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鑫,卜憲才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鳳城鎮衛生院,江蘇 豐縣 221700)
筆者選取我院于2008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患者,將其均分為兩組,其中60例治療組患者接受社區預防治療,6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的預防治療,治療組社區預防治療效果顯著,現將其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于2008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患者,將其均分為兩組,其中60例治療組患者接受社區預防治療,6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的預防治療。其中所選取的120例患者,其中男85例,女35例,年齡32~75歲,平均(56.7±2.7)歲,兩組患者均被確診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患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癥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常規預防方法:①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注意早睡早起,盡量避免熬夜;②保持愉快的心情,不大喜大悲;③嚴格控制飲食,飲食注意清淡,少食油膩、高脂肪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④勞逸結合,避免過度體力勞動,在飽食后不宜進行劇烈運動;⑤加強體育鍛煉,根據患者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治療組社區預防對策:①篩檢:仔細篩查患者病癥,準確檢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患者,便于對患者病癥進行早期診斷治療;②免疫預防與藥物預防:首先患者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少食油膩的食物,注意進食營養、高纖維、高維生素食物,根據患者身體狀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可有效增強免疫功能,在社區中普及關于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知識,對社區中老年人群進行定期體檢,如有需要可給予患者常規的冠狀動脈型心臟病的藥物進行預防治療;③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給患者講解相關健康保健知識,增強患者自我保健意識,促進患者對健康的認識;④降低危害健康因素:對可能導致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患者給予有效預防,降低可能對患者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有效預防病癥發作;⑤疾病預防: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同時定期做好體檢工作。
兩組患者在實施預防措施之后,其中治療組60例患者中,2例冠狀動脈型心臟病患者病情惡化,58例(96.7%)冠狀動脈型心臟病病情好轉,對患者正常生活無影響;對照組60例患者中,15例冠狀動脈型心臟病患者病情惡化,45例(75.0%)冠狀動脈型心臟病病情好轉,對患者正常生活無影響。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也可稱為冠心病,為一種常見的心臟病,是因冠狀動脈狹窄出現的供血不足而引發的質性病變或心肌機能障礙,也稱為缺血性心肌病,對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也是中老年的主要致死原因。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的預防與治療,降低病死率和發病率是當前臨床醫學界的一個關注的問題[1]。我國高血脂、高血壓以及冠心病癥發病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實施有效的社區預防對策,首要措施是通過有效篩查,及時發現潛在病因的人群以及易感人群,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發病率。冠心病的病因主要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但目前對該項病癥的原因沒有明確診斷,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導致的病癥[2]。其中該病的主要患者群為大于45歲的男性,超過55歲或已經絕經的女性,或家族中有該病的致病基因,存在不運動、痛風、肥胖、超重、吸煙、糖尿病、高血壓等病癥的患者,為主要患者群。對于該類人群應盡早做好預防工作,對其進行健康宣講,并定期對社區中老年人群進行體檢,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改善患者生命質量。在預防的基礎上,患者應注意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的免疫機能,有效對抗病癥的發作;在運動的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量運動;同時中老年人應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的生活休息睡眠,情緒保持穩定,不可過喜過悲,保持血壓的穩定[3]。從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兩組患者在實施預防措施之后,其中治療組60例患者中,2例冠狀動脈型心臟病患者病情惡化,58例(96.7%)冠狀動脈型心臟病病情好轉,對患者正常生活無影響;對照組60例患者中,15例冠狀動脈型心臟病病情惡化,45例(75.0%)冠狀動脈型心臟病情好轉,對患者正常生活無影響。兩組患者對比,治療組病情改善顯著優于對照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采取有效的社區預防對策,可有效治療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病情,可延長患者壽命,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命質量。
[1]劉桂蘭.糖尿病的社區預防和控制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2012,5(11A):148.
[2]劉寶春.淺談冠心病的預防與治療措施[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19(13):845.
[3]宗 春.淺談冠心病的預防與治療措施[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84(1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