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全面發展的人。素質教育最終目的在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在其作用下,高職體育教學,面向人本特征,其教育教學目標,不僅要求通過體育教學促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要求關注學生的全面化發展,以多種形式的教學,促使學生人文、心理、精神、思想以及素質的提升,以實現體育教學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能力與素質雙提升。
(2)專業性、社會型人才。高職教育具有專業性的特征,尤其在社會多元化的刺激下,學生的專業水平、技能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就業空間,因此,在教育教學中,學生必須掌握好基本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并落實到實踐操作中。在體育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學生實現知識技能所需的能力和素質要求來展開教學,充分利用課堂資源以及非課堂資源實現教學。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以單一型的教師示范、技能講述,學生模仿的模式展開,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影響了學生能動性的發揮,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轉變教師角色,提升學生學習主體地位,通過比賽教學、師生換位教學、游戲教學等各種方式,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之中。傳統教學以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成績作為基本的評價標準,教師僅僅關注到學生的體育知識和技能訓練,而并沒有深入到學生的心理、思想、素質教學中,這就造成學生非健康發展,因此,在教學目標制定以及教學評價中,不僅要將學生的體育技能列入其中,而且要對學生的體育思想、創新能力、體育活動參與性、體育組織能力等進行評價,并以分值比例形式,提升學生的素質與能力。
高職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期,其思想、認識等發生顯著變化,且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而體育教學面向學生的身心展開全面性的教學,因此,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個性特征,以促使學生層次性、個性化以及全面化的發展。
其一,強化基礎技能教學,突出實踐特征。體育教學的技能性特征,正與高職教學的專業技能特征相適應,而這也為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基礎性的技能教學,以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出發點,對全體學生展開普遍性的教學,進而促進全體學生的技能獲得。其二,展開個性教學,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興趣愛好、身體素質、能力思維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體育教學中,要關注到學生的個性特征,根據學生的實際要求選擇教學內容,并提供給學生不同層次的服務,如根據女生和男生的不同生理特征制定不同的投籃標準,依據不同的身高設置不同的進籃個數等,根據學生的技能水平、思維素質對學生展開不同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如對一些操作能力強的學生進行技能示范,并強化訓練,對一些創新能力強且具有較好基礎的學生讓他們編排體育活動、設計活動方案等,以促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
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實踐中,在體育教學中要通過多種教學模式,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進行技能訓練、能力提升和素質培養。其一,比賽教學。體育項目具有競技特征,而比賽場景的模擬以及實際性的訓練,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而且利于實現學生能力與素質的雙提升,如在籃球教學中,教師以分組教學的方式,展開籃球比賽,規定學生的職位。在比賽中,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基本的技能,將技能運用到實踐中,而且能夠形成一定的觀察力、預見力、合作力、應對力以及強硬的抗壓、抗失敗心理,這就有效實現了技能與素質的結合,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二,游戲教學。游戲教學抓住了學生的好玩、好動的心理特征,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參與,而且以開放性的環境為學生自我發揮提供了條件,在游戲中,學生感受體育樂趣、體育精神,并鍛煉了身體。當然,高職體育教學的方式眾多,如項目教學、合作教學、分層教學等等,而無論哪種教學方式,都在于實現學生技能和素質的提升。
在教學中,要關注高職教學的專業性特征,根據不同的專業設置不同的課程,同時,展開教學內容與專業知識的鏈接,以促使學生在掌握體育技能與人文素質的同時,強化其專業技能。如計算機、文秘、金融等辦公型的學生,長期伏案工作,精神緊張,在教學中,可通過拳擊、網球、健身操等娛樂性的教學活動,調節學生的身心;如導游專業的學生,要求具備良好的形象特征,護理專業的學生要求具備一定的耐性、具有一定的養生知識,因此,在教學中,對導游專業進行健美操教學,并進行形體訓練,對護理專業的學生開設太極、保健武術等,以服務于學生的專業發展。
素質教育環境下,高職體育教學要以高職專業技能教學特點為基礎,以素質教育目標為依據,轉變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樹立學生全面發展的意識,面向學生,以多種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展開教育教學,以實現現代體育教學大目標。
[1]趙巖英,劉茂祥.素質教育背景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外延淺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12).
[2]馮立華.論初中學生體育訓練的有效策略[J].成才之路,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