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長江(福建省南安市體育學校 福建 南安 362300)
學習跆拳道越來越成為國人的一種時尚,我國學習跆拳道的人數巨大,多數處于一種自發、松散、隨意的無序狀態,選擇學習跆拳道可以只是一時的興趣,在學習一段時間后容易放棄,沒有將自發性延續下去,這樣商業化運作的鏈條就斷裂,購買器材更是個別消費,參與集體集中消費基本未能實現,市場是需要一定引導調控下漸漸步入正軌,如果不進行引導消費,其市場開發就會受到桎梏。由于中國跆協成立不久,跆拳道的師資隊伍魚龍混雜,對從業教練員沒有相關資格認證,教學質量很難保證;另外,跆拳道器材目前小規模經營,生產商大多是民營小企業,技術力量薄弱,未形成品牌意識,產品質量無法保障,器材市場比較混亂。目前對跆拳道產品整體開發缺乏宏觀指導,聯合開發的項目很少,難以形成規范化、集約化、系統化的生產,在市場上沒有競爭能力。規模化的經營模式能夠極大推動市場搭建的完善和成功,市場化的形成對運動項目的長遠發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基礎薄弱導致項目的發展持續力減弱。
跆拳道作為韓國一項傳統競技體育項目,具有獨特民族特色。作為一項越來越國際化的運動在面向全球推廣過程中,結合實際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每種運動息息相關的是體育用品,但是不同的體育項目對于體育器材有著不同的要求。跆拳道屬于采用腿法攻擊的激烈運動,與傳統的搏擊項目相比有較大差異,由于運動本身對于速度的要求,肢體攻擊力度會造成身體的碰擦,為了練習者的安全考慮,跆拳道規則不僅限制擊打點的具體位置,在比賽時參賽人員必須穿戴護頭、護身、護襠、護臂和護腿。這些催生相關體育用品的生產。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體育用品發展成為我國民族傳統競技項目發展的主要突破,體育事業的發展進一步促使了商業化的模式的出現和蓬勃發展。體育用品的開發應在一定市場探索基礎上再投入市場化運作,有一定市場基礎的產品應先行投放,便于市場的整合和搭建,有利于運動項目的市場化介入。
跆拳道在商業化上更成功,目前走在了前面。為了迎合市場的需要,跆拳道的服裝也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道服、段位制的創造。競賽是跆拳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某俱樂部經理王成表示“適應市場需要的改變”,通過自己開武館與創辦跆拳道俱樂部的體會,看到了中國武術的不足和優勢。為了更好的開發市場,我們自身需要改變自身的缺陷,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國武術在很早具有國際認知度,但是長期以來的市場化運作還未達到商業化的要求,積極培育各種為跆拳道競賽服務的市場主體十分重要。市場主體包括跆拳道競賽的組織經營者、消費者和商家企業,其中消費者是第一位的。跆拳道改革應該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跆拳道要從過去單純的運動形式成為全民健身發展的新路子,迎合跆拳道運動項目的需求開發一些產品迅速進入市場,按照經濟規律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開拓跆拳道市場,形成了廣泛群眾基礎,隨著全民健身的熱潮不斷涌現,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不斷增加,跆拳道成為推動武術體育產業發展的主體消費群體,市場資源相當可觀。
據統計,大陸練習跆拳道的人口已超過80 0萬,大眾對跆拳道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不斷發展和規范,形成一大學習于跆拳道的愛好者,跆拳道在中國步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跆拳道因整潔的服飾、動作利落的和諧吸引大量練習者學習。跆拳道成為集健身、美容、修身、自衛于一體時尚運動,不只是一種具有高度攻擊能力的運動。跆拳道的深層文化內涵不斷被挖掘,可使人強壯筋骨,提高人的速度、反應、靈敏力量和耐力素質。通過練習掌握實用技擊術和防身自衛的能力,為維護自身安全和社會公益貢獻自己的力量。跆拳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不在單純成為一種攻擊性運動,被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和運用,是文化魅力的不斷綻放。運動不能單純的被界定為行為藝術,其內在蘊藏著巨大的審美情趣,其內在文化神韻更利于運動自身的推廣和建設。
總之,在對跆拳道的有商業化方法論探索上雖仍未達成共識,但筆者論述也提供一定方向性的指導,任何形式商業化方法建設不能一蹴而就,在目前市場前景發展空間還是巨大的,需要在未來積極探索和正確引導。
[1]蔣明朗,王建利.跆拳道入奧對中國武術現代化的影響[J].搏擊.武術科學,2008,(3).
[2]莊麗坤,柏連龍.我國體育用品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4).
[3]傅秋仁,王躍鳳.我國體育用品業發展前景的探索與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