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瓊,劉權娣 (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廣東 湛江 524001)
經皮腎鏡碎石術(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手術方式之一,具有創傷小、痛苦小、恢復快、治療徹底、住院時間短等優點,在臨床應用日益廣泛,目前已成為治療腎結石的主要方法之一。臨床實踐發現,PCNL術后常出現一些并發癥,發生率為5% ~14%。因此積極做好PCNL術后并發癥的防護對提高MPCNI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對我院接受的PCNL治療的患者給予系統護理措施并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6月~2010年1月間在我院接受的PCNL治療的患者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20~70歲,平均(34.20±2.29)歲;多發性腎結石 33例,腎鑄型結石15例,鹿角狀結石12例;雙側腎結石9例,伴同側輸尿管結石6例;結石大小平均1.5 cm×2.4 cm。所有患者術前診斷均經B超、腹部平片與靜脈尿路造影、或CT檢查確診。
1.2 方法:患者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輸尿管鏡輔助下逆行置入F5輸尿管導管;之后保持俯臥位,腹部下墊一小枕使腎區腰部保持拱形,采用B超定位法行腎穿刺,并置入斑馬導絲,依次以F8至F28號筋膜擴張器擴張穿刺通道并植入工作鞘,在腎鏡直視下超聲彈道碎石清石術,常規留置硅膠腎造瘺管和D-J管內引流。術后3 d內拔腎造瘺管,1個月拔D-J管。術后給予系統的護理措施,包括疼痛護理、出血護理、感染護理、氣胸的觀察及護理、尿外滲及尿瘺護理、腎造瘺管的護理和D-J管的管理及護理、留置尿管的管理以及出院指導等。
1.3 統計學方法: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等進行統計分析。
本組患者術后腎造瘺管留置時間平均(3.20±1.29)d,平均住院時間(10.20±1.15)d。經給予系統護理措施,術后輕微血尿于第2~3天消失,所有病例均未發生氣胸、造瘺管脫出和腎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均順利拔管康復出院。
腎結石是泌尿外科常見病之一,具有發病率高、徹底治療難度大的特點,由于病因較復雜,目前結石形成機制尚不清楚。腎結石左側、右側發病率相差無幾,雙側腎結石發病率約7%~10%,腎盂內結石約占80%。隨著微創外科的發展,上尿路結石的治療已由創傷較大的開放手術取石逐步被微創治療所代替[1]。其中PCNL是目前臨床上微創治療腎結石的理想方法之一。由于相對傳統的開放手術,PCNL尚屬于一項新技術,尤其是在開展時間尚短的機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在所難免,因此系統的術后護理對于防治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臨床治愈率具有重要意義。
筆者對我院接受的PCNL治療的患者給予系統護理措施并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經給予系統醫療及護理,所有病例均未發生氣胸、造瘺管脫出和腎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均順利拔管康復出院。筆者認為有效防止PCNL術后并發癥發生,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系統護理:①疼痛護理:手術創傷及術后留置管道、殘余結石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輕者影響患者的正常起居,重者可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導致心律失常、心搏驟停。護理上要指導患者放松,轉移注意力,遵醫囑給予解痙鎮痛藥,或者聯合術側腎區冰敷及近紅外線照射熱療來緩解疼痛。②出血:術后并發出血較為常見,大出血發生率為0.6%。護理上要嚴密觀察患者出血的征象,如面色蒼白、血壓進行性下降、心率逐步加快;注意觀察腎造瘺管流出液的顏色,若引流液由暗紅色變為鮮紅色,伴凝血塊,或患者再次出現腰部脹痛,應考慮出血的可能,并及時處理。輕微的出血或血尿可給予適當的抗感染、止血即可[2]。對于大量出血或經初步處理無法止血者應查明原因并給予正確處理,若經積極的保守治療無效者應給予介入止血。③感染:感染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應引起重視。若患者術后體溫升高并超過38℃,要密切監測體溫,觀察腎造瘺管周圍有無紅腫及膿性分泌物,巡回護士要定時擠壓引流管,保持各項管道暢通,同時要及時更換敷料,保持輔料煩躁清潔。④氣胸:患者術畢回病房后,護士應詳細了解手術過程及穿刺過程,如有胸膜損傷應及時給氧,并觀察患者呼吸是否緊迫,詢問有無胸悶、氣急、呼吸困難,檢測血氧飽和度,一旦出現大量氣胸應行胸腔閉式引流并做好相應的護理。⑤尿外滲、尿瘺:患者回病房后應妥善管理腎造瘺管,防止管道受壓、變形、扭曲及打折,觀察引流液顏色及量,觀察腎周圍是否存在腫脹,詢問患者有無腰脹痛等基本情況,可有效防治尿外滲及尿瘺。⑥腎造瘺管的護理:手術結束后常規向腎造瘺管內注入NaCl溶液適量并夾閉1 h,可有效增高腎內壓并促使血凝塊形成,起到有效止血的目的。術后1 h開放并觀察腎造瘺管引流液顏色及血尿隋況。腎造瘺管放置7 d后,若患者無癥狀以及復查KUB證實無結石殘留,尿液逐漸恢復正常,即可夾閉造瘺管24~48 h,如無異常則可拔管。⑦雙J管的護理:雙J管可引起部分患者不適,應告知患者雙J管的作用及可能出現的刺激癥狀,囑咐患者多飲水以增加尿量,減少尿液中晶體沉積,減少刺激癥狀;雙J管留置2~6周可考慮拔管[3]。⑧留置尿管的護理:除了按常規護理外,應嚴密觀察尿液顏色、量,防止細碎的結石阻塞尿管,判斷術后是否存在出血。⑨出院指導:護士應詳細交代帶雙J管出院的注意事項及回院拔管時間,交代日常活動注意事項,指導患者自我觀察護理,囑患者注意休息,多飲水,定時排尿;指導患者飲食,告知復查項目及時間,如有異常情況及時來院處理等。
總之,臨床護理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在做好以上幾點的同時隨機應變,合理完善全面做好PCNL的臨床護理是減少和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術后盡快康復的重要措施。
[1]陳 萍,李 青,呂 敏,等.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淮海醫藥,2012,30(2):178.
[2]王菊廷.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圍術期的護理進展[J].廣西醫學,2011,33(7):877.
[3]劉忠澤,李世俊,張福慶,等.徽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手術并發癥分析[J].中華秘尿外科雜志,2006,27(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