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芳,李永紅,孫 巖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6醫院燒傷科,吉林 通化 134001)
燒傷患者在入院治療期間及痊愈后表現出不同的心理情緒變化。燒傷患者心理問題復雜,矛盾突出,通過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導,患者能面對現實,樹立重新生活的勇氣。加強護理人員做好心理護理不僅及時解決了患者的心理問題,而且促進了患者的身心早日康復,促進了護理水平的提高[1]。我科收治2012年1月~2013年1月間就診的燒傷患者46例。綜合分析這些患者的心理特點,加強與他們的心理溝通,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解除其身心痛苦。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2012年1月~2013年1月間就診的燒傷患者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齡30~50歲,其中頭面部燒傷22例,雙下肢燒傷14例,其他部位22例。燒傷面積均在30%~50%,燒傷深度為淺Ⅱ度~Ⅲ度。
1.2 方法:主要采取入院宣教,心理指導,在各項護理操作中積極進行解釋、溝通、出院時進行出院康復指導的方法。
(三)缺乏安全感或不健全的自尊。在單親家庭中成長,無論是過分溺愛還是缺少關愛,都會使單親家庭子女沒有機會得到應有的關心和愛護,所以,他們對別人的防范意識特別強,同時還伴有對老師和同學的莫名的抵觸情緒。他們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關心和注意,但迫于自尊,又不愿意把困難告訴別人,內心也不能坦然地接受他人的幫助,致使他們更加封閉自己的思想,容易產生心理障礙。
1.3 結果:46例患者能夠配合責任護士的健康教育進行治療,有困難積極找責任護士進行溝通,縮短了治愈的療程,有效地緩解了病痛的壓力,使護理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2.1.2 入院后疼痛和畏懼心理:對醫院環境的陌生,對燒傷相關知識的缺乏,燒傷需多次換藥,渴望創面換藥,又不能接受清創帶來的痛苦。表現為情緒暴躁,不能正確理解燒傷補液的重要性,往往把燒傷的身心痛苦與自責推到護理人員身上。
2.1.3 擔心和敏感的心理:由于部分患者創面較深,僅靠創面清創換藥達不到治療的目的,需植皮手術,患者對取皮、植皮不能正確看待,一旦手術后擔心愈后功能受限,尤其是頭面部燒傷患者,怕愈后影響其容貌,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心理壓力大。
2.2.2 充分理解尊重患者的意見:針對患者剛入院時的急躁心理,應尊重患者的選擇,盡量安慰。首先穩住患者的情緒,在確定無其他并發癥的前提下遵醫囑給予適當的止痛藥,首先解除軀體痛苦,減輕心理壓力。待其穩定后再進行適當的治療和護理。
光滑極限量規是具有以孔或軸的最大極限尺寸和最小極限尺寸為公稱尺寸的標準測量面[1],由于其結構簡單、檢驗效率高、能保證被檢工件在裝配中的互換性要求,因而在大批量生產中被廣泛使用。目前光滑極限量規的檢定項目包括尺寸、母線直線度、圓度和測量面表面粗糙度[2],其中圓度和母線的直線度測量主要分別使用圓度儀和輪廓儀,但這幾種儀器只適合在計量實驗室中使用,而且只能檢定一項,無法適合大批量的量規檢定[3],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套機電一體化測量方案,可以通過一次裝夾即可自動測量塞規尺寸和形位誤差,可大大地提高檢定效率和數字化水平。
2.1 燒傷患者心理問題的分析
2.2 采取的護理措施
2.1.4 創面愈合后,患者不能配合進行有效的功能鍛煉,而使手術達不到預期效果。
2.2.1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入院后責任護士應熱情的接待患者,耐心傾聽他(她)們的主訴,并解釋患者提出的疑問。介紹燒傷護理方面的知識。護理人員要讓患者認識傷情,樹立戰勝傷情的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暫時情感障礙,以達到解除顧慮及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3]。
2.1.1 突然的意外傷害急劇的改變了患者的心理平衡,導致患者心情緊張恐懼[2]。
由圖5可以看出,將16個風力發電機置于同一個風場時,風電輸出峰值為24 MW,谷值為零,波動性很大,并網后對系統可靠性的影響較大。分別置于兩個風場時,風電輸出峰值為19 MW,谷值為零,波動性相對于只有單個風場時減小。置于4個風場時,風電輸出峰值為20 MW,谷值為2 MW,波動性減小,風電輸出曲線更為平滑,并網后對系統可靠性的影響較小。因此可以得出結論:通過增設風電場數目可以減小風電輸出功率的波動,使得風電輸出曲線更為平滑。但為了評估增設風電場數目對電力系統可靠性的影響,還需要通過MATLAB仿真,得到對應的系統可靠性數據。
2.2.3 合理安排護理方案:燒傷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痛苦。患者既希望從護患溝通中獲得與健康相關的知識,以配合治療,也希望從護患溝通中得以心理上的支持與安慰。因此護患溝通應貫穿在整個護理活動中。護理工作應適應住院患者的需求,根據患者的年齡、個性、興趣、文化背景以及對燒傷病情的接受程度制定出詳細的健康教育內容,不失時機地進行心理護理指導。如患者入院安靜后進行治療護理方法,病房環境介紹、主治醫生以及責任護士。對燒傷面積較大的患者尤其應說明消毒隔離的重要性,避免患者產生不良情緒。除與患者溝通外,還應重視家屬的心理護理,家屬的態度及言行影響著患者心理乃至病情的轉化[4]。
2017年11月25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教育部正式對國內外公布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官方平臺,該出版傳播平臺的出版網站是中國知網。為了確保學術成果的首發權與快速傳播,任何一篇投稿,一經編輯部錄用和審定,無需確定其后在紙質刊物出版的時間和頁碼,通過電子雜志社審核,即可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也就是俗稱的CAJ-N中以網絡中英文首發方式面向全世界,目前已經有651種網絡首發期刊。
護士在整個護理過程中,應用和藹的態度,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交流,耐心傾聽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充分理解患者的擔心,并做相應的解釋,令其信服。護士應認識到心理、社會、情感因素在護理工作中的作用。護患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因此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要熱愛患者,尊重患者,使患者產生親切感,真正實現護患有效溝通。
[1]劉 敏.燒傷病房實施循征護理的對比分析[J].中國燒傷創傷雜志,2008,20(1):48.
[2]呂彩軒.住院患者的心理護理[J].吉林醫學,2008,29(21):1993.
[3]王克芳.5例重度燒傷患兒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18):152.
[4]張玉英.老年燒傷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1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