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金曉林 薛華
我國的海外石油工程項目大多集中在社會治安混亂、氣候條件惡劣的偏遠油田地區,生活環境相對惡劣,傳染性疾病流行,社會依托差。員工經常處于壓力較大狀態,加之遠離家庭和親人,通訊不暢通,娛樂活動匱乏與外界交流困難,生活單一枯燥,外出活動受限等原因。容易造成精神疲憊、心情低落,甚至引發強迫、抑郁、焦慮、敵對、狂躁等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心理問題是海外石油項目員工面臨的重要健康問題,本文以某海外石油工程項目為例,以公司心理健康巡診為契機,探求海外員工心理健康調查方法,分析員工心理健康狀況,并提出相應管理措施,對海外石油工程項目員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對該項目的巡診過程中,工作內容包括員工訪談、員工講座、一對一咨詢、危機干預、心理健康測評等,舉辦EAP心理健康講座5場,心理咨詢和訪談 77人次,并收到員工心理健康狀況問卷調查185份。
通過癥狀自評量表(SCL-90)和訪談與觀察情況分析,可見海外員工心理健康情況令人擔憂,有必要采取相應措施改善員工心理狀況。
外派前家庭及心理評估也被稱為CCAA,目前在很多外資石油公司被普遍使用。CCAA評估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員工和家人為了外派項目的成功而有所預備。從歷史來看,過去把員工的工作技巧和專業技能作為唯一的外派考量因素,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把CCAA納入到員工外派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建議由HSE工作人員與隊醫組成的二級心理健康管理部門,隨時為員工提供心理支持和幫助。
建議對員工家屬做相關的心理講座培訓,增強她們對外派員工的深度理解,進而能有效的支持和幫助員工安心工作。可通過拍照或錄像,與家屬分享海外員工的工作生活故事,表達員工對家人的關愛、責任感,增進了解,提升海外員工與家庭成員的互動與溝通。
建議對管理者進行贊美及員工激勵技術方面的訓練,通過良性互動的管理方式的倡導,提升管理者及員工海外工作的良好感受,減少因敵對和沖突感受帶來的身心耗能及心理健康風險。
建立健全適應海外的分享機制和氛圍,活躍生活,緩解釋放心理負重,尤其心身狀態下滑,接近“熬日子”狀態前,通過各類活動做好心身調節,有利于工作和心身健康,同時有利于打破原有的不良循環。
通過科學、合理的制度,努力幫助外派員工建立合理的職業發展路徑。
前線員工由于長期在艱苦和枯燥條件下工作,往往容易導致身體和心理上的過激反應。建議通過各類心理減壓器材,利用現場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幫助員工快速恢復身心健康。
總之,海外項目應關愛員工健康,通過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減少員工心理疾病發生率,改善員工的身體素質,繼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項目運行成本,對海外工程項目持續健康發展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