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林 許小剛(黃淮學院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我國有關藝術體操的研究大約有二十年的歷史,已經初步形成了相應地研究體系。像胡雪和齊桂鳳是以分析動作美的構成因素來研究藝術體操的一些特點,其構成因素包括:穩、準、協調等。在姿態和結構上表現出來的形體美比較直觀,是在相對穩定的空間環境里展現出來的。優美的動作讓人感覺到美得恰到好處,集中體現了一種美的意境,而且也是一種美的升華。此外,李衛東也對藝術體操做了研究,主要是以綜合的角度分析了其表現形式,主要包括力度感、節奏感以及動態感。在他看來,藝術體操的審美體現在和諧性和新穎性等方面,其中和諧性包括人和器械之間的統一和諧、音樂表現與動作表現的和諧、表演風格與整個環境的和諧等。另外,程慧則是對教學環境作了比較全面的分析,主要是通過文獻資料的查閱,以及調查法進行的分析。在他看來,情景教學能夠使得教學設備、教學環境和師生關系等得到優化,而教學環境的優化可以幫助學生習得運動技能的同時得到個性化的發展,使得身心能夠得到健康的發展,而且整個教學效果也會得到提高。鐘進認為將情境教學應用于藝術體操的教學中是比較可行的,藝術體操具有較強的韻律性,通過趣味性的活動來調節課堂的氛圍,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圖像、視頻等來進行講解和示范,將要表現的情境展現給學生,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激勵學生主動去了解動作的表象,并自發地進行思考。在剛開始練習藝術體操的動作的時候,可以先通過圖片、音、視頻作為引導,然后以對比練習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逐漸地認識動作的要領,在音樂的進入,整個情境會讓學生開啟他們的想象力,從而一步步領會和掌握動作要領。在對技術動作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成套動作進行相應地解說,包括動作的力度、規格、氣勢等方面,并反復的通過視頻和錄音來展開學習,引導學生對動作的各方面進行深入體會,領略整個動作所展現的意境,充分發揮想象力,進入到整個情境中去體會動作的意境和美感。
在傳統的教學中,通常是教師教—學生學—完成動作這樣的教學模式,幾乎不會考慮到動作是在怎樣的環境下、以怎樣的心情呈現出來的,甚至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一些懲罰因素出現。這樣看來,學生在學習動作技術的時候,多是在被動的情況下學習,整個學習的氛圍也相對較壓抑和沉悶,這對學生的身心的發展是比較不利的。而情景教學不同,其教學方式往往是幫助學生進行快樂自主地學習,通過設置有效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學習情境,并感受到運動的樂趣,最后再進行還原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在一種輕松和諧而充滿樂趣的環境里去主動學習,進而獲得更好地教學效果。
(1)確定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教師設定的總目標、個人及小組目標。關于教學目標,主要是將體操作為教學的內容,然后按照體操的評分標準來對技術動作進行評分,成績按照百分制進行計算:10%的平時成績、20%音樂部分、20%自編的組合、50%的技術成績。
(2)分組并進行角色分配。根據班級的人數進行分組,一般可以分為兩個組,分別作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再把每個大組分為五個小組,在實驗開始后,每個小組的成員不再改變。教師在分組完后給需要對小組進行編號,而且還要將每個小組里的成員的角色分配好,讓他們可以相互幫助、相互依靠,每個人承擔起各自的責任,為實現小組的目標而積極地努力。
(3)教學中情境內容的創設。在教學中進行情境故事的設置,首先要以教學內容為根據。例如,可以選擇一些古典愛情故事作為情境故事,將故事的主題呈現給學生,是學生能夠體會到故事的動人之處和凄美之處。把教學內容與這樣的情境故事結合起來,從而增加了教學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幫助學生積極而主動地去學習。其次,情境故事的設置要符合教學的要求。在每次教學中總會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以要以重難點為依據設置情境故事,通過一些有代表性的圖片來幫助學生體會故事的內容,學生便能迅速從中得到啟發,并能掌握知識和技能,從而幫助了他們對重難點的學習。最后,情境故事的創設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對象。大眾藝術體操主要是針對女同學的教學,由于女性的情感比較豐富,而且大都處在發展的時期,所以對她們的教學應該主要是情感教學。教師在創設教學的情境時,應多挖掘一些情感因素,將一些能夠打動人的場面與故事融入教學中去,使學生能夠充分地受到感染。總之,“情境教學”需要人為地創設合適的情境,而情境故事的創設有很多方式,可以通過一些古典故事來表現情境的內容,通過音樂來烘托情境的氛圍,通過具體的實物來再現情境故事的環境,通過語言來描述情境的發展過程等。
教學活動都是在相應的環境中開展的,既有有形的環境,也有無形的環境,當然還包括某些特定的環境。教學環境不僅會影響到教學活動的實施,也會影響到教學目標的成功實現。所以,教學環境會對教學的整體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
比較好的教學環境會讓學生感到很新奇,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關于大眾藝術體操的教學環境,大都是在室內的場地上開展的,情境的創設主要是依靠場地器材,在上課之前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對教學的場地作出合理的規劃。在設計場地環境時,應該盡量將場地設計得線條清晰、美觀大方,把一些舊的器材設計得比較新穎,這樣才會增加整體的美感,讓學生充滿了好奇心,從而調動了他們學習的情緒。所以,情境教學是將環境和心理兩者結合,來形成一種誘發力,這種誘發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進行學習。總的來說,情景教學就是通過有趣地活動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并連同整個課堂的氛圍、教師的語言形成一種作用于學生內心的心理環境。所以,情境教學的環境包括心理環境、場地設施、人際關系等。
(1)通過合理的故事情節來表現情境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引入自然的教學環境里去,將生活故事中的具體場景加入教學環境中去,作為典型來使背景內容得到充實,或者將學生的一些具體生活的經歷,作為情節來創設較為靈活、多變、開放的情境內容。然后結合教師語言的描述,引導學生去積極思考,并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故事的情節內容作出分析。
(2)重視動作的來源。對于大眾藝術體操來說,其基本的動作都是從舞蹈和體操中演化而來的,為體操設置相應的情境故事已經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而且也逐漸變為了高雅的藝術表演形式。而在教學方面,在編排動作的時候也會依據情境故事中場景和角色的差別而轉換不同的編排形式。盡管動作編排是來源于情境,但是不會因此使動作太過簡單,而會讓器械的運用既簡單又比較容易掌握,同時,會在不同的情境里將動作與音樂相融合。
(3)用音樂來渲染環境的氛圍。音樂可以說是一種美妙的天然之聲,是藝術體操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語言既微妙又強烈,它是通過旋律和節奏來描繪出音樂的形象,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激發出自己的身體潛能和音樂潛能,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讀懂了身體的聲音。在選擇音樂時,應該注意將音樂的類型和教材的意境、基調配合起來,要讓音樂與整個意境相協調,使氛圍更加的融洽。
(4)讓學生通過表演來感受情境內容。女性的思維一般比較活,他們觀察力也較強,比較細心,所以課堂教學可以借助表演的形式來開展,這樣可以更好地順應她們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教師根據教材編排出相應的故事情節,設置不同的角色和情境故事,讓學生進入情境中并扮演相應的角色。這些角色不只是故事里的角色,也能從某些方面代表了同學或者自己。所以扮演者往往會對角色感到很親切,從內心更加深刻地體會了動作的內涵,也就更容易準確地掌握所學的動作。
(5)結合語言來對情境內容進行描述。上述教學策略都是采用的較直觀的手段,而情境教學總是會將語言描述和直觀相結合,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教師的作用相當于導演,將故事內容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出來,這樣會對女同學的認知能力起到引導作用。語言的描述對于學生的感知效應能夠有所提高,是整個情境故事顯得更加的生動,并把個人的感情表達給學生,會強化他們的主觀感受,引起情感的共鳴,從而幫助他們進入特定的情境中去體會動作的技巧與內涵。
對于學生來說,情趣是他們學習的最大的動力來源,對大眾藝術體操的興趣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傳統的教學比較重視學生對運動技術的掌握,而不注重女學生學習運動的興趣,教學效果相對較差。而情境教學則不同,比較注重女同學的特點,并會將情境教學的內容與女性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特點相適應,滿足學生各方面的需求,教學方法也是多樣化的,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體驗到運動帶來的快樂。在教學過程中,會關注學生學習中的各種進步以及她們的要求,不斷地為她們提供合適地情境內容,幫助她們在和諧的氛圍中得到成長與進步,從而激發她們學習這門課的興趣。
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合適的情境下得到潛移默化熏陶,進而得到提高。大眾藝術體操是一項能夠很好地展現身體美感的運動,包括形態美、線條美等。人的審美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包括人的感官、個人審美修養等。通過情景教學,可以對學生的審美修養進行提高,讓學生在情境中能夠感受到優美的形態和優雅的氣質,從而無形中收到了沒得熏陶和教育,提高了對美的認識,并能達到相應的理論水平。學生在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中,很好的提高了自己的審美能力。
合作是一種社會互動的形式,個人或集體通過合作能夠共同的為了某個目標而相互協作。在情境教學中,學生在運動技能的學習上各有不同,通過分組的方式,讓學生學會在小組中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學生相互溝通動作技術與技巧,可以幫助她們互相學習,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此外,情感的交流還能幫助他們培養社交的能力。在教學的設置里,某個成員成績較差就會影響整個小組的成績,所以,每個成員不僅要自己學好,還要幫助小組的其他成員提高成績,這樣,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而相互幫助,相互協作,不僅能夠改善和提高他們每個人的運動技能,而且也很好地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
[1]賀中元.情境學習理論研究的最新發展[J].教育學,2005.
[2]文巍.高校藝術體操教學問題及對策[J].大眾文藝,2011,12.
[3]張巧.普通高校大眾藝術體操開展現狀的調查[J].赤峰學院學報,2010.
[4]炳貴.體育情境教學模式理論研究[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