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忠坤 江鳳潮 陳安華
(鹽城市亭湖區林蠶站 224002)(亭湖區新興農業中心 224053)
近年來,亭湖區積極引導蠶農抓桑園套種和蠶棚利用,搞好蠶桑綜合經營,提高桑園產出率、蠶棚利用率及綜合經濟效益,提高蠶桑市場競爭力,全區桑園夏秋復種面積累計達2 000多hm2,養蠶大棚、簡易蠶室套作蔬菜和搞家禽育雛綜合利用500多個。2012實現全區桑園復種面積333.3hm2,蠶桑重點鎮采取夏季套藥芹,秋季套雪菜、豌豆,一般蠶桑鎮以薺菜,香菜為主,取得良好效果,全區年實現桑園復種和蠶棚綜合利用增收800多萬元,比上年增收200多萬元,有力地促進了蠶業增效、蠶農增收。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農村的致富門路和多種經營項目日益增多,在努力提高蠶繭產量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自然優勢和區位優勢開發冬季桑園,積極引導廣大農戶對桑園進行套種,以提高桑園綜合經濟效益,不斷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已成為發展蠶桑產業的新課題。在堅持合理套種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選擇市場需求量大、經濟價值相對較高的品種,大多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桑園套種的成功,不僅解決了我區冬閑桑園丟荒、資源浪費等問題,還給蠶農增加了一條致富門路,為蠶農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對鞏固桑園基礎,增加蠶農收入,提高蠶業綜合經濟效益,提高蠶桑生產市場競爭力,促進蠶桑產業又好又快的發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5月中旬,桑葉生長茂密時播種藥芹,畝用種200g,待齊苗后桑葉基本采光。通風透光,有利藥芹生長,畝及時施用優質復合肥50kg,芹菜上市期正值伏季,彌補市場短缺,畝產藥芹1 000kg左右,畝純收入達1 500多元。
南洋鎮是我區蠶桑重點鎮之一,現有新老桑園面積326.7多hm2,其中老桑園套種雪菜138.7hm2,新桑園套香甜瓜、育桑苗等60多hm2,套種占桑園總面積的60%以上。該鎮月青村有桑園18.7多hm2,全部套種雪菜,畝產鮮雪菜平均 2 800多kg,近百戶蠶農家家有切菜機和腌菜池,腌制成咸菜近2 000kg,畝桑增值 2 000元左右,已形成產、加、銷一條龍格局。該村一組薛廣華,全家3口人,承包0.33 hm2桑園,產鮮雪菜1.8萬kg,經加工后,增加收入2.1萬余元,畝平4 200多元。桑園套種雪菜有四大優勢:一是產量高,一季畝產量在2 800 kg左右,占空地種植產量的90%左右;二是市場需求大,主要銷往恒鼎脫水蔬菜公司、相關學校食堂、工廠等,供不應求;三是經濟效益好,市場鮮菜銷售批發價每公斤在0.5元左右,腌制后每kg1元以上,平均畝桑可增收2 000元左右;四是技術簡便成本小,一般在11月上旬播種,來年三月底四月初收獲,播種時直接撒播,不需翻土,畝用人畜糞20~30擔作基肥,有條件的用灰雜肥畝30擔左右覆蓋,來年3月初畝用尿素10~15kg散施,套種畝成本在80元左右,每畝可獲取2 000元的收入。
新興鎮也是我區蠶桑重點鎮之一,該鎮有桑園200hm2,116.7hm2桑園套種豌豆,套種面積近60%,在晚秋蠶飼養結束后,桑園中套種一季豌豆,采收幼嫩莖葉、嫩梢和青莢上市,桑園套種豌豆,要求豌豆品種早熟,植株矮生直立。豌豆生長期比較長,10月下旬養蠶結束后應抓緊時間播種,播種前進行土地翻耕,施足基肥,每畝桑園用腐熟廄肥800kg、過磷酸鈣8kg、氯化鉀5kg進行挖溝條施,也可以用三元復合肥10~15kg進行穴施。按桑樹行間隔行進行點播,每隔20cm為一穴,每穴播種2~3粒。苗期、開花結莢和鼓粒期各追肥一次,施復合肥1.5~2kg或尿素1.5kg或腐熟人糞尿300kg。來年的2月底3月初收獲,每畝桑園可收豆莢150~200kg,產豌豆苗約200kg,每畝可增加收入800元。
便倉、鹽東、黃尖三個蠶桑一般鎮套作薺菜、香菜等,薺菜套作時間:一是在桑園夏伐后,2~3個月即可收獲;二是晚秋蠶結束后播種,來年2~4月收獲。畝產750kg左右,賣給大酒店包春卷、餃子等,口感好、市場俏;套種香菜,能賣到40元/kg。
幾年來,全區養蠶大棚、簡易蠶室套作蔬菜和搞家禽育雛綜合利用500多個。養蠶大棚在晚秋蠶結束后不拆,利用大棚的透光、保溫和冬閑套種蔬菜,省事、省工(免得大棚搭了拆、拆了搭),南洋鎮曙光居委會蠶農張竹清利用養蠶大棚套種蔬菜,他每年在晚秋蠶結束后,利用養蠶大棚增溫保濕條件,冬閑套藥芹和香菜等,兩個大棚0.02hm2種兩期共收入6 000多元;簡易蠶室在晚秋蠶結束后至來年春蠶飼養前,搞家禽育雛綜合利用,南洋鎮才壩村3組吉玉生在簡易蠶室內育雛,半大的雞賣給飯店做燒雞,從秋蠶結束到來年春蠶開始,育雛兩期收入上萬元。這兩戶成為我區蠶業綜合利用的范例。
一是堅持以桑樹為主、套種作物為輔的原則。桑園套種是在不影響桑樹生長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冬閑期桑園套種增產、增收的優勢而進行的。為了使桑園套種的作物管理與桑園的冬季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實現兩者的優勢互補,達到蠶業增效、蠶農增收的目的。在進行桑園套種時,應始終堅持以桑樹為主、套種作物為輔的原則,防止偏向套種而有損于桑樹生長的做法,同時要求使桑樹的生長和套種的作物的生長不相矛盾;二是科學合理地選擇套種作物。在堅持合理套種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選擇生長周期短、市場需求量大、經濟價值相對較高、生產管理水平較為簡單的作物品種。而對生產上容易感染病菌、對桑樹容易造成危害、生長周期較長、栽培技術水平要求過高的作物品種應避免套種。實踐證明,只有合理的選擇好套種作物,才能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幾年來,我區把蠶桑綜合利用作為農民增收的重點工作來抓,尋求桑園和蠶棚再利用的新方法、新措施,千方百計提高桑園產出率和蠶桑生產的綜合經濟效益,通過多次舉辦農民創業(蠶桑)培訓班,對桑園套種和蠶室綜合利用進行研討、示范推廣,通過看現場、算經濟賬,激發廣大蠶農搞好蠶桑綜合利用的積極性,總的來說,這項工作在我區已取得初步成效,我們將積累經驗,學習先進縣(市、區)成功做法,努力把蠶桑綜合利用工作做出新業績,為推進全區蠶桑產業健康發展,促進蠶業增效、蠶農增收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