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麗達·阿布利孜 阿克拜爾·蘇來曼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54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教育進入了非常快的發展階段。改革開放之后新疆與鄰近周邊國家在經濟貿易以及高等教育方面逐步建立了良好的國際合作的新關系。從200年新疆醫科大學和周邊的巴基斯坦以及周邊相鄰的國家建立了醫學教育及交流以來,留學生們對我院皮膚性病學教研室的授課反映較好。筆者在近10年的留學生皮膚性病學教學實踐中已積累了一些經驗,同時亦發現許多不足,針對這一特殊的學生群體,對于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現結合皮膚性病學課程的特點,談談個人體會。
對學生來說合適的教學教材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留學生的皮膚性病學教學是近年來逐漸開展的專業,目前沒有適合全部留學生的統編的教材[1]。帶教老師的口語能力和專業詞匯量在教學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師的英語口語不夠流暢,按照幻燈片照本宣科,師生間很少會有互動,造成留學生學習興趣的降低。帶教老實反復練習口語,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在示教課時師生間能夠直接面對面交流,這樣可以適應不同國家學生與老師間的口音,能夠順利的把課堂內容傳授給學生,還能增進師生間的感情,使教學實踐充滿一種輕松和非常融洽的氛圍,為保障教學的質量打下良好基礎。
通過以下幾點加強了師資隊伍的培養:①開展集體備課(2~3次,學期),上課前反復試講、互相評議等英語教學教研活動;②我們為了保證教學的質量,教學的老師以及授課的內容要相對的固定;③我院針對留學生的教學,對任課教師相繼采取了崗前再強化培訓醫學英語的方法,為留學生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我校留學生的皮膚性病學時數為32學時,但需要學生必須掌握的皮膚性病病種比較多,在這個很短的學時內教師不可能將所有要講的內容講解清楚[2]。由于語言障礙,使師生之間的正常交流受到很大限制。為了克服這些矛盾,明確提出需要掌握的要點、熟悉內容和了解的內容等,要做到重點明確,便于掌握。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合理的制定教學的計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精選教學的內容。皮膚病以皮損的形態學為主要的診斷依據,故幻燈制作可以豐富多彩,多用患者臨床表現的圖譜便于理解和記憶。整個教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理論課,講述皮膚性病常見病的臨床特點和診療方法,讓學生對疾病的特點有全面的了解;第二部分為示教課,通過示教皮損模型和實際病例,多看皮膚病的形態變化過程,讓學生充分掌握疾病的臨床診治過程,使理論授課與見習帶教保持同步,這使學生加深對皮膚性病理論的理解、鞏固理論課的內容,盡可能使留學生在有限的32學時內對皮膚性病學的精華內容有較充分了解和認識。要突出重點是保證留學生的教學的重要前提,不要面面俱到,使讓學生難于把握重點內容。
我們在教學中靈活的利用啟發和討論,分組實踐等多種教學形式,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其中,提高學習的熱情,加強對留學生的積極性的調動以及自律性的監督。由單向的教學方式轉變為雙向且互動的方式,教學過程中適當提問不僅活躍了課堂的氣氛,這也對提高留學生的積極性有非常好的幫助。改進教學的方法,營造良好教學氛圍。與中國的學生相比,留學生的思維活躍,他們獨立性比較強,比較喜歡提問題,故中國目前灌輸性的教育當然不適合他們,所以教師要打破傳統的觀念,應當采用互動而且啟發式的教學模式,盡可能的發揮學生主動性,提高教學的效果。示教課要有詳細的計劃,要求學生要有皮膚病的基礎知識,皮膚科檢查要親自帶領并床旁講述,描述皮膚病的皮損的類型,規范皮膚科專科檢查的撰寫。這種在教學實踐中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受留學生的歡迎及肯定。我們要注重他們的邏輯思維方式和歸納總結能力的培養。針對留學生個人素質存在的差異性,要加強監督并督促學習,每次理論科講完后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課下研究、學習,讓留學生積極發揮主動性,讓他們帶著問題的方式自我學習,下次課前在班里共同積極的討論,這樣既鞏固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3]。
我們學校留學生來自于不一樣的文化背景、生活環境亦不同的國家,他們有屬于自己的信仰和習俗[4]。因此與留學生溝通過程中,既要尊重他們民族習俗,也要對他們進行嚴格的管理,必須維持正常的課堂秩序。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發現,留學生的自律性相對較差,上課經常會遲到、早退,以做禮拜為理由曠課現象多見。任課教師應該對課堂紀律和考勤嚴格管理,同時與留學生管理部門聯合制定管理規范及評分標準,每當開學時即向學生公布,要求每個學生必須遵照此執行。以前的留學生教學過程中,僅以期末成績當最終的成績,而現我們一定要通過與留學生管理部門積極地溝通,對考核制度進行相應的改革,要實行期末成績占80%,平時成績占20%,這樣從出勤、課堂紀律到期末考試都會有較清楚的評價標準,以便如實地反應學生的學習情況。嚴格考核的制度這使培養的質量提高,長此以往,一定會提高我校的信譽和國際上的影響,這也會擴大生源,使留學生教育走向更高的臺階[5]。
課后教師和學生間的提問及互動對于提高教學的質量有非常大的幫助。該學生群體學生來到中國后生活習慣和學習方式都有巨大的變化,因此課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對留學生是更為重要[6]。通過各種方式我們要加強與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理解和溝通,教師要適應對方的發音特點以及一些非常規的表達方式。多閱讀實用性較強的英文原版皮膚性病專業書籍,使皮膚性病的皮損形態確切的描述清楚,加深對不同疾病皮損特點的印象。定期征求留學生對教師講課的反饋意見(3~5次,學期),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的方法并盡量滿足學生的要求,有助于提高留學生皮膚性病學教學的質量。
[1] 鐘英文.留學生皮膚性病學教學探索[J].時代教育,2008,5:144.
[2] 趙玉磊,許惠娟.皮膚性病外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實用皮膚病學雜志,2011,4(2):109-110.
[3] 馬建華,張小寧.醫學院校留學生神經病學教學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6):64.
[4] 趙秀霞.文化休克與留學生管理[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9):151-152.
[5] 朱輝,林大勇,王樹鵬,等.提高留學生傷寒論教學質量的策略探討[J].中醫教育,2012,5,31(3):68-69.
[6] 石純.留學生局部解剖學全英教學方法探討[J].解剖學研究,2012,34(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