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少華
(太和縣人民醫院 安徽 太和 236600)
醫院政工干部應強化對心理服務工作的職責定位,正視新形勢新任務下醫院心理服務工作所面臨的矛盾和困難,努力提高做好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領,增強政工干部心理服務工作的能力。心理服務旨在應用心理學的原理、方法和程序預防或消除癥狀或適應不良的行為,促進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質量。采用包括各種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心理測量和評估等工作方式,可以針對個人、家庭、團體或組織進行工作。把心理學的理論方法應用于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中,對保持醫務人員心理健康,增強醫院凝聚力和向心力有著積極意義。加強醫院政工管理提高員工整體心理服務能力,首先要深入探究各種情緒因素,努力探索做好新形勢下醫護工作的有效路徑,積極引導醫院員工情緒朝著良性化方向發展。要通過做到政工工作的方法不失效,引導和帶動黨員干部在工作中不失語、基層黨組織在員工工作中不失位。具體說來,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是政工工作能力和素質的體現醫院政工干部不是專業性心理服務人員,在其心理服務工作能力素質構成中有其特殊性。因此,過硬的政治素養是醫院政工干部心理服務工作能力的思想基礎。
1.1 敢于創新辦事認真敢于創新,辦事認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腳點,是做好心理服務工作的著力點;是一個有效衡量人們能力的處方,作為醫院政工干部擔負著做好醫務人員思想工作和患者的醫患溝通工作。因此,在新形勢下,要求醫院政工干部要有勇于開拓的持續創新力,在心理服務工作中努力做到說要說到點子上,做有效的事;工作中講話辦事須做到不隨心所欲、不信口開河,不草率決定、不盲目行動,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符合客觀規律,能經得起實踐、時間和歷史的檢驗,以及個人黨性、以及心靈上的檢驗[1]。
1.2 清醒敏銳的政治頭腦,起到知行的統一性有了清醒敏銳的政治鑒別力,把方向、謀全局,都離不開。理想信念、理論基礎都是心理服務工作的思想基礎。信念堅,則不為所惑,醫院政工干部是醫院黨務工作的骨干力量,具有引導、感召、組織和帶頭示范等作用,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頭腦,站在大局的高度觀察問題和處理問題,作出判斷,善于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做到知行統一、學以致用[1-2]。
1.3 以人為本提高工作效率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工作效率是醫院政工干部是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中心內容,其對象是醫務人員。做到注重群體服務,把工作著力點放在提高大多數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素質以及自我調適能力上,實現人人都是主體、個個都能調節自己情緒的目標。以人為本是心理服務,也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就要堅持以人為本。醫院政工干部要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關注醫務人員的基本需求,防止和糾正漠視醫務人員心理需求、忽視心理服務工作的傾向,切實轉變心理服務,就是要盯住個別人做工作和心理服務,就是坐堂問診的思維定式,要有高人一籌的工作推動力,深入一線,走進醫務人員、了解醫務人員、讀懂醫務人員,在和醫務人員交朋友中啟發靈感,汲取智慧,尋找辦法,提高本領,增強工作效率。
2.1 以人為本的理念改善民生: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實解決好民生問題,努力化解人民內部的矛盾,大力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切實解決好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夯實社會和諧的制度基礎;堅持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廉租房制度建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樹立以人為本思想,全面提高人的政治思想素質。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就要以群眾為根本,就是要尊重人和關心人,真正把群眾的冷暖和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只有調動一切力量形成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合力,進一步增強黨群之間的血肉聯系,才能以黨和人民更加堅強的團結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2]。在本質上是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提高群眾的工作。
2.2 堅固群眾思想掌握溝通技巧堅持群眾思想基礎,掌握溝通技巧,群眾觀點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也是我們做好群眾工作的思想基礎。少用官樣語言、政治性口號,少說官話、空話、虛話、套話、假話,多講真話、實話。要充分了解不同群體的特點,注重把握其價值取向、語言體系、行為方式、處事習慣等,善于運用群眾熟悉的語言、習慣的方式、樂于接受的方法進行溝通交流。要正確把握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擺正同人民群眾的位置,堅持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從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2]。樹立群眾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觀點,向人民學習的觀點,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點,對黨負責與對人民負責相一致的觀點等。
2.3 了解民意站在群眾立場領導干部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眾的呼聲作為工作的第一信號,把人民群眾的需要當作第一任務,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人民群眾的愿望作為第一目標,切不可無視民意、違背民意、挫傷民意。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而不是站在個人、少數人立場上說話辦事,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個人、某一部分人利益,是決定人心向背、事業成敗的關鍵。我們黨之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就是把各項決策和工作建立在了解、順應、符合群眾愿望和要求的基礎之上,我們的事業就能順利發展;無視、偏離、違背群眾的愿望和要求,我們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3]。
心理不適和表現現代醫務人員心理適應能力較好,但是也有個別心理適應能力較差的,存在心理不適的問題。心理問題可以說是個現代病,生活節奏的緊張,生活狀態的焦慮,工作負荷重都使不健康的心理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當前醫改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下,大部分醫務人員都能保持正常的適應與應對能力,
3.1 影響工作的一面當與網絡娛樂不當有關網絡文化已滲透到人們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少數醫務人員也不例外地參與其中,一有空閑就上網聊天、玩游戲,瀏覽不健康的網站,任由腐朽文化侵蝕,甚至影響工作,造成疏漏,醫療差錯時有發生。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娛樂的方式良莠不齊,醫務人員長期在高壓下工作,緩解工作壓力的方式應引起醫院政工干部的高度重視。娛樂方式的不當,會給醫務人員造成以自我為中心,產生冷漠的心態[2~3]。
3.2 忽視自身健康促使工作效率降低醫務人員從事的也是高風險的職業,面對的壓力也是高強度的。疾病的復雜性、不可預見性以及醫學科學的局限性決定了醫療行業是高風險行業,加之自己是醫務人員往往又容易忽視自我保健,導致自身患各種身心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消化性潰瘍等;這些心理疾患降低了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直接影響到對患者診治的效果。醫務人員面對復雜疾病的患者,要背負提供優質醫療衛生服務的責任,工作繁忙、心理壓力較大,高度緊張、加班熬夜搶救患者而影響自我身心健康,
3.3 糾紛加大工作壓力擔憂執業環境在治療過程中,一旦患者死亡或發生其他意外,患者家屬的矛頭就會直接指向醫院和醫務人員,采取醫鬧的方式,或是對醫院醫務人員進行人身傷害,造成醫院和醫務人員工作壓力加大和對執業環境的擔憂。醫學是一種可能性的科學,對于大多數疾病來說,醫學上更多的是緩解而非治愈,這是由于醫學發展的局限性所決定的,不是醫生的問題[3]。社會都在大力呼喚保護患者權利,而忽略了醫務人員的問題,給醫務人員的執業環境加大了壓力,感覺無助、無奈、沒有安全感。
辦好暖心事是興院的準則醫院政工干部要就如何讓醫務人員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救死扶傷盡心竭力、工作踏實、信心十足而展開心理服務工作。充分利用院內局域網搭建連心橋,開通心理咨詢室和網上心橋博客或熱線,與醫務人員展開有信必回、有難必解的心理問題討論交流。做到對話內涵豐富,內容涉及面廣,態度坦誠至深。考慮到合同制員工年資低、住房難的實際問題,太和縣人民醫院2012年為才就業的大學生和醫院單身困難戶積極辦理廉租房業務50人次,這一人文關懷,充分關注員工的意愿,把好事辦到了醫務人員的心坎上,受到員工們的好評。把好事辦到醫務人員的心坎上,是醫院管理者以人為本的暖心實事,體現在醫院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面對職工的各種心理需求,醫院政工干部要盡可能地給予尊重和理解,條件成熟或有機會時要首先想到幫助解決[4]。
總之加強醫院政工管理提高員工整體心理服務能力,醫院的政工干部要注重運用現代科技和信息傳媒手段拓寬心理服務工作渠道,開展網上心理自助、網上心理互動、網上心理援助活動,開通心理熱線,讓醫務人員在溝通傾訴中釋放情感,消除心理困惑。面對醫務人員動態的心理需求,醫院政工干部沉到臨床一線以及行政、后勤班組,靠前采取認真傾聽、仔細觀察、誠懇溝通、全力幫助的凝心聚力的工作方法,以真誠關心醫務人員,以周到服務吸引醫務人員,有效地做好心理疏導工作,讓醫務人員擔當起救死扶傷的使命,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志品質[5]。人們在滿足基本需求之后,往往會產生更高層次的需求,這種需求的不斷變化即為動態需求。醫務人員也一樣,在職務、職稱、崗位的競聘中都面臨這樣或那樣的動態需求。如何把握和解決醫務人員的動態需求,激發醫務人員的內在潛能,促進醫院和諧發展,是需要醫院管理者深入探索的問題。
[1] 劉慶春,呂曉滌,劉玉娟.學習加強衛生政工干部修養體會[M]中華醫藥理論與臨床(綜合卷)1999,6(1)1110
[2] 齊妍.關于加強醫院政工思想工作創新的幾點思考[J]健康大視野,2012.8.20(8):262
[3] 向敏.新形勢下加強醫院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J]健康大視野,2012.20(11):294~295
[4] 丁義林,沈道祥.醫院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0,(05)48
[5] 吳琳,趙祥.從現代醫院文化看政治思想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濱州醫學院學報,2009,(31)