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煥春
(貴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貴州 貴陽 550018)
糖尿病是一組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持續高血糖與長期代謝紊亂等可導致全身組織器官,特別是眼、腎、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的損害及其功能障礙和衰竭。嚴重者可引起失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等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昏迷。典型癥狀:三多一少癥狀,即多尿、多飲、多食和消瘦。糖尿病的治療包括糖尿病教育、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血糖監測、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檢測和控制幾個方面。
1.1 強化控制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A1c):HbA1c是評價長期控制血糖的金指標,也是指導臨床治療方案調整的重要依據之一。標準的HbA1c檢測方法的正常值范圍為4%-6%,在治療之初建議每3個月檢測1次,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可每3-6個月檢查一次。對于患有貧血和血紅蛋白異常性疾病的患者,HbA1c的檢測結果是不可靠的。可用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來評價血糖的控制。自我血糖監測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開展的血糖檢測,用以了解血糖的控制水平和波動情況,是指導血糖控制達標的重要措施,也是減少低血糖風險的重要手段。
1.2 糖尿病知識教育:糖尿病一旦確診,即應對病人進行糖尿病教育,包括糖尿病的一般知識、自我血糖和尿糖的監測。降糖藥物的用法,不良反應的觀察和處理等。以及各種并發癥的表現及防治。
1.3 飲食治療:是是各種類型糖尿病基礎治療的首要措施。飲食治療的原則是:控制總熱量和體重。減少食物中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含量,增加食物纖維含量,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所占比例合理。控制膳食總能量的攝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種營養物質。維持合理體重,超重/肥胖患者減少體重的目標是在3-6個月期間體重減輕5%-10%。消瘦患者應通過均衡的營養計劃恢復并長期維持理想體重。
1.4 運動療法: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療方法之一。應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量力而行,循序漸進,貴在支持。運動方式、強度、頻率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推薦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運動時間每周至少150分鐘。當血糖>14-16mmol/L、明顯的低血糖癥或血糖波動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謝并發癥以及各種心腎等器官嚴重慢性并發癥者暫不適宜運動。
1.5 戒煙:吸煙有害健康,尤其對有大血管病變高度危險的2型糖尿病患者。應勸誡每一位吸煙的糖尿病患者停止吸煙,這是生活方式干預的重要內容之一。
2.1 適應癥:選擇肥胖癥并存有2型糖尿病的病人做胃轉流手術是明確的手術適應癥。不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也可以選擇胃轉流手術治療。術前檢查中應明確,病人血清胰島素和C肽值升高或在正常值,做胃轉流手術才適合。如果這2項指標降低,常提示胰島功能不全或衰竭,應屬1型糖尿病的診斷或是2型糖尿病的晚期轉變成為1型糖尿病了,這些情況是胃轉流手術治療糖尿病的禁忌癥。
2.2 治療機理:胃轉流手術的獨特之處在于改變了食物的生理流向,通過胃阻斷、胃腸吻合、腸腸吻合等步驟而完成。術后,患者身體的胰島素抵抗現象消除,并且手術后食物的流經方式還能促進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減少胰島細胞凋亡并使之增殖,胰島功能恢復,糖尿病得到治愈。
2.3 治療效果:胃轉流手術(GBP),創傷小,風險低,恢復快,無復發;術后大部分患者都在出院前血糖恢復正常,停用了降糖藥物和胰島素;小部分患者康復時間稍長,這主要是看患者術前的胰島功能損害程度。早治療的病人,恢復就會更快更徹底。
3.1 治療機理:胰島素泵是一個形狀、大小如同BP機,通過一條與人體相連的軟管向體內持續輸注胰島素的裝置。它模擬人體健康胰腺分泌胰島素的生理模式。俗稱"人工胰腺”。內裝有一個放短效或速效胰島素的儲藥器,外有一個顯示屏及一些按鈕,用于設置泵的程序,靈敏的驅動馬達緩慢地推動胰島素從儲藥器經輸注導管進入皮下。輸注導管長度不一,牢固地將泵與身體連接起來。其模擬生理胰腺分泌功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HbA1c水平,使用短效或速效胰島素,同一部位小劑量持續輸注,克服了常規注射方法。許多人選擇腹部作為胰島素給藥部位,這個部位操作簡便,且胰島素吸收穩定,也可選擇臀部、大腿外側以及手臂三角肌等部位。
3.2 治療優勢:(1)由于胰島素泵夜晚僅輸出微量胰島素,不再使用中效或長效胰島素,沒有這兩種長效制劑夜晚的高峰降糖作用,減少了夜間低血糖,后半夜又能自動增加胰島素輸入降低凌晨的高血糖,使空腹血糖及白天血糖正常化,并減少了全天胰島素用量。(2)不需每天多次注射。(3)減少餐前胰島素用量,避免了大劑量短效、中效胰島素注射后在體內的重疊作用,減少了低血糖的發生。(4)1型糖尿病患者即使注射胰島素治療,餐后高血糖也常不可避免,使用泵后餐后血糖可有效地降低,幾乎達到正常水平。(5)避免了血糖波動,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從而延緩甚至防止糖尿病多種并發癥的發生與進展。(6)增加了糖尿病患者進食的自由,使生活多樣、靈活,改善了生活質量。(7)增強了身體的健康與營養狀態,提高了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與生活信心,顯著減輕了疾病造成的沉重精神與心理壓力。(8)對一些生活工作無規律,經常加班、上夜班、旅行、商務飛行的糖尿病患者,特別是在交通運輸部門工作的人,使用胰島素泵可以良好地控制血糖,無須定時進食或加餐,也不會發生低血糖。(9)在受過良好培訓教育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泵后可以獲得完全正常的代謝狀況及幾乎正常或完全正常的血糖水平。
3.3 適應人群:(1)能夠經常進行血糖自我監測(每天至少4次)。(2)要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控制血糖的主動性。(3)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和理解能力,能夠聽懂培訓人員的講解,在醫生指導下學會胰島素泵的基本操作,如更換電池及貯藥器等,出一些小問題,能夠自己處理。并能夠遵照醫生的要求,按時就醫,同時與醫務人員隨時保持聯系。(4)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因為胰島素泵價格比較貴,平均為2萬~6萬元人民幣。
[1]李春霖.糖尿病治療新進展[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2007,01:1-3
[2]楊盧軍,張林潮.糖尿病治療新進展[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10:1591-1593
[3]吳麗琴,胡朝暉,陳育群,徐勤容.糖尿病運動治療新進展[J].護理與康復,2012,03:224-226
[4]饒建華,陳廷勝,禹騰波.糖尿病治療藥物-胰島素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醫藥,2009,29:220-222
[5]高穎.糖尿病治療的新進展[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1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