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怡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山西 晉中 030600)
伴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化學以及生命科學的逐漸進步,人們對于生物體相關知識的認識水平逐漸提升到微觀的水平,主要轉變過程為:單個生物體—器官—組織—細胞—核酸以及蛋白的分子[1]。基于這種現象的出現,人們可通過對分子水平的線性結構進行檢測,對不同物質進行橫向的對比,從而反應出同個體不同細胞或者是不同生理狀態以及同物種不同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其為醫學以及生物學中的每個領域,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平臺。基于這種現象的出現,為了詳細的了解分子生物學技術在臨床常見病原微生物快速檢測中的應用,特選取我中心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中在臨床常見病原微生物快速檢測中使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取我中心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中在臨床常見病原微生物快速檢測中使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分析,本次研究的主要內容為開發新技術,新技術的應用原理,新技術應用中的優點以及新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狀況等。本次研究中調查的全部內容均沒有統計學意義,基于這種現象的出現,可將其應用在分析中。
1.2 方法:對本次研究所選取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在常見病原微生物監測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之后統計分析新技術的應用原理,新技術應用中的優點以及新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狀況。
1.3 統計學處理:本組采取SPSS18.0統計學軟件研究分析所選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在常見病原微生物監測資料,其中,計量資料之間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對比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檢驗結果P<0.05,證明對比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檢驗結果P>0.05,證明對比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隨著生物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研究開發出生物傳感器、基因芯片以及聚合酶鏈反應等三種新的技術。這三種新型技術彼此具有相應的有點,并且其在臨床常見病原微生物快速檢測中具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為病原微生物檢測提供極為便利的條件。
目前,生物分子學技術中的生物傳感器、基因芯片以及聚合酶鏈反應等三種新技術得到快速的發展,這三種新技術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敏感、特異、快速以及簡便的特點,可以有效的、科學的、正確的針對臨床上的病原微生物進行快速的檢測,滿足臨床上病原微生物的相關需求。
3.1 生物傳感器技術:該種技術為分子生物診斷技術同傳感技術相互結合的一種新型技術,目前,該種技術已經逐漸廣泛應用于生物工程、環境保護、醫學診斷、宇宙開發、海洋探測以及工業生產等相關領域[2]。近幾年中,高精尖的生物傳感器技術將臨床上的病原微生物監測引入到一個較為新型的時代。生物傳感器這一學科為交叉類型的學科,該種技術主要是有細胞器、核酸、抗原、抗體、酶以及蛋白質等生物活性材料,印記聚合物、合成催化劑以及組合配體等生物仿生材料和適體重組抗體以及蛋白質工程等生物衍生材料,并同化學以及物理換能器實施科學的合理的結合。該種技術對于日趨發展的生物技術來說,為一種先進的、不可或缺的監控以及監測方法。
3.2 基因芯片技術:該種技術的基礎為人類基因組計劃,其為一門綜合性的、交叉的學科。該項技術研究的相關內容同廣闊的科學技術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基因芯片技術可以為醫學的發展提供新的發展契機,已經逐漸被應用到蛋白質功能及蛋白質間的互相作用、高通量的基因測量以及基因表達的相應研究等相關領域中[3],與此同時,其在病原微生物監測中具有極其關鍵的作用。
3.3 聚合酶鏈反應技術:自從聚合酶鏈反應技術建立以來,該項技術得到較好的發展,并且其應用也逐漸多元化,基于這種現象的出現,隨著聚合酶鏈反應技術的發展衍生出較多的、相關的技術,且該技術在臨床病原微生物監測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通過該種技術衍生出來的相關技術主要包含,等溫擴增技術、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技術以及多重聚合酶鏈反應技術等等。其中,等溫擴增技術是指,簡化實驗室條件的相關要求及儀器條件的相關要求,同時有效的縮短監測的時間,該項技術已經成為核酸擴增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4];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技術主要就是指,把熒光放入聚合酶鏈反應技術體系中,通過積累熒光信號對聚合酶鏈反應技術進行相應的監測,之后通過使用標準曲線對未知模板實施定量分析的新型技術;多重聚合酶鏈反應技術一般就是指,以普通的聚合酶鏈反應技術作為基礎,在這一基礎上進行相應的發展,在同一個聚合酶鏈反應技術體系中,增加另外兩對引物,且會把多個核酸片段賦予在一個擴增的聚合酶鏈反應技術中。該種技術主要是對多種病原微生物同時實施鑒定或者是監測分型。
[1] 吉永,胡大春.分子生物學技術在臨床常見病原微生物快速檢測中應用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09,15(11):1487-1488
[2] 劉紅艷.分子生物學技術在臨床常見病原微生物快速檢測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04(03):1562-1563
[3] 田玉峰,顧大勇,禹華偉.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型基因芯片系統對臨床常見病原微生物的檢測[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8,31(09):1051-1054
[4] 陳弟,胡大春.PCR在臨床常見病原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0,41(12):3553-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