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鑫 鄭益
(遼寧醫學院)
少數民族學生,是維護民族地區穩定的中堅力量,也是促進少數民族進步與發展的核心人才隊伍。受歷史文化、地理環境、宗教習俗、生活方式、社會氛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他們在思想品德、心理狀態、學習狀況等方面表現出一些自身的特點。對于內地高校來說,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項意義重大而又十分艱巨的工作。從人本主義角度出發,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是有現實和長遠意義的。
民族意識,是一個民族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表現在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心理狀態,是維系一個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具有民族性和敏感性特點。少數民族學生都保留著自己獨有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特點,他們民族情感強烈而純樸,維護本民族榮譽和傳統的心理較強,對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問題比較敏感,希望能得到其他民族特別是漢族學生的理解與尊重。
大部分少數民族學生與內地學生相比,心理素質相對脆弱,普遍缺乏與他人的溝通和交往能力。他們社交圈小,思想比較保守,容易自我封閉。突出表現為歸屬感強烈,小團體現象比較嚴重,喜歡用民族語言與本民族學生在一起交流,不愿意主動與任課老師和輔導員進行研討和溝通。在日常學習生活及學生團體活動中,面對相對具有優勢的漢族學生,不少民族學生會不自覺地產生自卑、嫉妒、排外等不良情緒。
由于基礎教育階段受地域文化、教師素質及語言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大部分少數民族學生對內地文化了解甚少,漢語言應用能力較差,日常師生間交際存在困難。再有,由于缺乏有關內地文化必備的知識和素養,他們不能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內容,再加上他們的思維方式與漢族教師存在著一定差異,又進一步影響了他們對知識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學習上普遍存在困難。
由于少數民族地區特殊的人文環境及家庭教育等因素,少數民族學生學習能力普遍欠缺,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計劃不科學,思考問題不主動。此外,內地高校的漢文教材、漢語授課的教學模式,民族學生也很難能在短期內適應,不少民族學生逃避上課或抱著僥幸心理應付考試,嚴重影響了學習的效果。
各高校根據自身的實際對民族學生制定了特殊的教育管理政策,其中很多政策都包含對少數民族學生特殊照顧的內容,如適當加分、降低試卷難度等,其根本目的是鼓勵民族學生能適應大學學習模式,助其順利完成學業。然而,不少民族學生卻因為這些優惠政策,降低了對自身的要求,在很多方面依賴學校的政策傾斜。
以上是少數民族學生在內地高校學習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普遍特點。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群體,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是高校管理者面臨的一個很實際的問題。
高校管理工作者要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帶頭踐行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在認真學習黨的民族政策的基礎上,加強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宣講教育,使“三個離不開”“四個認同”扎根于少數民族學生心中。為此,首先,我們要積極了解少數民族的歷史、現狀和特點,熟悉他們的風俗習慣,尤其要尊重他們的語言文字和宗教信仰,建立師生間的信任感。其次,要對全校大學生開展民族平等、反對民族歧視教育,促進各民族學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秉著“以學生為本”原則,多方面關心他們的成長。比如,經常召開少數民族學生座談會,及時了解他們思想動態和實際需要;在“獎助貸”方面,幫助他們申請優惠政策;要經常來到他們身邊,鼓勵他們與漢族同學多溝通,多交流;在重大民族節日里,要給予適當假期并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慶祝,讓他們身在異鄉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在幫助少數民族學生適應大學學習生活方面,學校要整合育人資源,開展“一幫一”“結對子”活動。一名教師幫扶一名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業指導;還可以從班級中、寢室中挑選成績優秀、思想政治素質過硬的學生與少數民族學生“結對子”,在學業、生活等方面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引領、帶動少數民族同學共同成長進步。
少數民族大學生骨干能夠幫助老師及時了解少數民族學生群體的思想動態,能使老師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同時,要全力推進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注重發現和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積極吸收優秀少數民族大學生入黨,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預備黨員則要分階段、定目標進行重點考察與培養。
要針對少數民族學生開展經常性的談心、談話活動,要多走到他們身邊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幫助他們疏通思想上的困惑與心理上的障礙,使他們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和生活上的挑戰。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措施,努力優化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形成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質。
總之,從人本主義角度出發,從各個方面關注、關心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成長,研究并把握少數民族大學生在思想、心理等方面的特點,積極探索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可以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內地高校學習生活的適應性,促進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意義十分深遠。
[1]田輝.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發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9,(2).
[2]韋國善.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著力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8).
[3]普麗春.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調查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8,(6).
[4]董剛.普通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培養機制的探索和構建[J].社科縱橫,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