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祥
解放軍第一八O醫院財經管理中心,福建泉州 362000
非盈利性公立醫院一般是指由政府投資建立的,以公益性和福利性為主要目的的衛生事業單位。由于主要依靠財政撥款維持運營,該類醫院的運營成本核算往往比較粗放,難以適應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隨著醫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如何滿足醫院開展經濟管理的需要,更好地發揮會計核算的經濟管理職能,是當前迫切需要關注的問題之一。因此,將科室成本核算作為一種有效的經濟管理手段引入到醫院的日常管理中,成為當前市場競爭體制下提高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一種重要手段。
醫院成本核算管理是全員參與的一項經濟管理系統工程,涉及面廣,而且醫療服務項目的成本復雜,各科室之間聯系密切,綜合性強,需要各部門分工協作,共同配合。因此,根據醫院科室業務性質、特點和發展階段的不同,目前常用的核算模式有4種,即:①臨床、醫技科室實行全成本核算管理模式。②新建科室在試業期間實行準成本核算模式。③后勤保障部門實行有償服務和目標成本控制模式。此模式的目的在于對實行有償服務和變動成本的物資消耗成本的目標控制管理。有利于促進后勤保障部門實行市場化經營管理,同時加強對物資、能源、設備的損耗管理,減少醫院的總體運營成本。④職能管理部門實行定編、定員和目標成本控制核算模式。此模式的目的在于實行嚴格的人員定編、定崗管理,以及對變動成本的物質消耗實行目標控制管理。有利于杜絕職能部門精兵簡政,減少將不合理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轉嫁給醫療部門、藥品部門而增加成本負擔,有利于職能管理工作的定性、定量考核。
通過科室成本核算,使得醫院管理層有了評價各科室運營狀況的依據,對其效益評價以及成本控制更加科學。此外,成本核算有助于各科室更加重視本科的收入歸集,堵塞收入中的盲點。在成本管理更加科學有效的同時,大大提高了醫院內部資源配置使用的效率。
科室成本核算的實行使醫院內各科室的成本分攤更加公平、合理,為各科的運營發展提供了更加公平合理的競爭平臺。同時,有效的促進了科室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收能力,增強自身能力建設。同時,此法也促使醫技、功能科室更加注重效益,有效減少運營成本。
盡管通過實行科室成本核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傳統的大鍋飯式的資金分配模式,同時通過激勵機制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各科室常常會過于重視自身收入及獎金發放而忽視了服務質量,從而導致不合理檢查和用藥、過度收費等違規現象的發生。另外,受國家收費定價的影響,不同科室間由于工作性質的差異,科室收入與結余往往難以科學的反應其所承擔的工作量與風險。因此,以統一的成本核算模式對所有科室進行核算與利益分配,難以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兼顧公平”的原則,長此以往容易對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筆者以為應當根據醫院自身的實際情況和不同科室的工作特點,在統一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允許各科室結合自身情況對部分核算因素進行局部調整,將統一性與靈活性有機結合。
醫技科室屬于業務科室,包括病理、化驗、放射、理療等。其工作方式主要是協助門診科室、臨床科室開展對外業務活動。目前,醫技科室通常采用的核算方法是將其收入按不同比例重復計入協作科室然后根據分工不同確定相應的結余提成比例。這種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按勞分配的原則,但往往是基于主觀因素的考慮而非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長此以往容易影響各科室之間的協調發展。因此,應當按照風險利益共擔原則,將醫技科室的設備計提與費用分攤與門診、臨床科室進行捆綁式核算,這樣有利于充分調動各科室的工作積極性,防治片面追求短期效應。同時,通過有效的量化管理措施來實現相互間的費用轉移分配。
綜上,實行科室成本核算在分盈利性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醫院加強自身成本控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方法。不斷完善和優化科室成本核算體系,制定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成本管理計劃和控制措施,是增強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1] 彭瑞香.成本核算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事業財會,2007,6:78-80.
[2] 郝兵,劉宏.非盈利性國營醫院科室成本核算辦法[J].會計實務,2008,2:96-97.
[3] 史萬軍.論醫院開展成本核算的重要性[J].當代經濟,2009,8:70-71.
[4] 全詩敏.淺析醫院全成本核算體系的不足及完善[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9,27(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