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礦產實驗研究所 沈洪濤
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上多種價值觀的出現,國有企業中產生會計丑聞的事件時有發生,造成這些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對國有企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這些問題的出現說明國有企業的會計監督機制還存在一些弊端和問題,需要在工作中深入地研究并加以解決。目前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法律約束不夠健全,企業管理機制不成熟,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以及會計信息失真等是制約企業會計監督機制發展和完善的重要原因,需要加以重視解決。會計監督機制中存在的問題不僅僅影響到了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同時也使得侵占國有資產、利用國有企業資金進行投資等不良行為不斷滋生,嚴重侵害了國有企業的利益。本文主要對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機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就改善現在有會計監督機制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意見。
國有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進行了改革重組,這使得國有企業自身的經營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同時一些之前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沒有出現的問題也開始不斷涌現,但目前相應的管理機制還沒有完全形成,在面對這些新問題的時候,國有企業缺少有效的監督管理措施。在國有企業的所有權沒有完全分離的時候,企業的會計職責除了要進行財務監督之外,同時還要對國有企業開展相應的管理工作。伴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國有企業的會計的職責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有企業的會計僅僅開展財務工作,監督管理權利已經被削弱。在實踐中,雖然一些國有企業制定了相應的財務制度和措施,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卻運用得不夠徹底,一些員工也習慣使用老的辦法進行辦事,這容易導致國有企業會計監督工作出現混亂。基于以上這些因素,在國有企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對國有企業的會計監督機制不斷地進行完善,以便可以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發展要求。
目前,一些國有企業沒有完善的會計監督和控制的制度,一些企業雖然制定了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在這些制度的實施過程中卻陷入了困境,很多員工不愿意去執行內部控制的措施,使得內部控制的措施流于形式,很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這也是導致企業的會計秩序混亂的重要原因,同時也使得企業內部會計人員徇私舞弊的事件時有發生,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
在一般情況下,國有企業會計虛假信息大多和會計人員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會計人員自身的綜合業務素質和職業觀念對于國有企業的會計監督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目前國有企業的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在學歷、知識結構以及實踐能力方面都需要不斷的提升,甚至在一些國有企業有些會計人員還是無證上崗,這大大增加了會計監督的難度和管理的風險。一些國有企業的會計人員自身的會計監督意識不足,法律觀念也不夠強烈,很多會計人員自我約束不強,在會計工作的開展中缺乏主見,唯領導意見是從,這樣的會計人員在國有企業也較為普遍,在這種狀況下國有企業的會計監督機制就很難有效地建立和開展。
目前,在一些國有企業的領導干部中,個別領導為了短期的經濟利益往往會給會計人員進行施壓,迫使會計人員對財務數據進行更改、粉飾,以便能夠使得自身所管理的企業財務數據可以得到上級的肯定,進而獲得個人利益。這種情況下國有企業的會計人員就會受到來自領導的壓力,很難開展履行正常的會計監督職責,給會計監督工作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也影響了國有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
2.1.1 健全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體系
依據《會計法》的相關規定,國有企業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應當對本單位實行會計監督。會計法的這一規定明確了單位的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是企業的會計人員和會計機構。國有企業的會計機構和人員首先的職權是發現會計賬簿記錄和實物以及款項是否和有關資料不相符。在有權處理的情況下要及時地進行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立即向單位的負責人說明情況,以便可以盡快地作出相應的處理。其次是對于違反國家法律的會計事項,有權拒絕辦理或者依據職權進行報告。國有企業內部建立健全會計內部監督體系,需要符合一定的規范和要求。如會計資料進行定期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必須要明確,財產清查的范圍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會計不相容崗位必須要分離,并且要相互制約等等。
2.1.2 強化對于企業資產的監管
首先,要強化對于企業各類資產損失的監督。在限額以內的置產損失,在建全各類審批程序的前提之下,應當由企業自行的進行處理,對于超過限額的資產損失則必須報上級主管部門進行審批,不管上報處理還是自行處理,都要查明造成損失的原因,對相應則責任人作出處理。另外,要強化對國有企業對外投資的監督。國有企業的對外投資要認真地做好各種可行性的報告,并依據職工代表的討論大會作出決策,特別重大的對外投資,除了上述的一些程序之外,還要報上級部門批準。
2.1.3 提升國有企業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
加強對于會計人員的監督和管理,提升國有企業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是強化會計監督最為根本的要求。國有企業每年應當從大中專院校選拔一些財會專業的畢業生充實企業的會計隊伍,同時對現有的財會人員要定期地組織各種培養,強化企業會計人員開展會計監督的意識,為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2.1 政府會計監督
政府會計監督是我國經濟監督體系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和單位內部的會計監督體系能夠互相的補充,提升會計監督的水平。政府會計監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政府的會計監督可以全面檢查和定期抽查國有企業是否依據法律設置相應的會計賬簿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會計核算是否符合會計法規,另外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持有會計證也是檢查工作的重要內容。各個單位也應當接受審計、稅務以及財政部門的監督、如實地提供各種會計賬簿和會計報告的資料,不得進行隱匿、拒絕和謊報。
2.2.2 社會會計監督
會計工作的外部監督,主要是指由注冊會計師依法承辦的社會審計工作。從目前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狀況來分析,注冊會計師會計監督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將會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基本對象是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會計資料,且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有著一定的法律公正性,所以,也是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十分重要的內容。
目前,國有企業的會計監督機制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主要結合工作實踐對一些常見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企業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兩個方面著手探討了解決思路,以期能夠更好地促進國有企業會計監督工作的有效提升和國有企業在新時期的健康發展。
[1]孫秀麗.加強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現時思考[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05).
[2]孫惠玲,覃金昌.如何加強事業單位預算管理[J].考試周刊,2011(14).
[3]邢士清.完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思考[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9(04).
[4]陳華娟.企業應完善內部會計監督機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2(06).
[5]王宇明,潘欣虹.淺析完善網絡財務報告的質量[J].商業經濟,2008(06).
[6]吳力佳.會計監督體系的現狀及完善對策的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