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珍
云南省鎮康縣婦幼保健院,云南鎮康 677600
妊娠期高血壓,簡稱妊高癥,是孕產婦妊娠期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1]。不但對孕婦的身體健康具有一定的威脅,對圍產兒的健康也有十分嚴重的影響,甚至會造成孕產婦或圍產兒的死亡。妊娠期高血壓多發生在孕產婦妊娠期的20周以后,主要表現為蛋白尿、高血壓,有的孕產婦伴有水腫,嚴重的還會出現頭痛、頭暈、昏迷、抽搐、視線模糊等現象[2]。近年來,孕產婦患有妊娠期高血壓的數量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孕產婦和圍產兒的死亡率不斷上升,成為醫學界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目前,對于妊娠期高血壓的根本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確,但是公認的原因是由于血管內皮細胞、異常滋養細胞受損所致。傳統中醫中沒有對妊娠期高血壓做出獨立的名稱,而是根據患者的不同臨床表現將其分屬于“子腫”、“子眩”和“子癇”的范疇[4]。現代中醫稱妊娠期高血壓屬于“血瘀”,是腎陽虧虛、血液積滯不暢導致血瘀,或者是由于血液聚集于養胎,筋脈拘拮、痙攣所導致。在血瘀的同時,肝氣上旋,攜帶者氣血通向頭部,導致氣血運行失常,子宮供血不足,胎兒也就得不到相應的滋養,所以對妊娠期高血壓的治療要以梳理血脈,使血液下行為主要內容。
現代醫學同樣認為血瘀是妊娠期高血壓發病的主要原因,患者全身的小動脈發生痙攣,導致血液的流變發生改變,血液的黏度增大,血液濃縮的現代醫學理論同樣為這一理論提供了客觀的指標[3]。
丹參的有效成分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不但能夠改善血液循環、抗炎、抗菌,還能夠抗氧化、抗凝血、調血脂、抗血栓,在妊娠期高血壓病中能夠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其具體的治療效果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孕產婦全身小動脈痙攣是妊娠期高血壓的基本病理,然而神經內分泌失調、免疫失衡和子宮胎盤缺氧則是導致小動脈痙攣的主要原因,可見血管內表皮的損傷是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病的主要環節[1]。內皮細胞能夠分泌出內皮素、一氧化氮、前列環素(PG12)、血栓素A2和內源性的一氧化氮,其中前列環素是人體內輸血管中的最強物質,而內皮素和血栓素A2是體內縮血管中最強的物質,在孕產婦的正常妊娠期中,二者保持平衡。在妊高癥發生的時候,二者失衡,導致血管的痙攣和各臟器的供血不足,是內皮細胞受損,形成惡性的循環。孕產婦在妊娠期會發生十分活躍的氧化還原反應,產生大量氧自由基,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體內的丙二醛和超氧化歧化酶有所減少,不但不能有效的清除氧自由基,對內皮系統也構成損傷。而丹參的使用可以降低患者體內的內皮素和血栓素A2,提高一氧化氮和前列環素的含量,擴張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改善臟器供血、降低患者體內的氧自由基,減輕內皮細胞損傷,改善內皮細胞的功能。
在孕產婦患有妊娠期高血壓的時候,患者的血凝活性(血小板和各種雪凝引資等功能)增強,凝血酶Ⅲ、纖溶酶原、抗凝血因子等活性降低,纖維結合蛋白和纖溶酶原活性抑制因子升高,當其超出一定的范圍,就是誘發妊娠期高血壓的一項重要原因。研究證明,丹參能夠抗血小板聚集和抗體外血栓形成的功能,能夠顯著的舒張處于收縮狀態的微血管,減少微循環中的障礙,改善細胞缺氧、缺血導致的代謝障礙,患者的血液系統,緩解妊高癥的癥狀。
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在嚴重時會出現高尿酸血癥,胎盤血流灌注量有所下降,一氧化氮的氧化作用增強,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使Ua增多[3]。而丹參在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使用中,能夠使患者的血清Ua水平明顯降低,丹參能夠透過擴張微循環。減低心臟前后的負荷,改善臟器功能,改善患者腎內血流量,增加腎小球縮率的效率,促進患者利尿,減輕浮腫現象。同時,丹參還能夠促進組織的修復,減少蛋白質的滲漏,加強受損的腎小球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修復和再生,進而緩解高血壓癥狀,延長孕期。
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病率和危險性廣受世界各界的關注,對孕產婦和圍產期兒童有著不容忽視的危害。丹參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能夠改善患者的內皮細胞、血液系統和腎功能,很大程度的緩解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病癥,并且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為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和家屬減輕了很大的心理負擔,是一種良好的藥物療法,應該得到更大范圍的推廣使用,造福更多妊娠期高血壓患者。
[1] 張茂清.聯合用藥治療妊娠高血壓45例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5):2-4.
[2] 劉桂花.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臨床觀察與治療[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7):14-17.
[3] 劉凌玉,汪期明.甲基多巴與硫酸鎂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療效比較[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3):102-110.
[4] 李香玲,張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相關因素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