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天安煤業三礦有限責任公司 楚燕敏
會計作為一種管理活動,必定具備各種管理功能。會計信息,是指通過會計核算實際記錄或科學預測,反映會計主體過去、現在、將來有關資金運動狀況的各種可為人們接受和理解的消息、數據、資料等的總稱。會計信息既不是原始數據信息的集中,也不僅僅是對原始信息進行分類或其他的簡單處理,而是需要會計人員根據各方面的情況,進行科學有效、有目的地加工和處理。
勞動者將生產中所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并創造出新的價值,通過實物商品的出售,使轉移價值和新創造的價值得以實現。在企業的再生產過程中,運動著的價值就是資金運動,隨著實物商品不斷的運動,其價值形態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由一種形態轉化為另一種形態,周而復始,不斷循環,形成資金運動。
會計管理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是一個龐大的概念,為了便于理解會計管理,按內容可以將其分解為資金管理、成本管理和利潤管理三個部分:
(1)資金管理是指會計人員利用會計信息對資金進行預測、決策、預算(計劃)、控制、檢查、考核和分析。對資金進行管理,包括對資金組織、使用和分配的管理。它要求正確籌措資金,合理使用資金,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2)成本管理是指會計人員利用會計信息對成本進行預測、決策、計劃、控制、檢查、考核和分析。對成本進行管理,包括按生產經營活動過程對產品的設計成本、試制成本、材料采購成本、產品的制造成本和銷售成本等的管理,按經濟責任單位的責任成本對全部成本、職能部門費用、車間成本和班組成本等的管理。它要求嚴格成本開支范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降低成本,維護財經法規。
(3)利潤管理是指會計人員利用會計信息對利潤進行預測、決策、計劃、控制、檢查、考核和分析。對利潤進行管理,包括對銷售、稅金、產品銷售利潤、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和利潤分配等的管理。它要求嚴格執行有關政策和規定,收入合理,分配正當,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和職工三者之間的物質利益,維護財經紀律。
資金管理、成本管理和利潤管理三者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組成會計管理這個有機的整體。
會計管理,借助會計管制實現市場的有效運行,是政府干預經濟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世界各國都在采用特定手段對經濟組織的會計活動進行干預、控制或影響。這種干預或控制產生了會計管理體制,由于干預或控制的具體方式不同,從而形成不同的會計管理體制。在企業管理與控制下的個體經濟行為往往是企業經濟行為的組成部分,個體經濟行為總是依附和服從于企業的經濟運行,而且必須服務于企業的經濟運行目標。財務會計、責任會計、決策會計和社會會計的有機統一構成了企業會計管理模式,在建立企業會計管理模式時,不能將它們絕對分開,建立完全獨立的一種會計模式,而應當將它們有機結合,努力建立起這四種模式兼備的、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高度統一的經營社會型會計模式。
建立何種會計管理體制,關鍵取決于一個國家的經濟體制,除此之外,國家的法律、政治和文化等環境也對會計管理體制的形成和變革具有一定的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1)經濟體制。經濟體制是社會經濟制度的基本管理體制與主要運行原則相互聯系、彼此制約而形成的某種組合的抽象概括。其作用在于描述國家或地區管理和培育經濟資源的組織機構和運行機制,包括所有制結構、利益結構、組織機構、信息結構、決策結構和調節結構等。市場經濟具有強烈的競爭性和法制性,客觀上要求各企業對其生產經營活動實行嚴格管理,對資金運動的軌跡進行嚴密的、連續的、系統的核算和監督,用盡可能少的耗費獲得盡可能多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管理,而這些都依賴于會計工作。因此,作為會計工作規范和準繩的會計制度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設計合理的、科學的會計制度,才能充分發揮會計管理的作用。
(2)法律環境。法律是階級社會的特有現象,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3)政治環境。它非常注重行業自律,強調專業導向和會計職業團體的作用,政府很少干預會計管理工作,法律只對會計進行宏觀性、原則性引導,會計人員可以根據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分析判斷,選擇最適合的會計程序和方法。相反,一個社會越是崇尚集體主義,權力差距越大,對不明朗因素的反應越強,就越是強調立法管理,管制手段就越為強制,也越傾向于提倡保守主義,德、法等國的會計管理體制即是如此。這些國家的政府相對重視運用法律手段甚至行政手段干預會計管理工作,強調會計規范的指令性和會計指標的統一性,不注重會計職業團體在會計管理中的作用。
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件及其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也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編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辦理本法第十條所列的經濟業務事項,必須填制或者取得原始憑證并及時送交會計機構。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必須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接受,并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更正、補充。原始憑證記載的各項內容均不得涂改;原始憑證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或者更正,更正處應當加蓋出具單位印章。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不得在原始憑證上更正。記賬憑證應當根據經過審核的原始憑證及有關資料編制。
建立一套完善、嚴密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對財務收支、會計核算的管理和控制,嚴格實施紀律控制和內部審計、稽核檢查,規定嚴格的財務紀律和會計紀律,不準無正式收付憑證收付現金和存款,不準使用信用卡支付貨款和其他各種費用開支,不準會計造假;規定所有輸入電腦或記入賬簿的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必須由稽核人員審查簽證后方準輸入電腦和記人賬簿,未經審核簽證的不準輸入電腦和記入賬內;凡是支出的款項必須憑正式憑證,經審核人員審查簽證,有權核準主管人員按照規定權限核準簽證,方準由財務出納人員辦理付款,會計人員據以入賬。未經審核人員審查簽證及有權核準主管人員核準簽證的,不準出納人員辦理付款,會計人員據以入賬。凡是收入的貨款和其他收入現金、銀行存款、商品物資,不準經辦人員貪污挪用,不準截留、隱匿留作小金庫和賬外資產,必須悉數入庫。
加強審計監督、稽核監督、會計監督,實行三級監督制度。會計監督由會計人員檢查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人員編制的原始單據(包括銷售收款交款、進貨發票、收發貨存貨憑證、現金出納的收付憑證、銀行存款存付憑證等)是否真實、正確、合法,手續是否完備。稽核監督由稽核人員審核會計人員編制的記賬憑證、賬戶設置、會計處理、會計記錄、報表編制是否正確、真實,是否符合制度規定。審計監督由內部審計人員審查會計核算資料,包括各種報表、賬簿、賬戶設置、記賬憑證、原始憑證、賬務處理及其他會計資料是否正確、真實、完整,有無造假。
總之,企業會計信息的獲得,不是一個信息的單向運動過程,它還包括信息的反饋,即將系統所獲得的會計信息用于管理后,將其結果隨時又投入會計信息系統中進行再加工、再處理的運動過程。
[1] 王璐.淺析企業會計管理中的風險控制與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3(02).
[2] 趙國萌.企業會計管理的現狀和策略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3(01).
[3] 陳珂.如何加強企業會計管理[J].經營管理者,2013(18).
[4] 朱義民.電力企業會計管理職責發展新視角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