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運忠 馬濤(淮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逐步加劇,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老年期是人多事之秋的時期,這一時期機體功能逐漸衰退,心理活動也有一定的變化。太極拳非常符合老年人的特點,因為它動作輕柔、運動量小,練習時要求用意不用力,動作、意識、呼吸相結合
太極拳運動,在練習時要求步法穩健、關節屈伸靈活、連綿不斷的做動作,而且太極拳的動作大多是螺旋式,能使全身肌肉運動起來。長期參加太極拳運動,能增加肌肉對骨骼的牽拉作用,增強肌肉的收縮力,以及骨的新陳代謝。骨骼的性能得到加強,就提高了骨的抗壓、抗折等方面的性能,不易發生損傷。因此太極拳運動能強化老年人的運動系統。
就人體生理而言,太極拳旨在激發內勁,對全身血管都能起到鍛煉效果。太極拳運動中,氣遍周身,內氣運行,達到無微不及的效果。從客觀上說,每次練功過程亦是在擴充血管,疏通經絡,使血管頻繁地擴張與收縮。通過這樣,使血管得到加強,加快了循環頻率,疏通了經絡,使大動脈暢通無阻,毛細血管經久不衰。
處于特殊時期的老年人,要善于控制思想感情和心理意識,特別是要排遣莫名其妙的猜忌多疑的心理和牢騷情緒。老年人經常參加太極拳運動,可以使老年人能夠更好的控制自我感情,在生活中達到遇怒而不惱,遇喜而不狂,力持鎮定、力求忍耐。老年人運用太極拳這一鍛煉手段,能夠有效調節心理,顯著擺脫內心的孤獨感和空虛感。有人對老年人采取集體練習的跟蹤調查方式,讓很多老年人一道,學習或者練習太極拳。練習者們互相糾正、互相切磋,交流心得體會,愉悅地海闊天空交談等等。在這期間老年人結交了新的朋友,心態變得平等、真摯,受到群體積極心理影響之后,老年人喚起了對生活的熱愛,激發起對生活的信心。
由于老年人自身的健康狀況和鍛煉基礎不盡一樣,所以在制定鍛煉的要求和選擇練習的內容的時候,要切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健康狀況等等。因為老年人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在做猛烈快速的動作時,容易導致缺氧頭暈眼花、暈厥、體力不支等等。因此,老年人在練習太極拳時要量力而行、因人而異。由于初學太極拳的老年人不具備良好的柔韌性和腿部力量,練習之后常明顯感覺腰腿酸痛,這是因為在太極拳運動中,下肢大部分動作都是腿部的屈伸,并且大多是身體重量由一條腿支撐。只有在太極拳運動中堅持循序漸進并長期練習,才會逐漸增進柔韌性和腿部力量,增強體質,這樣自然會減輕消除腰腿酸痛的感覺。另外老年人堅持練習太極拳,對的毅力、意志和性情也是一個很好的磨練過程,但要注意持之以恒、勞逸結合。經過長期堅持練習太極拳,老年人定會受益無窮。
老年人練習太極拳要選擇良好的環境,要選擇空氣清新,地面平坦,向陽避風的地方進行聯系,如公園、樹林、操場、海濱及清潔寬敞的綠化地區等等,這樣對身心健康更為有益。由于老年人抗病毒、抗寒、抗污染物侵害能力相對比較弱,在遇到大霧天或風雪天,不宜進行室外練習,以免誘發各類疾病。如果選擇室內練習,要注意室內空氣通暢,環境明凈亮潔,最好打開窗戶,以利于通風換氣。在夏季老年人不宜在悶熱的室內環境中進行練習,以免中暑。在冬季老年人為避免著涼要注意添加衣物,尤其不要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地方里進行練習,以免引起肺炎、哮喘等病癥、急性支氣管炎等。另外,老年人在進行太極拳運動前一定做好準備熱身,練習后還要做好整理放松活動,要做到循序漸進。
太極拳通過練習和呼吸密切結合,對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起到積極的作用。通過練習太極拳,老年人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健康水平,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還可以在參與練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健身的樂趣,豐富他們的晚年生活,達到促進身心健康的目的。積極開展太極拳運動,對于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緩解老齡化社會壓力,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蔡中林,周之華.武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利,王森.太極拳鍛煉對中老年人心理因素影響分析[J].中國臨床研究,2004,(8).
[3]孫有智,張云華.太極拳鍛煉對中老年人抑郁癥的預防治療效應[J].湖北體育科技,2004,(34).
[4]蔡開明.從文化學角度看太極運動對大學生身心修為的價值[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