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南陽理工學院體育教學部 河南 南陽 473004)
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使得我國的體育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然而如何將體育事業發揚光大,如何將在北京奧運會中獲得的寶貴和輝煌經驗傳承下去,如何使體育價值惠及人民,如何在群眾中提供和分享更好的體育服務和體育精神,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都與群眾體育的發展緊密聯系。確立前沿的群眾體育性質決定著群眾體育的發展趨向和規模。本文通過對公共產品理論的理解對我國群眾體育的性質進行多維度的分析,旨在為我國的群眾體育性質和供給提供可行性的建議。
公共產品的意義是指具有公共消費的性質,是用來滿足社會大眾需求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由于在現實社會發展中,公共產品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例如:社會發展水平、群眾體育的發展特點、群眾體育的管理體制以及調節群眾體育的相關法律和政策等,這些因素都對群眾體育作為一種公共產品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1)從群眾體育內涵特點來說群眾體育屬于一種公共體育產品。群眾體育又被廣泛稱為大眾體育(sportsforall或masss ports),它是“以社會全體成員為對象,目的是為了強身健體、豐富閑暇生活、陶冶人們情操、調節社會價值和情感而組織的豐富多樣的體育鍛煉活動,是“人民群眾在工作之余,自愿參加的一種以健身、美體、娛樂、社交、消遣目的的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通過研究不同定義中的群眾體育可看出,其供給對象是指“社會全體成員”、“人民群眾”,其目的是為了滿足社會公共體育的發展需要,這些概念中體現出群眾體育的對象中不能排除任何一個個體,這就決定了其公共消費的性質。因此,群眾體育的本質功能是為社會提供產品,為社會公共利益服務,具有公共體育產品的性質。相關體育政策的管理辦法中表明:群眾體育的價值功能之一是為了提高整個民族的綜合素質,任一個體都不能代替全民族,因此,其效用是整合體現,不容分割。群眾體育的開展體現出體育的公平原則,體現了群眾對體育的集體需求,是對人們體育權力維護的有力保障。
(2)從法律權威性和對體育性質的認識來說群眾體育是公共產品。群眾體育歷來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和重視,并將群眾體育的推廣和增強全民體質列為國家的重要任務之一,這也體現了群眾體育的公共產品性質。另外,我國的法律法規中也表明了群眾體育是具備公共產品性質的特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是我國最具權威性的法律之一,是制定其他憲法的基礎,它規定:“國家發展體育事業,開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增強人民體質”,公共產品理論中指出國家是供給公共產品的主體,而憲法中提出“國家發展體育事業”。由此可以看出,憲法是把體育事業作為社會的公共產品對待的;“群眾性體育活動”是對社會群體開展的體育事業,其運動主體是人民群眾,后者的提高人民體質健康正與群眾體育的發展目標相吻合,因此,憲法中提出的體育事業必定包含群眾體育,綜上可以看出,我國群眾體育相關法律中規定了群眾體育的性質是公共產品。
我國提倡和諧社會的構建,和諧社會的宗旨是以人為本,不斷改革和創新我國的社會管理體制,建立各方面利益均能得到協調和穩定發展的社會,并將公平正義的民主的法制貫徹到社會發展中。和諧社會要求正確及時解決社會中的多重矛盾,通過協調各方利益沖突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使社會公平和民主得以切實的實施和維護。群眾體育發展中產生的矛盾是指人們對體育需求的不斷增長和供應之間的矛盾,如果能夠完善地解決矛盾則能體現出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理念;若不能很好地解決,則只會帶給群眾體育的消極影響,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局面。因此,在對待群眾體育的矛盾,一定要花費大量精力去解決,廣泛發揚群眾體育的優勢,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很大程度上激起了群眾的體育鍛煉精神,體育精神、體育文化在大力宣傳下也得到大眾的深刻理解,我們要趁此機會,鞏固和提高這一體育理念,從而最大化地促進群眾體育的發展。
群眾體育屬于公共產品,這一性質是由其內涵、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現實社會中供需發展關系和我國的社會發展時代、背景所決定的。群眾體育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其功能和作用也表現在多方面,而我國群眾體育的發展特點也決定了我國政府部門必須承擔起群眾體育作為公共產品的職責。
[1]葉文輝.中國公共產品供給研究[D].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17).
[2]國家體委群體司.群眾體育工作指南[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03).
[3]體育科學詞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