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2年,面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復雜多變、國內經濟發展下行壓力加大、石油石化市場需求減緩等嚴峻形勢,我國石油石化公司把握中央“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努力保增長、保穩定、保供應,堅定信心,迎難而上,采取一系列應對措施,保持了生產經營平穩受控運行,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果、新突破。實現了石油石化行業“穩中求進”的總體目標,為2012年劃上了句號。
但是平穩增長之中,也留下一系列待解難題。即在2012年中國能源行業的變革之年,中國能源行業既要面對石油對外依存度攀至近57%的發展瓶頸,又要在綠色、環保、生態的轉型中上下求索。
2013年,我國對行業經濟運行定調“穩中趨好”,一個“好”字,預示著這一年,全行業將在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上取得新突破,在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上跨上新臺階。一個“好”字,也預示著我國石油石化行業已經處于戰略機遇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間節點上,我國石油石化公司召開工作會議,詮釋行業發展路徑,評估發展機遇,謀劃發展方向,對于增強國家能源安全保障信心,促進行業經濟運行“穩中趨好”具有重大的意義。
今年的工作會議,各大石油石化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董事長、總經理在工作報告中,都對企業面臨的國內外的政治、經濟、能源形勢進行了分析。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能源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國。然而,能源發展卻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從需求上看,能源消費將長期保持增長。我國當前正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這也是向中等收入水平國家轉型的關鍵期。城鎮化是目前驅動我國能源需求增長的主要引擎。據相關統計,城鎮居民人均能源消費量是農村居民的3.5—4倍。此外,城鎮化所需的大量水泥和鋼鐵都是高耗能產品,加上我國的需求規模,意味著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國能源需求將持續高速增長。
從供應上看,能源保障的壓力不斷增大。作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產國,雖然中國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發展能源,能源自給率始終保持在90%左右,但是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條件差且相對貧乏,人均能源資源占有量不足,石油、天然氣等優質能源貧乏,能源資源的家底非常薄弱,持續穩定供應能源的壓力較大。近年來能源對外依存度上升較快,特別是石油對外依存度從本世紀初的32%上升至目前的57%。石油海上運輸安全風險加大,跨境油氣管道安全運行問題不容忽視。
從能效上看,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方式有待改進。中國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方式有待改進。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不僅遠高于發達國家,也高于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能源密集型產業技術落后,第二產業特別是高耗能工業能源消耗比重過高。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化石能源在中國能源結構中仍占主體地位,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日益增大,迫切需要能源綠色轉型。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讓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無疑成為未來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理念和目標。具體到能源,十八大報告中最重要的一句就是“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用“革命”一詞來闡述能源生產和消費,這無疑折射出當前國內外能源環境處于變化之中、國內經濟發展方式不可持續等時代變革的呼喚。“革命”二字更意味著能源生產和消費必須取得突破性進展。這對于我國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階段,能源需求會繼續增長,能源供應保障任務會更加艱巨。
在這個時代要求變革,發展要求變革,形勢逼迫變革的大背景下,我國石油石化企業面對能源保障這個始終如一、關乎國家政治安全、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重大戰略問題,我國石油石化公司分別在年度工作會議上給出了響亮的回答。
在1月23日召開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2013年工作會議上,蔣潔敏董事長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報告中強調,“肩負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保證油氣穩定供應的重大責任和歷史使命,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建成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
回顧總結這些年來中國石油的發展歷程和經驗教訓,蔣潔敏用“六個一定”,概括了中國石油在復雜環境中積累形成的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有益啟示:一定要始終牢記國有重要骨干企業責任使命,將企業發展與國家民族命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利益緊密結合,努力實現經濟、政治和社會責任的有機統一;一定要突出集中發展油氣主營業務,推動上下游、國內外、上市未上市、油氣與服務保障業務整體協調發展,提升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一定要堅定不移加快走出去,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參與國際油氣合作與競爭,增強國際競爭力和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一定要持續深化改革,大力推進技術、管理和制度創新,堅持人才強企,更加注重把發展的立足點建立在質量效益上;一定要著力加強安全環保,把發展創新成果惠及全體員工和廣大人民群眾,妥善處理各方面關系,全力保障和諧穩定大局;一定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繼承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積極踐行“我為祖國獻石油”的核心價值觀,將政治文化優勢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
3)影響作文得分的母語遷移主要在哪個方面或哪些方面?對于作文的評價,批改網和教師反饋不盡相同,通過對樣本的兩種批改結果進行比較,找出區別高分作文和低分作文的最大影響因素。
在1月14日召開的中國石化集團公司2012年度工作會議上,傅成玉董事長作《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開創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新局面》主題報告時要求,著力深化改革、調整結構、強化管理,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開創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新局面。
傅成玉指出,中國的國有企業既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一般意義的經濟組織,又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代表公有制的經濟組織,與民企、外企相比,肩負著特殊的政治責任、更高要求的經濟責任和更大的社會責任。這個特殊的政治責任,要求像中國石化這樣關心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中央企業,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必須集中精力發展企業實力,著力做強做優,實現質量好、效益高、發展快、更可持續的發展。
在1月17日召開的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公司2013年工作會議上,王宜林董事長作題為《認真貫徹十八大精神,扎實推進“二次跨越”,為國際一流能源公司建設而奮斗》的主題報告。要求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為契機,扎實推進“二次跨越”的重點:建設海洋強國,促進海洋石油工業發展;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落實“二次跨越”產業發展方針;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公司又好又快發展。
王宜林指出,黨的十八大做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為海洋石油工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發展機遇,也賦予海洋石油人新的、更高的歷史使命。中國海油要在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將十八大精神與公司的“二次跨越”有機結合起來,扎實推進國際一流能源公司建設。要建設海洋強國,促進海洋石油工業發展;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落實“二次跨越”產業發展方針;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公司又好又快發展。
在中化集團暨中化股份2013年工作會議上,總經理任建新作題為《推進結構調整,提升管理水平,切實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工作報告,提出2013年中化集團的工作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部署,堅持圍繞主線,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以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推進結構調整,加快管理提升,強化創新驅動,實施人才工程,不斷加強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實現中國化工持續健康發展。
在延長石油集團2013年工作會暨一屆三次職代會上,張積耀總經理作的題為《堅持創新驅動,提升質量效益,為延長石油做強做優而努力奮斗》的工作報告,更加充滿自信地指出,新的一年及今后,延長石油將聚焦重點,搶抓陜西省持續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繼續開拓創新、團結奮斗、實干興企,堅定油氣煤鹽綜合發展之路,矢志不移地朝著做強做優的目標繼續前進。
企業是我國市場經濟體系中最具活力的“經濟細胞”,縱覽以上5家石油石化企業的年度工作會,我們看到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面對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等新精神、新思路”,可以說,通過年度工作會議主題報告表達出共同心聲:勇擔重任,加快結構調整,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以更快的發展速度,更優的發展質量,更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
改革這個詞每次年度工作會都會提到,一次比一次深入,一年比一年迫切。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搞好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加快構建有利于能源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改善能源發展環境。企業要通過內部機制的改革,主動適應形勢的變化。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做好2013年的工作,要著眼于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突出深化改革,突出結構調整,突出創新驅動,突出管理提升,力爭取得新的突破。
全新詮釋歷史賦予我國石油石化公司的特殊重任,必定需要轉變工作作風,必定需要改革的力挺。
中國石油董事長蔣潔敏在報告中闡述了今年及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石油全面建成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五個堅持”新要求,即堅持資源市場國際化三大戰略、突出提升質量效益;堅持集中發展油氣業務、推進整體協調發展;堅持改革開放創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堅持加強科學管理、夯實安全環保根基;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綠色、國際、可持續的中國石油,建設忠誠、放心、受尊重的中國石油,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公司國內外油氣作業產量達到全國油氣需求量的60%,國內油氣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60%,海外油氣作業產量占公司總產量的60%;企業增加值和員工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三個60%、兩個倍增”,簡潔、明確的表述,成為中國石油2013年工作報告中奪目的亮點,成為中國石油百萬石油人面向未來全面履行經濟、政治、社會三大責任的立足點和著眼點,成為百萬石油員工為之奮斗的共同目標。
2013年中國石化迎來成立30周年時間節點。中國石化發展站上了新起點、進入了新階段。這個階段,中國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在報告中說:“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規模和速度的問題,而是質量和效益的問題,提升發展質量、增加經濟效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他強調,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面前,各級領導干部要講政治、顧大局,與中央的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做到服從和服務于國家戰略和公司全局;要講責任、敢擔當,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勇于直面問題和矛盾、風險與挑戰;要講實干、轉作風,在推動企業發展上要有思路、有辦法,求真務實,注重實效。
2012年是中國海油“二次跨越”的開局之年,中國海油攻堅克難,扎實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生產經營任務。對于2013年,中國海油董事長王宜林在報告中以“六個突出”強調了年度主要工作:加強發展戰略研究,突出規劃的編制;加強體制機制創新,突出內部改革的深化;加強海外業務運營,突出國際化經營典型的培育;加強基礎管理,突出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突出領導干部素質的提高;加強黨的建設,突出工作作風的改進。
站在2013年的起點,放眼下一個10年,延長石油集團公司董事長沈浩強調,集團公司要準確把握今年的經濟形勢,保持持續跨越發展的勢頭;要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集中力量搞好“煤的熱解和氣化結合、煤油氣結合、煤油共煉煤化工與油氣田開發結合、煤油氣大化工與精細化工結合”的五結合。抓好三個方面工作:即千方百計加強油氣煤產能建設;以資源綜合利用為特色,以生產油品為主線,以自有核心技術為支撐,統籌發展化工產業;在陜北地區打造資源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產業鏈。確保集團公司既實現全年各項預期目標,又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歷史是曾經的現在,未來就在我們手中。
風蕭蕭兮,長風破浪好時光;路漫漫兮,直掛云帆濟滄海。
一年一度的工作會議又落下帷幕,但是我們已經凝聚共識:肩負起特殊使命,擔當起保障重任,務實發展贏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