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委黨校 張翠麗 馬勛
物聯網是一個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龐大網絡。其發展將引起整個社會的變革,是當前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近幾年來,許多國家把物聯網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來抓,物聯網正成為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之后的第四次信息產業浪潮。在此新的信息產業浪潮中,中國政府也在積極推進物聯網建設,物聯網已成為我國的發展戰略之一。
近幾年來,我國的物聯網基礎迅速發展,我國物聯網目前在安防、電力、交通、物流、醫療、環保等領域已經得到應用,應用模式正日趨成熟。同時,以點帶面、以行業應用帶動物聯網產業的局面正在逐步呈現。
《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2006-2020年)》將物聯網列為重點研究項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均提出了加快物聯網發展的內容。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具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2012年,全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519322億元,人均GDP為38354元;公共財政收入11721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56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7919元,物聯網的發展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
隨著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等與物聯網相關的應用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一是互聯網在經濟、社會和政府部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國民經濟各行業的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互聯網已經深入其生產、銷售等環節,成為行業發展的有力支撐;網上購物、網上交友、網上信息交流、網上報名、網上交費等方式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上辦公、網上信息發布、網上行政服務、網上文件傳輸等已經成為各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辦公的重要手段。
二是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已經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大部分超市和部分零售商店已經使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進行倉儲、銷售等環節的管理。三是智能家居正逐步進入部分市民的生活。
目前,我國物聯網應用仍處于發展初期,在物聯網核心技術上與國外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我國已形成基本齊全的物聯網產業體系,部分領域已形成一定市場規模,網絡通信相關技術和產業支持能力與國外差距相對較小,但傳感器、RFID等感知端制造產業、高端軟件及集成服務與國外差距相對較大。我國企業基本掌握了低端傳感器研發的技術,但高端傳感器和新型傳感器的部分核心技術仍然未掌握。我國僅有組件式傳感器的通用標準,新型傳感器標準基本為空白,傳感器在高精度、高敏感度分析、成分分析和特殊應用的高端方面差距大,中高檔傳感器產品幾乎100%從國外進口,90%芯片依賴國外。二是儀器儀表、嵌入式系統、軟件與集成服務等產業雖已有較大規模,但真正與物聯網相關的設備和服務尚在起步。在商業智能(BI)領域,我國雖已形成了一定規模,但技術相對落后,國內雖有一些BI廠商,但高端市場仍由國際廠商壟斷。
目前,我國物聯網雖然已應用到智能電網、網絡汽車、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環保、城市管理、醫療健康、金融服務業等十多個領域。但是,物聯網標準的缺位也日益成為影響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焦點問題。我國的物聯網應用和全球一樣,大多是在特定行業或企業的閉環中應用,信息的管理和互聯局限在較為有限的行業或企業內,不同地域間的互通也存在問題,沒有形成真正的物網互聯。這些閉環應用各自有著自己的協議、標準和平臺,自成體系,很難兼容,信息也難以共享。標準的缺位不僅無法實現物聯網的互聯互通,還將影響整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如許多物聯網產品特別是物聯網家電產品,生產企業在組網時大多采用各自企業的內部標準,這將使消費者在使用時遭遇產品無法匹配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信息化程度仍不高,數字鴻溝依然存在。一是地區之間的數字鴻溝。由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中東部和西部之間存在著數字鴻溝。二是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城市的信息化基礎建設相比于農村而言要好得多,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也不可避免。三是行業之間的數字鴻溝。受益于“十二金”工程的行業信息化基礎建設較好,而其它行業信息化基礎建設相對要差一些。
要在物聯網這個新的信息產業浪潮中搶占制高點,必須縮短我國物聯網發展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一是加強物聯網核心技術的研究,掌握高端傳感器和新型傳感器的部分核心技術。要加強大中型傳感器的研究,提高傳感器在高精度、高敏感度分析、成分分析和特殊應用的高端方面技術,逐步減少傳感器的進口,力爭各種傳感器的國產化,擺脫大中型傳感器生產技術對國外的依賴。二是要在現有儀器儀表、嵌入式系統、軟件與集成服務等產業的基礎上,提高智能設備的生產技術,加強智能設備的生產。
針對目前物聯網標準缺位的問題,我國應盡快制定統一的物聯網建設標準,改變現在物聯網閉環建設的現狀,促進信息資源的共享。要做好物聯網標準化工作、抓好一批示范項目、重點突出關鍵核心技術、加快開展標準研究、積極培育相關產業群。在標準化制定過程中,應先考慮技術問題,優先考慮自主知識產權較高、發展空間大的技術。同時,也要處理好各方利益“博弈”問題,鼓勵技術進步,多設立國家專項技術課題,突破核心技術研發,從技術獨立走向標準獨立,從而真正主導物聯網產業話語權。
目前,全面推進物聯網建設還不具備各方面的條件,必須在部分行業率先發展物聯網,逐步推進物聯網建設。
一是要積極推行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建設,逐步推進物聯網。要在一、二線城市率先建設新一代智能交通運行協調指揮和管理系統,在一線城市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向二線推廣,緩解交通擁堵的問題。同時,逐步實現建立以汽車為節點、以網絡為基礎,人、車、路、網協調發展的車聯網格局,實現對車輛的統一管理,并加強車載通信設備與互聯網的連接,實現網絡信息服務。
二是要構建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物聯網,實現醫療行為的數字化。要重構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提供體系,既使患者在就醫前、就醫過程中都能享受到物聯網的益處,也為醫院工作人員提供了便利。同時,建立社區的醫療網絡,完善居民健康管理工作,加強與居民的互動,促進完善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健康管理網絡。
三是要大力推進智能物流建設,促進物流物聯網的發展。要利用先進的信息采集、信息處理等技術,智能化地完成運輸、倉儲、配送、包裝、裝卸等多項環節,并能實時反饋流動狀態,強化流動監控,使貨物能夠快速高效地從供應者送達給需求者,從而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四是逐步推進智能家居建設,不斷改進公民的生活方式。既要從消費觀念上引導消費者,帶動和培養處于財富金字塔中層的人群對智能家居的消費,也要在體驗式營銷中建立更多的適合大眾消費的體驗中心,逐步擴大智能家居產業的消費群體。同時,要逐步做好現有家居用品的更新換代工作。
五是推廣安防物聯網系統,保障公民的安全。要在今后的小區住宅中建設中逐步推廣由周界安防、防盜防災、車輛管理、物業管理、信息處理中心構成的安防物聯網系統,為今后的數字城市建設奠定基礎。
[1] 吳旺延,陳莉.關天經濟區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建議[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1(3).
[2] 張軍杰,楊鑄.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狀況、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3).
[3] 楊大春.試析無錫博弈物聯網產業戰略的競爭優勢及路徑選擇[J].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