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防守是指本方失去控制權后,全隊組織的防守體系,以及隊員之間在完成全隊防守任務時所采取的配合行動。主要包括個人防守和集體協防。個人防守有選擇位置、盯人和搶截;集體防守有斜線下折線防守、補位、圍搶和造成越位戰術等。
(1)攻防轉換。足球比賽瞬息萬變,攻防轉換快,雙方隨時變換角色,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特別是防守隊員在守攻的轉換上要求靈活性強,應變快,只有抓住瞬間的機會,才能由被動防守轉為主動進攻。
(2)協助防守。足球是集體比賽項目,充分發揮整體戰術優勢是獲勝的關鍵,而配合默契是實現戰術行動的前提。防守是全隊每個隊員的責任,整體的防守才能有效抑制對方的進攻,才能由被動轉為主動;同時,高度默契、熟練有序的防守配合能打擊對方銳氣,振奮全隊精神,贏得比賽的勝利。
(3)整體防守。球隊就是一個集體,整體高度統一才能贏得比賽主動權。防守戰術的實施是由全隊共同參與完成的,只有個人行為必須服從整體利益和需要,才能發揮個人和全隊優勢,因此,防守具有整體性。
(4)不確定性。進攻的主動權掌握在對方手中,不以守方意志轉移;防守是被動的,它隨進攻的變化而調整防守陣形;因而,具有未知不確定性。這種特點在比賽中出現次數的多少,是衡量防守戰術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教練員訓練最直接的依據之一。
在比賽中,當本方失掉控球權的瞬間,便即刻轉為防守。為了遏制對方進攻,并設法奪回控球權,應遵循下列防守原則:
(1)延緩對方的進攻速度。在本方失球的瞬間要即刻轉入防守,每個隊員應該迅速選擇有利的防守位置,采取有效的防守行動。失球隊員立即盯搶對方控球隊員,如杲不能立即奪回球,那么失球隊員或在對方控球叭員附近的防守隊員要阻止對手向前傳球或快速運球向前推進,且戰且退,退使對方做橫、回傳球,以減緩進攻速度,為同伴回防布陣爭取時間。此時,要特別注意不要盲目亂沖猛撲。
(2)迅速回位布防。失球瞬間,在離球近的隊員進行阻截以延緩對方進攻速度的同時,其他所有防守隊員都應迅速回防,尤其插上前場的隊員必須搶先回防到位,縮短防守陣線,縮小防守隊員之間的距離,保持防守縱深,組織中場盯搶。在防守人數上創造不對方進攻隊員的對等或以多防少,這樣就減小對方傳球配合的空當和限制了進攻隊員的活動。此時要特別注意保護緊逼有球的防守隊員,這是防止對方突破的重要手段,也為重新獲得球創造了條件。
(3)收縮保護,防止突破。防守中,當中場盯搶失敗時,應該立即收縮防區,組織好嚴密的整體防守。每個防守隊員都要看好相應的對手,逐漸縮小防守相互間的距離,以便保護不補位,破壞和控制對方的進攻,特別是“自由中衛”要審時度勢,選好位置,隨時準備補位和搶斷傳入前衛的身后球。
(4)封鎖射門區,保護球門。當對方已攻到罰球區附近時,進攻隊員隨時都可能起腳射門,防守則處于最緊迫的時刻。此時,防守要力爭在人數上占優勢,每個防守隊員都必須緊盯自己的對手,封堵控球隊員,特別注意緊盯切入的進攻隊員,不給對手接球和起腳射門的機會,還要避免魯莽的行動和犯規。當守門員出擊和撲球時,要及時保護和補門。
(5)守中寓攻。當本方一旦失球,立即轉為防守,行動越快越能有效地組織防守,也有利于重新獲球再次進攻。前鋒丟球后應迅速回防,避免處于“越位”位置,本方一旦獲得球,可以組織快速反擊。球到后場時,突在前面的隊員要時刻觀察和判斷形勢,積極活動,選擇有利的位置,這祥既可以牽制對方,也可在本方搶得球后,快速發動組織進攻,做到守中寓攻。
(1)防守的組織方法(人盯人、區域盯人、混合盯人),決定了運動員開始的位置和他們的確切職責,尤其是他們的盯人和保護的責任。
(2)無論選用哪一種防守方法,都具有不同的內涵與技巧。這就應該考慮到運動員的能力特長及弱點。同時也應考慮到對手的具體情況,特別是其優勢與劣勢,以便讓運動員做到心中有數。
(3)運動員之間相互理解和協調是至關重要的。每個運動員都應充分了解自己的同伴,做到心領神會。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局部甚至全隊的防守行動達到統一,并保持整體。
(4)一旦本隊失去了控球權,全隊的第一意念與行動就是盡全力以最迅速的手段將球奪回來。首先應即刻組織防守,迅速地占據場地空間,以確保控制住對手進攻的區域。組織好具有縱深層次的防守隊形。良好的防守隊形是體現整體防守有效性的關鍵。
(5)如果希望保護好球門,在防守人數上至少要與進攻人數對等。原則上應該做到,防守人數(不包括守門員)盡量多于進攻人數,人數上的優勢亦是防守組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6)速度在進攻中起決定性作用,是比賽獲勝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防守者必須千方百計地降低對手的比賽速度,以扼制其進攻的威脅性。
(7)必須自始至終緊緊地盯住對手,同時所有防守者必須有同伴的保護,使進攻者無法攻擊防守者的身后,以確保后方的穩固性。
防守可分為三個階段,即開始階段、組織階段和結束階段。
目標:站到球后
(1)快速由攻轉守。快速地由攻轉守時,運動員要精神高度集中.要有迅速轉入防守的意念和同步的行動與準備。
(2)近球者的阻搶。
采取種種積極的手段封堵、阻搶、干擾持球者,限制其組織進攻特別是發動快攻;選擇距對手5至2米的距離,積極進行堵搶,給對手造成壓力;有目的、有意識地選擇最有利的位置和角度。
(3)其他隊員迅速回位。按照球門柱的方向回位,以球和球門的中點連線為基準線選擇站位的地點,進行盯人和保護自我的防區;選擇適當的時機壓迫對手,對其施加壓力或進行積極的反搶;可根據賽場情況選擇回撤到后場或在中前場進行逼搶。應知道,在后場奪回控球權而發動進攻的進球率為7.8%,而中場進球率為29.7%,前場進球率為52.9%,采用何種方式進攻,應審時度勢而定。
目標:對進攻者施加壓力
(1)形成防守的縱深層次:各防線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以能及時做到相互保護為主;以限制對手向前傳球、向前運球等滲透行動為目的。
(2)縮小防區范圍:適當向內收縮占據中路要害區域,形成相對密集的嚴密防守局勢。
(3)加強中場的防守。力爭創造以多防少的局面,形成人數上的優勢;對持球隊員全力施加壓力,積極進行拼搶;注意保護好與對手爭搶的同伴;盯住持球隊員鄰近位置的對手,切斷其相互聯系的通道;嚴密控制好有球一側的要害區域;緊逼盯住切入或企圖切入防守隊員身后的對手。
(4)準備進行1對1爭奪。每一運動員都應時刻嚴陣以待,密切注視球與對手的動向,隨時準備進行爭、斷、搶、鏟等行動,力求在1對1爭奪中獲勝。
目標:不讓對手射門
(1)站在基準線上。始終要保持站在防守對象、球、球門線中點這三點的連接線上,并隨著對手與球的移動及時調整自己的位置;要把球和對手始終放在自己視線控制的范圍之內;當攻方將球傳至防守者的身后,能搶先于對手爭到有利的位置并處理好球;當攻方將球傳至防守者的身前,能及時斷球或迅速上前進行逼搶。
(2)緊逼盯人。每個運動員都應在正確選位、站位的前提下,緊盯對手,追盯對手;全力限制和控制對手的活動時間與空間,力爭使其“退出比賽”;對攻方持球隊員要實行干擾,破壞其射門和向前傳球;對無球隊員要阻止其里切和向前插上,封鎖住前進的通道;通過局部和整體的縱深保護,嚴密地控制住有球者的空間。
(3)迫使對手就范。如果沒有機會和可能通過直接爭搶,奪回控球權,則應利用合理、恰當的站位角度封堵并不斷地給對手施加壓力,迫使其離開威脅區。同時盡可能誘使對手處于防守者的監控之下,預測其下一個行動。
對比賽局勢的發展,對手的意圖及球的動向,應有主動的判斷與預測,并根據自己的判斷與預測及時調整位置、距離和角度,力爭斷搶球成功。
面對持球者要沉著、冷靜、信心十足地與其展開1對1爭奪,此時同伴間應保持好距離和位置,隨時準備進行相互支援與保護;必要時運用倒地鏟球;千方百計地設法不給對手起腳射門的機會,如對手起腳射門應全力封堵、干擾;每個隊員在防守的同時,應做好進攻的思想準備,一旦時機成熟便隨時投入反擊的進攻之中。
(1)技術要求。足球技術是組成戰術的基礎,技術的優劣是實施戰術成功與否的重要環節之一。因此,技術的合理運用在比賽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的。對防守者的技術要求是:第一,全面熟練掌握足球基本技術;第二,對各個防守位置的特點要相應了解,并熟悉它的位置特點和技術要求;第三,根據鄰近位置在臨場上的需要,掌握其應有技術。這樣才能在比賽中得心應手,適應防守時的要求。
(2)意識要求。防守戰術的成功運用,必須有高度的協調一致的意識作為條件。但戰術意識是孤立存在的,它只有融入整體戰術之中才能顯示出應有的特色。這就要求運動員的觀察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具有獨特的定向性、預測性,并將它們緊聯系在一起。因此,意識的培訓不但在日常訓練中有明確的計劃和目的要求,而且要有長期的立體的漸進式的安排,才能達到高度和諧的統一,才能在比賽中隨著賽場情況的瞬間變化和防守者的職責任務,及時、合理、準確地調整戰術行動,完成全隊的防守任務。
(3)團隊的集體要求。團隊集體就是每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動上的高度協調統一,并為之有自覺積極性的行為。按球位置分工來說后衛隊員是全隊的最后防線,他的防守任務是第一位的,任何環節都不能出現差錯,特別是在集體行動上要高度統一,若某一方面失誤都會給全隊帶來致命的打擊。因此,后衛隊員要有團隊集體榮辱感和承擔相應的責任感、使命感,并且要求后衛隊員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彼此間溝通信息、增加交往,盡量克服和緩解團隊內存在的矛盾與沖突,增進了解、信任、互助、互愛,共同提高,增強團隊精神。
現代足球運動中,取勝的最終目的決定了進攻與防守水平的相互促進和提高。所以,從辯證的角度來看,進攻和防守是在不斷地相互促進和提高的,它們的相互作用,一直是比賽中進攻和防守技、戰術水平不斷提高的根本動力,它也直接決定著比賽的勝負,尤其是防守技、戰術水平的高低,在現代足球中更能決定比賽成績的好壞。在足球運動的理論研究中,對于防守方面的研究是比較滯后的,特別是在中國。本文在防守的指導思想、防守的戰術等方面提出一些觀點,為今后中國足球的訓練和比賽提供理論上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