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如兵(深圳市南山區學府小學海珠部 廣東 深圳 518054)
建國六十多年來,中國體育事業取得了很大成就。群眾性體育活動蓬勃開展,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不斷增加,人民體質與健康狀況有了很大改善,全民健身工作日益受到社會的重視和支持,群眾性體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多彩,群眾體育健身的物質條件逐步得到提高,體育在提高人民整體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當前,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人民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全民健身工作的現狀還不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群眾的體育健身意識還不夠強,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還不夠廣泛,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還不夠多,現有體育場地設施在向社會開放、滿足群眾開展體育鍛煉的需要方面還有較大差距,全民健身工作的科學技術和監測管理還比較落后,有關的法規制度還不夠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全民健身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還在探索之中。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所以孩子的身體素質直接關系到祖國的未來發展。因此應該從小學生開始抓起提高身體素質的工作,做好的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小學生時代的體育課抓起,而在小學生的體育課中武術課是更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也是為孩子以后的健康茁壯成長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小學武術課的地位和意義已經顯得尤為重要了。
根據筆者多年的親身教學經歷,現總結當今小學武術課傳統的教學模式并討論這種傳統教學模式所帶來的一些弊端。
傳統的小學武術課教學模式:在絕大多數的小學里包括一線城市的現代化小學里,根據筆者的教學訪問發現現在國內小學武術課大部分都是書本灌輸和簡單模仿的教學模式,且這種的教學模式已經存在了很多年而一直沒有改變。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具體的講就是首先在教室里老師通過課本進行一些簡單的講解,告訴孩子們在學習武術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直接的講就是要注意安全,要做好哪些簡單的準備運動,最多就是再告訴孩子要穿運動服和運動鞋,如此而已。在這些“教條”被灌輸之后就是把孩子帶到學校的操場上進行一些準備運動,如跑跑步之類的,然后就是排隊。之后教師把武術課中需要的教的動作進行簡單的比劃,孩子也跟著一步一步的模仿,最多也就是循環地幾次,這就是現在小學武術課的傳統教學模式。
傳統小學武術課教學模式的弊端: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筆者認為根本就不能達到武術課教學的真正的意義,更不能起到鍛煉和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也不能培養小學生堅強的毅力和高尚的品格,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孩子們就是在簡單的模仿,因此在他們的心里就會形成別人做我就跟著做的懶散心理,反而不能養成勤奮、刻苦、堅持的良好習慣。
為了能更好的傳達小學武術課的重要意義,為了能夠更好的培養小學生堅強、持之以恒的良好品格和為他們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礎,筆者根據自己的親身教學經歷現提出一些建議性的小學武術課創新教學模式。
(1)以“多媒體課本”代替“傳統課本”:武術是具體的,是形象的,更是生動的,因此傳統的紙質課本是做不到這些,將多媒體代替紙質課本后能夠讓小學生更加的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武術的魅力,更能夠激發孩子學習武術的興趣,只有孩子有學習的欲望才能更好的指導孩子進一步的學習。
(2)師生共同學習模式:在傳統的老師教,學生模仿的模式之下,孩子們認為老師所做的都是對的,但由于教師自身的局限性,教師也不一定是真正把武術中的動作都做好,因此筆者認為老師應該和孩子共同學習,在教的過程中老師和孩子一起互幫互助共同研究,這也正是武術的一個思想,大家能夠團結合作和友愛。
(3)學生自學,教師指導:現在的多媒體技術很發達,孩子們可以首先根據影像等資料進行自己學習,自己研究和探討,然后回到學校教師進行集中指導,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在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夠訓練孩子思考的能力,訓練孩子堅持和刻苦鉆研的品質。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現在高速的發展的社會中,我們需要一個強壯的身體才能做我們想做的事情,但社會所需要的不僅要有強壯的身體還要具有持之以恒、不斷探索,努力奮斗精神的人,這樣的人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要,因此做好小學武術課的創新教學模式工作尤為重要,這樣才能為祖國培養健康、強壯的下一代。
[1]吳海霞.小學體育課準備活動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江蘇教育學院學(自然科學版),2012,(02).
[2]楊曉黎.關于在小學體育課開展拓展訓練的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