研究[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0,4(3):153.
[4] 劉興波,張春,朱慶章,等.超早期鉆孔溶解血腫治療高血壓腦出血[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12,9(2):1044.
[5] 朱毅,李厚澤,韓世福,等.立體定向手術治療超早期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實驗研究[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08,12(4):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