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中國自主三代核電品牌ACP1000借助國際原子能機構 (IAEA)第57屆大會在全球精彩亮相。大會期間,來自國際原子能機構和中國、美國、巴基斯坦、法國等34個國家和機構進行了展覽展示。天野之彌專程來到中國展臺,詳細了解ACP1000的主要部件構成、技術特征、研發歷程以及中國核電發展、燃料保障、創新體系建設等內容。
9月11日,覆蓋上海地區的 “北斗”高精度地面增強網即將建成并投入運行。此舉標志著 “北斗”開啟天地一體化導航格局,將定位精度從米級提升到厘米級,與GPS展開了差異化競爭。中國第16顆北斗衛星發射升空,其中14顆在軌提供服務,使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形成區域服務能力,成為太空中又一套全天候的時空基準,隨時向地面提供位置、授時及導航服務。
本刊10月2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二研究院23所獲悉,該院經過近兩年攻關,現已成功研發出完全基于中國自主技術的北斗探空系統,北斗探空系統還能兼容GPS導航定位信息,其高空探測綜合精度超過基于GPS技術的國產探空系統。
日前,國防科技大學王雪松團隊提出一種新型雷達三維成像理論和方法,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對車輛等典型人造目標的三維高分辨成像。相關研究在《地球科學與遙感》發表后,引起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據IEEE官網統計,在最近數月內該網遙感領域最受歡迎的25篇論文中,該論文位居第一。三維乃至多維成像是當前雷達成像領域前沿的熱點課題。但針對結構復雜的人造目標,如何實現高分辨三維成像一直是個瓶頸。
全國政協委員馮培德最近表示,飛機研制是一項大型復雜系統工程,涉及飛機機體、發動機及機載設備的協調發展。同時由于產業鏈長,需要新型材料、先進工藝和眾多關鍵成件和標準件的支撐。飛機制造業屬高技術新興產業,技術難度大,研制周期長、經費投入高。 “近年來國家對航空業格外關心和支持,并下決心解決多年存在的短板,整個工作進展比想象的要好。”
9月12日,北重集團公司垂直擠壓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工程項目正式通過兵器工業集團竣工驗收委員會驗收,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垂直擠壓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工程項目,是兵器工業集團 “十一五”期間實施的重大創新型建設項目。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的窘境,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我國重型擠壓技術的跨越發展。
日前,重慶川東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成功完成了首套100KW浮力擺發電裝置搖擺試驗,意味著川船重工在技術上已具備批量建造該產品的能力,為公司強力發展非船產品拓寬了市場。液壓式浮力擺發電裝置是將波浪能轉化為機械能,再通過液壓系統將機械能轉換為旋轉機械能,從而帶動發電機將其轉化為電能,屬國家重點綠色新能源項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9月初,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方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寧波所科研人員對上海航天539廠的精密零件——鈦合金噴注器進行了真空電子束焊接的技術服務工作并獲得成功。該鈦合金噴注器是我國某重點型號衛星發射用火箭發動機燃燒室上的關鍵零部件,其作用是將燃料和氧化劑精確注入燃燒室,并將其經霧化、蒸發、混合和燃燒等過程后生成燃燒產物,最后以高速 (2500~5000米/秒)從噴管中沖出從而產生推力。
日前,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二研究院23所自主創新研制成功的中國首部低空連續波測風雷達,樣機已順利完成測風對比試驗。據悉,連續波體制應用到測風風廓線雷達上,目前尚屬世界首創。該所研制成功的低空連續波測風雷達,可效力于民航低空風切變領域,為飛機起航和著陸安全提供更可靠的數據。
近日,中國航天科工061基地貴州凱星液力傳動機械有限公司首批五臺3000馬力大功率液力變速器正式裝車交付客戶。該產品于2009年啟動研發,經過設計、試制、試驗等階段后成功進入市場,填補了國內3000馬力大功率液力變速器的空白。
9月25日,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順利交付首制31200噸大湖型散貨船。
該船長225.55米,型寬23.77米,型深14.7米,結構吃水9.5米,共有五個貨艙,滿載載貨能力為31200噸,入LR船級社。該船主要航行于美國、加拿大交界處五大湖區的圣勞倫斯水道,以承運煤炭、鐵礦石和糧食為主。
該船船東為Algoma CentralCorporation公司擁有110年的航運歷史,是加拿大國內最大的航運公司。該司共與明德重工簽訂了8艘散貨船的建造合同,其中4艘為自卸式散貨船。船東計劃從2009年開始至2014年前更新12條自卸船以及11條非自卸船,并在2020年之前完成所有老船的更新,本次交付的船舶正是該計劃中更新的第一條新型大湖型散貨船,對船隊的升級換代具備里程碑意義。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在 “2013北京航展”期間發布 “2013-2032年民用飛機中國市場預測年報”稱,考慮到運量增長和退役的替換需求,未來20年我國需新增民用客機5288架,其中大型噴氣客機4396架,支線飛機892架。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民用機隊規模達到1941架,其中客機1841架,貨機100架。中航工業預計,到2032年年末,中國民用飛機的機隊規模將達到6691架,是2012年機隊規模的3.4倍;其中客機5893架,貨機798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