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周玉
2013年5月,榮成盛泉養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成功鳴鑼掛牌,成為首家在場外股權交易市場(即俗稱的三板市場)掛牌、對接資本市場的養老服務機構。這家意欲未來轉板上交所的養老服務機構,立即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它為研究養老服務產業融資另辟蹊徑,通過探求資本化發展,即通過場外股權交易市場獲得資本支持,為拓寬養老服務業的融資渠道提供了新思路。
可以說,大力發展養老服務產業是基于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而家庭養老功能不斷弱化、社會養老服務需求迅速膨脹和社會養老服務發展明顯滯后的客觀形勢,構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需要積極應對老齡化的現實選擇。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自1999年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以來,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并日益呈現高齡化、空巢化趨勢,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數量劇增。另一方面,家庭養老功能卻在不斷弱化。獨生子女政策帶來的家庭結構的變化,社會普遍出現“4-2-1”家庭結構,家庭養老壓力劇增的同時,不穩定性和脆弱性風險大增。
老齡化加速發展,家庭養老服務的不斷弱化,導致了社會養老服務需求的迅速膨脹。而目前,我國的社會養老服務供給嚴重不足,社會保障尚不完善,因此,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并通過養老服務產業化、社會化,有效滿足日益擴大的養老保障需求和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是應對老齡化嚴峻形勢的客觀要求和現實選擇。
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必須適應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需求。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帶來影響和壓力的同時,給養老服務業提供了一個產業發展的機遇。隨著全球老齡化的到來,產業結構和產業分工調整將是大勢所趨。養老服務產業作為一個多元化及復合型的新興產業,是依托第一、第二和傳統的第三產業派生出來的特殊的綜合性產業,具有公共性、福利性和贏利性。各國養老服務產業都是在建立健全該國養老服務體系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
2013年9月,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指出,我國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老齡化的嚴峻形勢,提出通過政府政策傾斜和充分利用市場資源,形成一批養老服務產業集群,培育一批知名品牌,表明養老服務產業化將成為我國養老服務業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更為重要的是,首次將“完善投融資政策”作為重要的政策措施保障加以明確和細化,說明投融資手段在養老服務業發展中已經被重視并將大有可為。
榮成盛泉養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掛牌的場外股權交易市場是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榮成盛泉養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掛牌說明書披露,公司2008年7月成立直至2012年6月期間,未實質開展業務。2012年5月20日,公司與虎山敬老院、盛泉老年公寓簽署《管理服務協議》,約定由公司向虎山敬老院和盛泉老年公寓提供基本事務管理和入住老人的養護工作,協議有效期為十年。從傳統的投資銀行角度看,盛泉養老實際上存在著嚴重的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業務規模和利潤水平較低,持續經營能力還未得到證明,因此是不可能出現在以主板創業板為代表的資本市場上的。然而換個角度看,正是由于公司和控股股東盛泉集團之間的《管理服務協議》,為公司獲得了十年穩定的業務和現金流,給公司今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盛泉集團也表示2012年到2013年追加投資5000萬元,使公司發展成為山東省集中養老規模最大的養老服務機構。
榮成盛泉養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能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掛牌,是場外股權交易市場支持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的一大生動實例。一方面,說明通過不同的視角,投資者可以看到養老服務企業的價值所在;另一方面,說明場外股權交易市場可以為養老服務企業提供一個展示自我潛質和拓寬融資渠道、實現資本市場融資的平臺。
3.2.1 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才能滿足企業多層次的融資需求
資本市場在拓寬融資渠道、促進資本形成、優化資源配置、分散市場風險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力推動了實體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成為支持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平臺。但是,我國資本市場還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結構性矛盾,制約了市場功能的有效發揮,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資本市場的發展缺乏層次性。在我國的證券交易所市場上市,不論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均對企業的標準制定了較高的準入門檻。同時,創業板對企業所屬的行業也有一定要求。中國雖然有數以千萬計的各類企業,而真正能在證券交易所市場上市的企業不超過2500家。因此有人戲言,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主板變成了超大企業板;中小板變成了大企業板;創業板變成了創業成功板。
多層次資本市場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內在要求,從國際經驗來看,成熟資本市場不僅有證券交易所市場(又稱場內交易市場),而且還有場外交易市場(又稱柜臺交易市場)。各層次資本市場相互依存,有序銜接。對我國而言,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具有更加迫切的現實意義,直接關系到深化金融改革、健全金融體系等重大問題。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和金融運行中,出現了債務性資金相對過剩和資本性資金相對短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金融風險防范機制缺乏等現象,要解決這些難題,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建立一個與經濟發展和金融結構相適應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是當務之急。養老服務產業是資金驅動型產業,產業中的企業以中小企業甚至小微企業居多。這些企業具有所處發展階段早、規模小、實力弱、風險高等特點。這些企業往往處于快速成長階段,依靠自身積累難以滿足其資金需求,外部融資往往成為必由之路。但這些企業的融資情況不容樂觀。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和養老產業運營模式的不成熟,投資回報周期和投資回報率具有不確定,往往最易被資本市場所忽視。因此,養老服務產業走資本化之路亟需新的思路。
3.2.2 積極發展場外股權交易市場,提高養老服務企業股權融資的能力
有資料顯示,我國實體經濟中的大、中、小微型企業分別有數千家、數十萬家和1000多萬家,這種企業層次在客觀上需要一種“金字塔”形的資本市場體系與之匹配。但是,我國市場的主板(含中小板)、創業板、場外交易市場卻呈“倒金字塔”形,現有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大中型、成熟型企業,場外市場功能尚未有效發揮。因此,要借鑒成熟市場經驗,充分考慮我國的特殊國情,研究和探索建立統一監管下的場外交易市場,擴大資本市場為中小企業的服務范圍,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在上市公司中,天宸股份被譽為養老概念第一股,該公司2010年與臨安碧雪湖農莊有限公司簽訂了《項目合作意向書》,意向合作在臨安錢王鋪開發老年公寓以及配套項目。此外,多家上市公司都積極籌備養老項目,如地產業中,萬科、保利等均在醞釀養老地產項目;保險業中,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等也紛紛有所動作,中國平安的“桐鄉平安養生養老綜合服務社區”去年已經啟動,建設一站式養生養老綜合服務社區。這些公司還只是把“養老服務” 作為一個概念來進行運作,并不能對養老服務企業實體的資本化產生太多的推動作用。因此,要充分發揮場外股權市場作用,降低養老服務企業上市融資的門檻,從養老服務企業成長初期就為其提供與發展規模相適應的融資服務,并逐步鼓勵養老服務企業向更高層次的資本市場上發展,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養老服務企業的股權融資能力,促進養老服務企業健康發展。
[1] 陳叔紅.養老服務與產業發展[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 陳頤.養老服務產業化的雙重效應及發展路徑[N].新華日報,2011-03-08.
[3]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G].國發[2013]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