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日益擴大,網球運動在我國開展的如火如荼,受到大學生的廣泛喜愛。2011年的法網李娜衛冕冠軍更對我國網球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網球運動深厚的文化內涵對目前高校校園文化健設有一定的積極影響,無形中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高校發展網球運動對改善大學生的智力結構,加強學校與社會的交往,提高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1.1、網球運動的生理特點網球運動屬于技術型隔網對抗型項群,是一種老少皆宜的有氧運動,經常參加運動可以提高自身的反應速度和協調能力。它是在一個有限的場地內不斷奔跑與對方爭奪時間與空間的游戲,攻守轉換快,銜接性高,對判斷精準度要求極高。要求參與者必須在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支配下完成動作,對提高人的反應能力有極大的提高作用。網球運動是一種有氧運動,經常參加網球運動可以提高人體運動系統和心肺系統功能。
1.2、網球運動的心理特征網球運動比賽時間長變化多,對參與者心理素質要求極高。實踐表明:一名有成就的運動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在一場水平相當的比賽中在比賽相持的最后階段關鍵比的還是個人的心理素質。運動員的運動能力與他的智力、個性特征、訓練和比賽中的心理狀態、社會心理特點、心理自我控制調節技能、心理障礙等方面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尤其是運動員的動機行為、情緒的控制、自信心、和注意力四項心理品質對運動員成績影響極大。網球球運動競技性特點不僅培養人們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團結拼搏、奮發向上的品德與情操,還能產生興奮、愉快、機敏、樂觀積極的心理。進行一場酣暢淋漓的網球比賽能夠排解壓力,使人心情舒暢,達到愉悅身心的目的。
校園文化,是學校為實現教育目標在校內形成的有關教學及其他一切活動的價值觀念及行為形態,是教學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換言之,就是指學校師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創造和形成的精神財富、文化氛圍,以及承載它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形態。高校校園文化是一種典型的亞文化,她是直接影響高校師生的軟環境,對于濃郁人文氛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形成優良的教風學風和工作作風、激發創造力、增強凝聚力、弘揚主旋律,都能發揮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是高等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精神和大學品牌的重要體現。
校園文化的內涵包括以下三個層次:一是物質文化,主要是指校園物質環境,這是精神文化結晶方式的實體存在;二是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各項校紀校規、道德規范與行為準則、人際交往活動的方式;三是行為文化,主要指師生員工的行為習慣、生活方式、各類群體、社團的活動以及在此基礎上表現出的校風、班風、學風等;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要建設好大學校園文化這座大廈,應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遵循著以物質文化為基石,制度文化為屋架、行為文化為磚瓦、重點提升大學校園文化品位,增添校園學術氛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逐步形成文化層次多樣的校園文化體系。
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對娛樂青年身心、陶冶其性情、潛移其品行、培養其情操、塑造其靈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對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其高尚的道德品質是極為重要的。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把娛樂學生的身心、陶冶其性情、潛移其品性、培養其情操、塑造其靈魂,作為指導思想,在種種校園文化活動中,積極引導學生,逐步孕育一種民族的愛國主義的文化氛圍。網球運動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著高雅的文明禮儀。通過構建高效網球文化促進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有種及其深遠的意義。通過發展運動設施和舉辦大型網球活動提高校園人文文化建設有一定現實意義。對培養大學生高尚的品格有一定指導意義。另外,據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公告顯示:我國學生形態發育水平繼續提高,營養狀況繼續改善,但肺活量水平繼續呈下降趨勢,速度、爆發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質水平進一步下降。20年間,我國學生耐力素質持續下降,速度、爆發力、力量素質呈階段性下降;兒童肥胖率已達8.1%,尤其是大城市中的男孩,超重及肥胖率達25%以上;視力不良檢出率不斷增加,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32.5%,初中生為59.4%,高中生為77.3%,大學生已達80.0%。網球運動的特點決定了網球運動是一項容易接受并且運動量可自行調節的運動,在高校容易開展,普及率高,能夠全面鍛煉身體。所以,通過校園體育文化促進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是高校文化建設的重點,網球運動是重要途徑之一。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特別是體育文化建設能提高學生的活動能力,掌握更多的生存與競爭的本領,更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當今社會,競爭與發展是同步的,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競爭便是知識與本領的競爭。
3.1、網球運動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有較高的理想和價值追求。高校網球文化有其自身的價值取向,影響著大學生所追求的目標,規定著他們的言行舉止、日常學習生活習慣,具有明顯的導向作用。網球文化倡導自身所特有的價值觀念,大學生在長期網球活動中,網球的規則、制度和禮儀規定著他們的言行,經過長期的實踐,逐漸轉化為自身所擁有的特質,融合成自己的思想行為和價值觀念。高校應該營造良好的網球運動氛圍,規劃各自開展網球運動所具有的崇高理念和目標,在大學生的情操、品德教育上發揮積極的作用。通過運動競賽、體育沙龍和網球征文等活動創造一定的文化氛圍,引導大學生形成崇高的價值觀的形成。
3.2、提高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培養良好道德品質。“現代網球運動長期保持著高雅、禮貌、文明的文化氛圍,這種氛圍來自多年來的傳統習俗、管理者的管理以及網球人群的意愿。”在網球場上,應該遵守網球運動的禮儀,學會注意自己得體的儀表、待人接物的禮貌態度、尊重他人、公德心等等。經常打網球,良好的網球文化氛圍會對人產生積極的影響,并將這種影響轉移到日常行為中,從而提高人的道德修養。高校應大力開展網球競賽,大力宣傳與弘揚具有“紳士運動”美譽的網球文化,從各方面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
3.3、培養學生尊重他人、謙虛自信的優良品質。網球技術是在認真學習、謙虛謹慎、不怕困難的基礎上訓練而成的。心理狀態對網球比賽的影響尤為顯著,一場網球賽在一定意義上實際是一場戰斗,選手能發揮80%的水平已經是很好的狀態了,所以網球運動員必須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必須對自己充滿信心。而在網球謙虛的內涵中還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尤其是對技術不如自己的對手表現的一種尊重和大度。網球規定的禮儀中對球員的自身品質是一定的約束,比如:在對打的過程中如果對方的球超出底線要主動的向對方呼報。賽后要和對手握手等。這些特定的網球禮儀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尊重他人和謙虛自信的優良品質。
3.4、培養學生以禮待人、文明高雅的氣質。網球運動常被稱為“貴族運動”和“高雅運動”,之所以有這種稱呼是由于最原始的網球運動起源于宮廷之中,網球運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僅限于貴族運動。網球比賽過程中非常注重禮節,對于球員的衣著打扮、使用的球拍及言行舉止等有較多的講究,球員的行為應像貴族紳士一樣彬彬有禮,尤為表現出一種尊重他人的行為,如球員與教練、裁判、觀眾及其他球員之間要以禮相待,“謝謝”和“對不起”是網球場上使用頻率最高的兩個詞等;而作為觀賞者的觀眾也應舉止文明,觀賞途中不能隨意走動和鼓掌,這些禮儀都體現了網球運動的文明與高雅。這些禮貌用語的規定不僅培養球員的文明禮節,而且這種氛圍無形中對觀眾也是一種熏陶。長期的網球比賽自然影響著全體學生的價值觀。
3.5、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和團結協作的能力。網球文化注重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品質。基層的網球比賽大多屬于球友之間互相切磋球技,并無裁判的裁定,界內或界外由球員裁定,這是基于比賽雙方球員的誠實和信任。在基層的網球比賽中多半都是沒有裁判的情況下進行的,雙發的對打只有通過信任制。在雙打的過程中同伴之間要通過密切的配合精心的合作才能把雙方的水平發揮的極致。因此運動員必須做到誠實,誠實守信的態度貫穿在整個網球比賽中,網球運動對培養球員誠實守信的品質發揮著重要作用。
3.6、培養專注力,促進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在網球比賽中,必須要有高度的專注力,將注意力集中到球上,一旦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就極容易出現失誤。球員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專注力,長期有意識的行為必將成為自己無意識的習慣。促進人際交往能力正是網球運動的一項重要功能。因為有共同的愛好,大家都來到網球場進行球技交流,網球文化中所凸顯出的尊重、誠信、謙虛正是人際交往中的法寶。在網球場上,能夠接觸到社會上各種層次的人,和他們交朋友,能夠增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增長閱歷,提高社會交往能力。
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就是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網球運動真好迎合了這一需要,通過網球運動建設校園文化不僅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而且無形中提高學生的品行修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同時,高校可定期舉辦適應大學生參加的網球運動會,提高學生的參與率,學生可以在比賽中學到網球的規則和禮儀,通過不同層面對全體學生進行熏陶。另外,也可以通過報刊、文化長廊和校園廣播進行體育文化宣傳,讓體育文化氛圍遍布校園的每個角落,無形中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和影響。
網球運動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特有的運動禮儀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有一定的積極影響。網球場地設施、網球競賽的開展都無形中影響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學生在網球文化的潛移默化下能夠提高自身文化素養。高校不僅要重視對學生的正面教育還必須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源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加大對運動設施的投入以不同的方式教育和引導學生。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同時,濃厚的校園文化活動能夠帶動更多的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成長有一定促進作用。網球運動和校園文化相輔相承互相促進。高校應深入挖掘校園文化建設與網球運動的內涵,以網球運動為載體,以體育比賽為手段制定相關措施,全面輻射全體學生,使全體學生參與到其中,全面提高校園文化建設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陶志翔.網球運動教程[M].北京體育大學.2007.
[2]于賓.論當前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J].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學報.2007.19(4):17-19.
[3]朱征宇,陳德志.珠江三角洲地區“網球熱”的文化思考-網球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的融合[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27(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