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莊嚴
(遼寧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沈陽醫學院)
如今,高職類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由于高職學校的錄取分數線遠不及大多數本科院校,而且生源構成比較復雜,少部分學生來自城市,更多地來自于小城鎮和農村。因此,這種城鄉的差別和地區教育水平的差異造成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這給英語課授課帶來很多困難與挑戰。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通過不斷反思和對比,采用了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來改變學生的這種學習現狀,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以下談談我的體會。
合作學習關注在學習中學生之間的互動。在不同的發展時期,人們對合作學習給出了不同的定義。美國教育心理學家Robert E.Slavin認為合作學習“是指學習者在小組中重視學習活動并根據整個小組成績而獲得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以色列教育學者Mevarech認為,合作學習是為達到一個共同的目標在小組中共同學習的學習環境。我國教育家王坦則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習者在小組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所謂合作學習,就是根據學習任務、學生的學習水平、能力以及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異將學生編成若干個小組(一般2~8人),讓學生在小組內按照明確的任務分工,為完成小組共同的目標而進行的協作性學習活動。
第一,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一種學習方式。合作既是手段,又是學習目標。合作學習的結果往往是在不同的小組成員交換觀點的過程中,汲取他人的學習方法,完善自己的觀點。
第二,合作學習包括學習者面對面的互動、個人與小組的責任、個人與小組的技能和小組操作的過程等組成部分。在布置任務時,要讓學習者相信他們是同呼吸、共命運的一組,個人的努力與小組的成功緊密聯系,讓學習者對所在的小組產生歸屬感和依賴感,這才是合作的核心。
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中心,其基本教學形式就是小組活動,因此有效合理的分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基礎。在我的課堂上我會根據教學活動的不同而進行分組,例如,課上開展的問題討論或是口語對話的操練,我會采用就近組合的分組方式:即將臨近座位的學生分成2~4人一組,這樣便于他們課堂上就近參與活動;如果是角色表演或是討論如何處理及匯報材料這類的活動,我會將學生以寢室為單位分組(6~8人),因為同一寢室的同學每天生活在一起,相對彼此熟悉,溝通交流的機會也較多,學習以及課外活動的場所比較統一,有利于小組統一安排時間開展活動。此外,每組內要選出一個善于協調并有責任心的組長,負責安排本組成員承擔不同的任務,協調組員之間的關系,使得組員間能很好地交流,檢查和評價本組員的學習情況,同時向教師反饋本組任務完成的情況。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變為學生學習的向導和促進者,有時也可以成為共同學習的合作者。因此,在開展合作學習前教師要根據學習內容,確定合作學習的目標,并向學生清晰地闡述要達成的目標或要解決的問題,給與學生充分的時間完成課前預習任務,讓他們通過查資料、上網等方式預先了解學習內容的相關信息。同時,在實施的過程中應讓學生明確如何完成任務,過程中有什么要求,完成后如何匯報,如何獎勵小組成員的表現等等,這樣做會保證合作學習開展得更順暢、效果更好。如在講授《前景實用英語》第二冊第五單元的主課文時,教師先精講Sportsmanship的詞匯及課文主題,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以座位小組為單位討論體育精神的意義和如何發揚體育精神,在學生交流過后,布置給學生新的合作任務就是在課后分組預習課文,每個小組負責課文一個自然段的語言點、詞匯的講解及翻譯,要求學生利用查字典、上網、參考語法書來完成任務,并在下一次英語課上分小組向全班同學匯報。
要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首先要鞏固他們心中的團隊合作觀念,讓他們明白自己所在的小組是一個整體,個人的努力決定著小組的成功,如果小組內有一人不履行責任,小組則無法完成既定目標。同時也要在合作學習教學中滲透求同存異的思想,必須讓學生認識到小組內個人有個人的長處,只有取長補短、通力合作才能讓團隊取得最佳的成績。
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是保證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關鍵。教師在開展評價時,應做到“三個結合,三個側重”,即學習過程的評價與學習結果的評價相結合,側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小組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側重小組評價;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評價相結合,側重學生的評價。評估的來源主要包括教師對小組集體學習成果的評價,對學生作業、課堂匯報的評價、學生個人自我總結和小組互評。教師要在活動后針對每個小組的表現進行總結和反思,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找出不足,并給與具體的指導與幫助,促使每個小組都進行反思、學習和改進,長此以往便可逐漸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
筆者親身的教學實踐表明:在英語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學習方式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轉變學生原有的英語學習態度。總結一下,取得了以下一些效果:大大提高了英語課上學生的參與度、發展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了學生英語思維習慣、促進了語言交際能力;消除了學生學習和表達英語的緊張情緒,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有助于學生將來更好的就業和工作;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彌補了一個教師難以面向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眾多學生開展教學活動的不足,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
綜上所述,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發展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大大提升了英語課的教學效果。年輕教師還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汲取教訓、不斷創新,這樣才能真正科學有效地實施合作學習這一教學策略,更出色地完成教學目標。
[1]Slavin R.E.Cooperative Learning[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0,50(2):312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