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來,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體育教育教學成績顯著。但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高校體育教育在發展進步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田徑課程作為體育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發展不容樂觀。
我國高校田徑體育教學目標在設定上缺乏對學生實際素質的了解掌握,目標設定還依附于教學大綱,這就決定了高校田徑體育課程設置與學生教育需求的脫節。2009年,有學者通過對全國的67所體育專業高校的田徑教學內容調查結果顯示,其田徑教學的內容與1995年的教學內容直接重復或相似。而且,田徑課程的授課形式還處于傳統的教師示范、學生模仿、教師糾正的水平上。這足以看出,我國高校田徑課程設置的落后程度。一成不變的田徑課程設置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顯露出的問題不言而喻,這樣只能讓田徑教育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田徑素有“運動之母”之稱,這足以見得田徑運動在運動項目中的重要性。但是,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新興項目開始出現,這就給傳統的田徑運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從可收集的資料來看,當前全國很多高校并未開設田徑課,開設田徑課的部分高校也是形同虛設。種種跡象表明,高校對田徑課的教學缺乏應有的重視。
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導者,起著教育、啟發、引導、管理和評價的作用。田徑體育教師要使學生掌握田徑運動專業的相關知識、技能和方法,肩負著傳播體育知識,提高學生身心素質,塑造學生樹立健康的體育鍛煉理念的重任??墒?,隨著高校對田徑運動的忽視,學生對田徑運動的拋棄,田徑教育教師占高校體育教師總數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在一些高校,田徑體育教師呈現高齡化趨勢,這就使得田徑課程教育人才培養出現斷層,師資隊伍嚴重不足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
近年來,隨著新興體育項目的發展,田徑運動傳統項目開始遭遇冷眼。眾所周知,田徑運動屬于技術性較強的競技項目,田徑課程教學內容也都是教師圍繞競技技術授課,高重復率和高難度的田徑教學內容致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一般來說,田徑課教學都是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和教師糾正的教學套路。形式單一的程式化教學模式損害了學生的主體性,進而打消了學生參加田徑運動的積極性。
高校各級領導要認真看待田徑課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切實提高思想認識,科學規劃田徑課程設置和教學目標,合理統籌田徑教育教學資源,在田徑教育規劃、教育經費投入以及教學組織等方面為田徑教育教學建設發展提供保障和服務。
當前,高校田徑教學項目主要有跑、跳、投等競技運動項目,這些項目技術難度較大,對學生身體條件要求較高,加之缺乏趣味性,致使許多學生對其缺乏興趣,望而生畏。如果能對這些項目進行調整改進,使其在保留項目原有特色的同時,難度降低,富有趣味,相信會有很多學生選擇并喜歡上田徑運動。
高校田徑體育教師在組織學生上好體育課的同時,要利用各種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和豐富多彩的田徑體育活動,真正體現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方式與教學方法改革的要求。高校要努力構建高校體育與終身體育緊密銜接的課程體系,組織實施學生“自主選擇教學內容、自主選擇任課教師、自主選擇上課時間”的“三自主”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選擇符合自身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的體育鍛煉方式,使學生的愛好與興趣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發揮,使教育教學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使田徑教學的實效得到凸顯。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積極的導向內容對學生的田徑體育鍛煉活動進行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引導,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教師教學進行有效的規范和及時的跟蹤評估。希望,高校田徑教育教學能夠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的情況下,拓展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深化教學改革,使田徑課程教育在提高高校體育中發揮它的應有之義。
[1]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3).
[2]龔正偉.體育教學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04).
[3]魏潤濤.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體育師友,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