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姬志杰 任建勇
創新是軍隊進步的靈魂,軍事斗爭的對抗永遠充滿著創新活力。上世紀90年代黨中央、中央軍委順應時代潮流提出科技強軍戰略,推動軍隊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國防科技水平、軍隊武器裝備質量和部隊作戰能力,都上了一個大臺階。如今,習主席確立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的強軍目標,為全軍將士實現 “強軍夢”,提供了根本的實踐遵循。強軍目標是對新形勢下我軍強軍戰略理論的深化與重大拓展,具有很強的創新性。由此可見,實現強軍目標,重在創新發展。
創新意識,心理學上叫作求異思維,它是創造、開拓之父。縱觀人類歷史上燦若星辰的發明創造,盡管其表現形式千姿百態、千變萬化,但每一次創新都是在強烈的創新意識的馭使下完成的。這種意識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敢于突破前人。創新是對已知領域的超越,是對未知領域的探索,這就必然會把現有各種傳統觀念置于被反思、被懷疑、被突破,甚至被否定的位置上。年青時代正是血氣方剛、奮發圖強的時代,如果老吃 “別人嚼過的饃”,是吃不出什么味道的,也是難有大的作為的。正如鄧小平所說:沒有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 “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因此,創新就要有不怕擔風險、敢為天下先的信心和勇氣,善于從新的實際出發,敢于向權威挑戰, “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特別是在沖刺強軍目標的偉大進程中,必然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只有具備勇于破除陳規舊習、大膽實踐探索的魄力,才能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領導方式和工作套路中解放出來,放開手腳創造性地做好工作。
打破思維定勢。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先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伸手用力一拍,它跳起來的高度居然能達到其身高的100倍,堪稱動物世界跳高冠軍!然后,再把跳蚤罩在一個透明玻璃罩里,跳蚤開始仍在狂跳,可不一會便趴在哪兒不動了,當拿開玻璃罩后,任你怎么拍桌子,它也不會再跳。原來,跳蚤多次失敗的體驗,形成了 “思維定勢”。人們的思維定勢是在大腦皮層中形成的對某些問題的固定反應,是人們在工作、學習中建立并已運用純熟的思維公式。它具有積極的一面,特別是在解決同類型的問題時表現得更為突出,能夠根據已往的經驗迅速作出反應、拿出對策;但也往往使人循規蹈矩、靜止片面地看問題,在情況發生變化時仍生搬硬套過去的老經驗。因此,創造力的強與弱,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沖破思維定勢的程度。
善于抓住機會。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有一句名言: “在觀察的領域中,機遇只偏愛那種有準備的頭腦。”這是創新活動中的一條真理。所謂“有準備的頭腦”,就是要做創新的有心人。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古往今來的許多重大創新,都是在極為平常的生活現象和工作中發現的,因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經常可以碰上創新的機會,給人以創新的靈感。但是,如果不是創新的有心人,機會只能是火花一閃后的湮沒,或者是渾然不覺地從你的眼皮下悄悄溜走。能否做到處處留心,抓住轉瞬即逝的靈感火花,其結果是大不相同的。
具有遠見卓識。當年飛機被發明出來后,法國陸軍元帥、軍事戰略家福煦說: “飛機是有趣的玩具,但沒有半點軍事價值”。臺式計算機剛剛上市的上世紀70年代,迪克多電腦公司創辦人及前任總裁奧爾森講: “任何人都沒有理由買臺電腦擺在家里”。現在看來,福煦和奧爾森當初的預言是多么缺乏遠見!所以,領導者對于新生事物和部屬的創新建議,要能夠敏銳地判斷出其創新價值,并大膽采納、付諸實踐。
無數事實證明,堅忍不拔的毅力是最后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馬克思寫 《資本論》花了近40年時間,參考了1500多本書,做了數十本筆記和摘錄。他到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看書時喜歡坐在一個固定位置上,每讀到興奮之處,就習慣地用右腳在地上來回蹭幾下,結果在25年的讀書時間里,竟然把座位下面那堅硬的地板磨出了一道明顯的痕跡。這就是馬克思的足跡!美國發明家、現代科學技術研究機構的創始人愛迪生,一生有著2000多項發明成果,但他經歷的失敗卻難以統計,僅試制一種新型蓄電池,就做了4萬次試驗。這些創新成功的例子正像馬克思所說的那樣: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提高創新能力,關鍵是要掌握創造性的思維方法。所謂創造性思維,就是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下形成的具有獨立性、多向性、綜合性、超前性的思維方式,是其他各種思維方法的巧妙結合和靈活運用。有了創造性思維方法,領導管理者才能想人之所未想,做人之所未做,真正在思路選擇上、思考技巧上或者是在思想結論上,較之前人、常人有新的見解、新的發現、新的突破。
① 豐富想象。蘇聯教育家烏中斯基說過,強烈的活躍的想象是偉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的確,創新在很多情況下需要豐富的想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朱可夫用若干臺探照燈直射敵人陣地,敵人被強光照得看不清蘇軍,蘇軍順 “燈”出擊,大敗敵軍;隆美爾將88毫米高射炮改裝為反坦克炮,在2000碼的距離上就能準確擊穿對方的坦克,都是敢于奇思妙想而使之成為現實的范例。
② 逆向思考。就是善于從反方向思考和解決問題。1933年3月,時任旅長的陳賡在晉東南實地勘察后,決定把伏擊地點設在神頭嶺。理由是“神頭嶺的地形,一般情況下確實不大適合打伏擊戰,卻正好可以利用敵人的麻痹大意,把部隊隱蔽在敵人的舊工事里。”事實果如陳賡所料,日軍1500多人從潞城出來后,沿途不斷派出騎兵搜索,可他們只注意向遠處觀察,卻做夢也想不到八路軍會藏在他們鼻子底下的舊工事里,結果全部進入伏擊圈,被八路軍打了個猝不及防。
③ 擴展功能。名聞遐邇的瑞士軍刀刀身內,令人驚奇地安置了剪子、鋸、銼等多種工具,在刀把里還巧妙地藏著圓珠筆、小鑷子等物件。一把刀簡直就是一個小工具箱,瑞典人把小刀的功能擴展到了極致。
④ 改變用途。過去國外有一種常用的降壓藥片,臨床發現其效果不是很好,有些女性患者服用后還出現了多毛癥,令人十分尷尬。于是,人們干脆把這種藥與其他藥配成復方,用于治療脫發,效果竟然極佳。戰爭中也有這樣的實例。英軍的“鸚”式飛機本來是為反潛設計的,在英阿馬島之戰中,當英軍覺察到艦隊防空力量不足時,便當機立斷使用這種飛機進行防空作戰。結果, “鷂”式飛機在同阿根廷的 “幻影”、 “天鷹”飛機進行空戰時,出盡了風頭,連連取得佳績,其優異的性能連設計師們都為之震驚。
⑤ 優化組合。古時的田忌賽馬,同樣的馬匹只是由于出場順序的更改,就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結局。這個故事生動地告訴我們,事物的質變不僅僅是依靠量的增減;在量不變的情況下,依靠調整內部的排列組合,同樣可以引起質變。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普西認為,創造力是 “一流人才與三流人才之間的分水嶺”。心理學告訴我們,人人都有創新的潛能。因此,只要我們增強創新意識,掌握創新方法,在實踐中勇于探索、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夠迸發出創造的火花,照亮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