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瑞千
風險管理是一個持續的動態過程,組織失誤風險控制要始終堅持『識別—評價—控制』的螺旋式循環過程,使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日臻完善。
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指企業生產過程中出現事故、遭受損失的機會或者危險。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是造成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的直接原因,也是威脅企業健康發展的主要風險源之一。風險管理作為企業的一種管理活動,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如今,風險及風險管理已成為值得每一個企業重視的問題。
1.由人員個體因素造成的安全生產風險,包括安全知識匱乏,安全作業水平低構成風險;安全意識不高,違章作業構成風險;疲勞或者身體不適,安全警惕性下降構成風險等。
2.由組織管理因素造成的安全生產風險,包括安全認識不到位,安全管理松懈構成風險;安全責任制不到位,考核淡化構成風險;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知識缺乏構成風險;安全工作重視不夠,安全氛圍薄弱構成風險等。
3.由技術設備因素造成的安全生產風險,包括安全技術措施不到位,落后的生產技術構成風險;安全設備維修養護不到位,設備隱患構成風險;安全防護不到位,事故防范不力構成風險等。
組織失誤風險,指組織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失誤行為造成的、對企業安全生產造成不同程度威脅的各種不利行為或者狀態。組織失誤,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企業安全生產中人因失誤研究的一個新的方向。英國心理學家Reason是這一研究方向的最先倡導者。他在自己的著作《人誤》一書中首次提出了“潛在錯誤(latent failures)”的概念。Reason認為,任何一個工業系統都是復雜的社會技術系統。
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基礎。根據對組織失誤研究的已有成果,結合企業安全生產實際,對企業安全生產中潛在的以及存在的各種組織失誤風險進行系統的歸類和識別,找到安全生產可能遭受威脅的組織因素來源,是對組織失誤風險進行管理的前提。主要包括:決策失誤風險、執行失誤風險和制度失誤風險。
對不同的組織失誤風險進行測度,是科學開展風險控制和風險管理的基礎。測定組織失誤風險的程度,主要任務是測定特定類型組織失誤風險的風險值,對風險值較大的風險進行重點控制,為降低組織失誤風險、提高組織管理水平提供參考。
特定類型組織失誤風險的風險值(R),主要取決于風險造成事故的概率(P)以及造成事故的嚴重程度估計(S),即:R=P·S。特定組織失誤風險值(R)的大小與風險造成事故的概率(P)以及造成事故的嚴重程度估計(S)成正比。
組織失誤風險控制就是要盡可能地防止和避免出現不利于企業經營目標實現的各種組織失誤風險。組織失誤風險存在于管理決策及執行的整個過程中,并與組織的管理制度和體制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組織失誤風險直接影響著個體成員的行為。因此,我們在進行風險管理和控制的過程中,必須綜合考察組織失誤風險的各種相關因素,進行動態的組織失誤風險管理。
有效的組織失誤風險管理不僅是組織管理者的工作,還需要組織內部全體人員具備一定的風險管理意識和能力。因此,我們應該借鑒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思路以及風險管理的方法,開展組織內部廣泛的組織失誤相關風險的信息交流,培育符合安全生產需要的風險管理文化,提高組織整體的風險意識,以保證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的有效控制,取得良好的風險管理績效。
運用風險管理方法,對組織失誤風險進行全面地辨識、正確地評價,并進行有效地風險控制,可以系統、動態、深刻地認識和控制組織管理中存在的與各種組織失誤相關的事故隱患,降低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實現全面風險管理的目標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